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我一個英國朋友,她家的房子是乾隆年間重建的,牆上有塊銘文磚寫著“1775”年的字樣。她告訴我說,其實這個房子的基礎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元代建的房子,在乾隆年間重建的。也就是說元青花已經有了600 多年的歷史,可是人們知道元青花卻只有60 多年。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圖片來自《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第59頁

由於中國近代連年戰爭對瓷器的破壞,加上多用於外銷,所以元青花在國內也不多見。清晚期研究瓷器的一些專家學者著書中均沒有提到元青花,20 世紀早期國內大多把元青花當作康熙早期的瓷器來看待,元青花在中國國內也沒有陶瓷收藏的歷史,因為人們並不知道這種東西的存在,而出土的元青花也都是在西方有了研究結果之後才被發現的。1983 年從江西高安出土的窯藏元青花有18 件,1964 年河北保定出土了11 件,以及後來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是從明朝大將軍沐英墓中出土的。國內出土的元青花非常有限,所以目前元青花被當作瓷器中的瑰寶,而在拍賣中屢屢創下破紀錄的高價。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瓷器史上的一些特殊時期的瓷器研究,比如元青花和過渡期瓷器等等,都是西方學者研究出來的。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至正十一年”瓶銘文

圖片來自《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

在世界各國的中國古董商裡,英國古董商總是把中國瓷器賣得特別貴。有一次我就這個問題問英國著名古董店Marchant 的老闆,他回答說:“在全世界各個國家中只有英國人最懂中國古董的價值。”確實是這麼回事,“知識就是力量”,元青花最早就是他們發現的。英國的珀希瓦爾·達維德爵士(Sir.Percival David)有一雙青花龍紋象耳盤口瓶(圖1),目前在大英博物館內達維德藏中國瓷器展廳里長期展出,在2012 年上海博物館元代青花瓷特展中,曾借到中國來展覽。這對瓷器上有明確的銘文記錄,上面寫著“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副)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圖2),也就是1351 年在中國江西上饒玉山縣的一個姓張的小財主,為求神靈保佑閤家平安向廟裡供奉了一鼎香爐、一對花瓶。中國祭祀中供奉瓷器多用五供的方式,然而這裡面只提了香爐和花瓶一副,也就是一套的意思,那麼花瓶有兩件,香爐應該只有一件,也就是三供了。通常的五供一般是香爐一隻、鼎與花觚各一對,那麼作為三供的話就一隻香爐放中間即可。這種五供的組合方式在明清外銷瓷中被髮展成為一種放在客廳壁爐上的五件套花瓶組合裝飾方式(圖3)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美國收藏家霍道夫家庭室內陳設

圖片來自佳士得2008年1月拍賣圖錄

這對花瓶在民國初年被文物販子盯上,在廟裡待了500 多年後到了北京,據說是經南方古董商吳來熙之手。花瓶流出國時最早是由英國藏家史昭活·鄂芬史東(Mountstuart W. Elphinstione)購買,他把花瓶帶回英國後很快就轉賣給了英國古董收藏家查爾斯·羅素(CharlesRussel)。鄂芬史東在北京買到這對花瓶的時間應該是在1928 年左右,大英博物館的研究員霍布森(Hobson.R.L)於1929 年在《老傢俱》雜誌上介紹這對花瓶,他之前於1915 年出版過一本《中國陶器與瓷器》,書中並沒有介紹這對瓷瓶,所以可以確定是1928 年左右流出中國的。1935 年羅素拍賣其藏品時,這對花瓶只有一隻在拍賣圖錄上,被達維德購買到了,然後他苦苦地等了11年才買到另外一隻。1934 年的《珀希瓦爾·達維德爵士收藏的中國瓷器目錄》一書中收錄了這對花瓶,毫無疑問那個時候達維德爵士已經買下了這對花瓶,但依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自18 世紀以來,英國始終保持著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情,雖然到鴉片戰爭以後有所減退,但是一直到二次大戰前,收藏中國古董的英國藏家至少也有100 多位,並有一些學者、藏家從事中國古文物研究。除他們的祖先當年訂製購買的外銷瓷外,他們的藏品大多是在英國買的,跑到遙遠的中國去買中國古董的英國藏家少之又少,達維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來到中國時他年僅29 歲。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西方壁爐組合花瓶

