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城市行業市場分析:政策利好建設,三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

政策利好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推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國家層面推出了十多個相關政策文件,地方層面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0%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700多個城市(含縣級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已有2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我國有望在“十三五”期間撬動萬億級市場。

2019年伊始,伴隨著《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018—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的獲批,我國拉開了新一輪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潮。同時,這三個規劃的獲批也標誌著我國重點地區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日益成熟。業內人士指出,相信在多項智慧城市國家標準的指導下,將會加速推進高水準、世界級的國際化新城。

中國最早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是在2012年住建部發布《關於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2013年住建部公佈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第二批試點103個城市(區),2015年公佈第三批試點84個城市,三批試點共計277個城市。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地理位置分佈情況 加快建設產業集群

從在建智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佈來看,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連、青島、濟南為主的環渤海,以南京、無錫、上海、合肥、杭州、寧波為主的長三角,以廣州、佛山、深圳為主的珠三角,以及以西安、成都、重慶、武漢為主的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伍浩表示,建設智慧城市將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推進城市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國促進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措施。業內認為,隨著更多城市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上述四大區域將形成覆蓋更廣、聯繫更加緊密的智慧城市群,極大地推進我國物聯網發展和產業集群快速成型。

在四大智慧城市群形成的過程中,包括芯片製造、傳感器設備、系統集成在內的物聯網產業集群也依託上述核心城市逐漸發展壯大。例如,在芯片製造領域,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具備相當的產業規模;西安、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則依託自身的科研教育優勢,在RFID、芯片設計、傳感傳動、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與處理、軟件及信息服務等領域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

產業規模進入萬億級時代

業內普遍認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我國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的諸多措施之一,在中央和地方的推動下,我國物聯網產業正逐步進入產業起步期,產業規模進入“萬億時代”,未來將持續高速增長。

早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就將物聯網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在2010年率先組建了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2013年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隨後幾年,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又陸續發佈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2014年物聯網工作要點》《關於印發10個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對物聯網發展做出詳細安排。

與此同時,各地也在加速物聯網發展。截至2018年8月底,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貴州等20個省區市,出臺了物聯網產業政策和措施。業內認為,隨著各地具體的措施亮相,我國物聯網產業政策體系基本成形,並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聯動效應。

根據計劃,2016年到2020年期間,我國要培育100個新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對醫療、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環保等領域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將給城市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持續支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僅僅為0.76萬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截止到2017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增長至6萬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接近8萬億元,達到7.9億元。2019年時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3.38%,並預測到了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2014-2022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中國智慧城市行業市場分析:政策利好建設,三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

未來,隨著5G網絡、下一代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網絡設施加速部署,我國物聯網建設和發展將進入高速發展期,作為推進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手段,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持續提速,而智慧社區、智慧交通也將成為智慧城市在2019年的下一片藍海。

三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並呈現出了遍地開花的總體建設格局。近年來,我國政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極大地推動了智慧城市的發展。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已經有超過70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準備建設智慧城市。“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開展100個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智慧城市正蓬勃發展。

杭州打造移動支付之城;銀川率先引入PPP模式規劃部署智慧城市;上海圍繞民生“補短板”,打造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村莊、智慧園區、智慧新城;濟南推進數創公社建設;深圳創建首個新型城市運營管理平臺;寧波從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智能製造……隨著我國智慧城市的繁榮發展,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也脫穎而出。

但是與發達國家的智慧城市比較,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還有一定的差距。對此,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指出,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仍有三個核心問題待解:

1、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內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從政府到企業再到老百姓沒有一個普遍的共識;

2、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需要把散佈於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打通起來的工程,所以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方法論來指導,但現在我們缺失有效的方法論體系;

3、重建輕運營模式,智慧城市項目建起來容易,但如何能夠長效發展,還需要成熟的可持續發展運營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