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什麼是活檢?

“活檢”是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biopsy)的簡稱,指的是從活人身上取一些組織來做病理學分析。活檢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明確病變組織的病理學性質,以便及時實施適當的治療。

活檢的命名是與“屍檢”相對應的,所以說起來似乎有點嚇人。其實,活檢並沒有那麼可怕。用現代器材結合新的引導手段,取出的組織很小,不足以對身體健康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活檢針示意圖

為什麼要做活檢?

在活檢技術應用之前,醫生們治療疾病只有根據“望聞問切”、“視觸叩聽”以及一些簡單的輔助檢查手段取得的一些資料來診斷疾病,然後開方用藥實施治療。患者的最後診斷,要麼是不了了之,要麼就是通過“屍檢”來確診——即等到患者失去生命後,進行屍體解剖來取得病理學依據了——而這時的診斷雖然對醫學發展和其他類似病人有益,但對患者本人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

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進步,及時明確最終診斷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於是,活檢就不斷嘗試開展並逐漸走向普及了。從現有的證據看來,活檢的意義重大。其目的主要有:

(1)及時對病變作出定性診斷,或為疾病診斷提供重要線索。

(2)瞭解病變的特性,腫瘤分型,並推測其發展趨勢和判斷預後。

(3)驗證及觀察藥物療效,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4)參與臨床科研,發現新的疾病或新的類型,為臨床科研提供病理組織學依據。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顯微鏡下病理圖片

取活檢標本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

(1)通常意義上的“活檢術”是通過經皮穿刺,微創性地抽取或切取小許組織送病理檢查,應用範圍很廣,如肝、肺、腎、淋巴結的穿刺活檢。

(2)通過自然腔道,用內窺鏡自病變部位切取小塊組織送病理檢查,如通過胃鏡、纖支鏡等鉗取一些組織的檢查。

(3)通過外科開刀手術,直接摘除病變的器官、組織,再送病理檢查。目前外科手術切除的器官組織如闌尾、甲狀腺、膽囊、淋巴結等一般都需要送病理檢查。

如何選擇活檢方法?

很顯然,肯定是選擇最方便、簡捷、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為宜。比如,胃腸道黏膜病變,通過內鏡直視下鉗取就很好。境界清楚的腫瘤性病變直接切除後送檢即可,不必術前一定要先穿刺活檢了。

然而,更多的情況是,深部的病變沒有自然腔道可達,而且病情不明,是否需要手術或是否適合手術並不清楚。這時,通過微創的經皮穿刺活檢就成為必要。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肺部病變抽吸活檢示意圖

活檢只是確定有無癌症嗎?

活檢確診有無腫瘤是其重要的任務之一,但並不這麼單純。比如可以通過腎穿刺活檢診斷腎病綜合徵的病理類型,以決定其治療方案;通過肝穿刺活檢以探明某些少見疾病(血色病、膽固醇酯貯積症、糖原貯積積症等)或可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

活檢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嗎?

那可不一定!一般來說,任何檢查都可能出現錯誤。病理醫生的水平也有高低,出現錯誤也在所難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病理會診等方法得到糾正。

然而,最可能出錯的問題其實是取材錯誤,即可能取出的標本有誤,即沒有把反映體內病變的那一塊組織取出來,而是取出了周邊的正常組織、或已經壞死液化已經失去活力的組織。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槍式切割活檢針示意圖

取材錯誤的後果是什麼?

  1. 相當於做了無效的操作:即白做了,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診斷,這是顯而易見的。
  2. 將診療引向錯誤的方向:將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當成良性病變,從而將可早期徹底治癒的疾病進展為無法治療的狀態,這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後果。

如何保障取到可用的組織?

通過影像學設備進行良好的可視化引導,就是保障取到正確的病理組織的重要方法,千萬不能再隨便“盲穿”了。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帶“C臂CT"功能的DSA機

活檢取材的引導方法有哪些?

目前,採用超聲引導進行穿刺活檢很常用,可算是“首選方法”。CT也是重要的引導方法,在肺、骨等部位的引導有優勢。MRI引導相對少用,但對於某些軟組織部位,配合專用器材也非常好。

目前,在介入室由於配有DSA設備,可以實時多方向動態監測,且具有“C臂CT"功能,還通常配備有定位超聲,即常同時有三種或以上的(如雜交手術室可加有CT或磁共振設備)影像引導手段,這對於提高穿刺活檢的效率就非常有利了。

活檢?做什麼的?該怎麼做?不妨聽我說一說!

介入室配備的床旁超聲機

希望瞭解更多,請關注本人查閱更多文章。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