作者繪畫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達維德和夫人

圖片來自《大英博物館達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第2頁

由於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歷史悠久,許多英國的貴族豪門都世代在印度居住。達維德是英國的猶太人(圖4),卻生於印度孟買,家族經營銀行和紡織品生意,1926 年父親去世後他便繼承了家族的生意和爵位,在英國劍橋讀法律,21 歲移居倫敦,收藏古董,尤其喜歡中國古董。當1918 年他從一個古董商那裡買到一箇中國定窯碗,那是一件乾隆年間仿製定窯的官窯器,碗底刻有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他看不懂,雖然倫敦大學剛成立了東方學院,但是沒有教中文課程的,懂中文的學者少之又少,為了收藏和研究中國古董,他發奮自學中文,後來還翻譯了《詩經》《道德經》《論語》《楚辭》和《易經》等中國古典文學,成了著名的漢學家。1924 年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應該是到香港處理家族生意,之後為了購買中國古董才轉到北京的。在1924 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以後成立了清事善後委員會,於1925 年10 月開放多個宮殿並展示文物,由於資金緊缺故宮面向社會募款。1931 年故宮出版了一本薄薄的英文小冊子,在這本只有24 頁的英文小冊子中,開具了國內外熱心捐助者的名單,其中就有達維德資助6264 美元修建御書房和購買陳列櫃的記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達維德這段時間都住在北京。1927 年他再次來到北京,在結交了清事善後委員會的許多成員和古董商之後,他買了大批的官窯。據記錄他那次買了50 件清宮廷官窯瓷器,這批瓷器是原清末的溥儀皇帝向銀行抵押貸款押在銀行的,銀行在故宮還不了貸款的情況下拿出來拍賣。這對耳瓶不在這50 件之內,可見這對花瓶就應該是他回到英國後買得的。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伯希和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華爾納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盧芹齋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斯坦因

中國古代瓷器在20 世紀初的英國如此活躍,還得益於英國當年的一個民間中國藝術品收藏協會,叫作東方陶瓷學會,現在依然是英國最活躍的東方陶瓷愛好者和學者的一個組織。最早他們是少數幾個人發起,然後定期在成員的家中輪流聚會,在聚會上各自帶來新購進的藏品並加以解說, 同時也宣佈成員們對中國古董的研究成果,然後主辦的家庭也會拿出紅酒與許多的點心。在這麼一個民間協會里, 成員們翻譯了很多中國學術著作, 達維德除翻譯了前述那些中國古籍之外,還發表了《秘色窯》(1929)、《論項元汴歷代名瓷圖譜》(1933)和《論汝窯》(1936),翻譯了明洪武年間的《格古要論》等中國古典學術名著, 其餘成員也翻譯了不少中國陶瓷專著和論文。然而達維德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他參與了1935、1936 年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of Art)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博覽會,在舉辦博覽會之前中國政府從未在國外舉辦過中國藝術品的展覽,歐洲以及美國的人們只知道中國的外銷瓷。同時由於中國古董商盧芹齋和斯坦因(英)、華爾納(美)、伯希和(法)等文物販子(圖5)將中國各種文物賣往西方各國,人們還略微知道一點點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門類。中國文化在歷代文物上的體現是如此博大精深,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讓西方人對中國數千年曆史有了全面瞭解,還只有這一次倫敦的中國藝術品博覽會。在這個博覽會上展出了總數達3075 件的中國古代文物,其中主要借展的是中國政府借出的800 件展品(圖6),大英博物館和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以及如達維德這樣的許多藏家也借出了他們的藏品。這個博覽會是至今為止唯一的也是極為重要的一次,它涵蓋了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各個方方面面,從敦煌藏經洞文物到古代壁畫,從青銅器到歷代陶瓷,從古代漆器雕刻紡織品到歷代書畫,無所不有,由此而掀起了全球範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熱。然而,對中國古代字畫的收藏卻是個例外。由於中國古代書畫真偽難辨,當時已退休的大英博物館書畫部的研究員斌寅還專門寫了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文章,以期望提高觀眾的興趣。然而中國繪畫無疑要複雜得多,當時陳展的有一幅元代任仁發(1254~1327)的《飼馬圖》,原是英國藏家尤莫霍浦路斯舊藏,展出期間就有學者說是後代仿的,一派說是“明仿”,一派說是“清仿”。正因為如此,英國人收藏中國古書畫和青銅器的不多,中國古代書畫在西方的收藏還是19 世紀50 年代以後王季遷等中國字畫鑑賞收藏家在美國協助博物館、拍賣行而逐步建立起來的。從這一次博覽會以後,西方收藏家開始全面地分門別類地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同時也將中國古代藝術品逐步地輸入和捐贈給世界各大博物館,為中國藝術品走向世界奠定了一個基礎。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1935~1936 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封面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中國藝術國際博覽會》

因為1936 年偉大的博覽會,美國誕生了許多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加上中國古董商盧芹齋在美國的努力,以美國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為首的美國富裕階層都紛紛收藏中國藝術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群體,查爾斯·蘭·弗利爾(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就是美國較早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藏家之一。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弗利爾美術館

弗利爾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普通家庭,在十幾歲時,他沒有去上高中,而是成為了一家企業的職員。之後他遇到了退伍兵弗蘭克·黑格爾(Frank J. Hecker), 成為了當地鐵路公司的簿記員。19 世紀70 年代時,弗利爾和黑格爾一同成立了半島車廂公司,這家公司迅速發展成密歇根州的第二大車廂製造公司,在兼併其他企業後改名為密歇根半島車廂公司,成為密歇根州第一車廂製造商,後又改名為美國車廂鑄造公司。弗利爾1899 年退休後開始專注於藝術品收藏。最初,他大量收藏了美國畫家惠斯勒的作品,也許是受其作品中東方風情的影響,也許是他本身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他開始對日本的繪畫等藝術品產生深厚的興趣。在對日本藝術品的收藏與鑑賞中,他接觸到了中國文化,並迅速產生興趣。不同於當時美國大多數收藏家熱衷於中國外銷瓷,他最關注的還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收藏了諸如南宋林庭珪繪《羅漢洗濯圖》軸、宋人摹本的《洛神賦圖》、( 傳)郭熙《溪山秋霽圖》卷和( 傳) 李公麟《蜀江圖》卷等作品。晚年的弗利爾決定不待自己逝世,提前開始建造自己的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圖7)坐落於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南側,於1916 年開建,由於一戰的影響直到1923 年才建成開放。館內收藏了數量眾多的亞洲藝術品,中國古代書畫極為豐富,此外還有大量的青銅器、玉器、佛教雕刻等珍品。本來弗利爾美術館與元青花的研究發展沒什麼關係,但到20 世紀50 年代,由於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的研究員兼館員波普博士(Dr.Pope.T.A)的研究,使得達維德爵士的這一對“至正”花瓶引起世人重視。

怎麼確認元代有的元青花 達維德“至正”瓶 與元青花的發現

1935-1936 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內頁

波普博士依據“至正十一年”花瓶為標準鑑,分別對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託普卡帕故宮博物館(The TopkapiSaray Museum)和伊朗德黑蘭國立考古博物館(Iran BastanMesuem,現改為伊朗國家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瓷器進行了系統研究,從中發現一批和“至正”瓷品類似的青花瓷器。在斷代的研究上必須要有一個確定年代的標準器作為斷代標準,依此來確定其他瓷器是否成於這個年代。波普博士從土耳其託普卡帕館藏的瓷器中選了40 件瓷器,從伊朗國家博物館中選了32 件瓷器,認為這些瓷器與達維德收藏的這對“至正”瓷瓶是一樣的,生產時間應該在14 世紀中葉,也就是元代晚期。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別著書出版—1952 年出版的《十四世紀青花瓷器、伊斯坦布爾託普卡帕故宮收藏的一組中國瓷器》和1956 年出版的《阿德比爾寺收藏的中國瓷器》加以公佈。這時候元青花的身份才正式確立了。於是,這麼多年來,由“至正”瓶作為標準器來參照的一批元青花陸續在各收藏家、拍賣行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等出現,而且在2005 年的“鬼谷子下山”瓷器鉅額拍賣以後,掀起了全球性的元青花熱。

小篇:131606837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