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我們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事實有關——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這樣的巨嬰——

有的“全能自戀”,“自我中心化”,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卻不能平等對待別人。

有的“偏執分裂”,滿足於自己的想象世界,脫離現實。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巨嬰心理形成的大部分原因要歸結到原生家庭,與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方式或者理念錯誤有關。

那些跟孩子“親密無間”的父母,常常徹底廢掉了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沒法獲得健康的發展,在心理甚至身體上都變成病號

作為父母,你必須得清醒地、有意識地離孩子“遠”一點。

1

和孩子分床睡

孩子都5歲了還在戀著爸媽的床?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如何睡覺,這裡面暗藏著家庭關係的重要信號。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如果長時間和父母同床睡覺,會影響到夫妻的“私人空間”

有的家庭乾脆是爸爸讓位給孩子,自己睡別處,這可能預示著家裡的關係比較混亂。

爸爸在家缺乏應有的地位,那麼他自然也很難施展出爸爸的力量和功能。

當然,這更暗示著孩子跟媽媽過度糾纏,過於親密了——如果一個孩子不願意跟媽媽分開,就是要跟媽媽睡在一個床上,他/她是沒辦法獨“立”起來的。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所以,孩子在3歲左右就應睡在自己的床上,而不能黏在媽媽的被窩裡。

如果你很難做到和孩子分開,這可能是在提醒,之前你和孩子的關係過於“近”了,需要你有意識地拉開點距離。

2

愛他,就給他空間

最近,演員朱雨辰(《奮鬥》中華子的扮演者)又火了一把。

在《我家那小子》這檔綜藝節目裡,朱雨辰的媽媽為我們展現了什麼是三百六十度立體環繞式的“母愛”。

幾十年如一日,獨自承包家裡的所有家務。每天早上4點起床,花一個半小時為兒子熬梨汁。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朱雨辰拍戲,她背鍋進組為兒子做飯。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不僅是生活的點點滴滴,就連兒子的戀愛和婚姻,她也要干預。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在這種密不透風的愛的層層包裹之下,朱雨辰坦言自己”壓力太大“

他們母子兩個,一個39歲,一個71歲。媽媽全身心照顧孩子,完全喪失自我。兒子享受這種照顧,卻又時常感到無力與掙扎。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媽媽,事事想著幫孩子完成,剝奪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孩子的整個人都被媽媽佔滿,沒有自己喘息的空間,甚至失去自立自理生活的能力。

不知不覺中,我們以“愛”之名,卻行著傷害孩子之事。這樣下去,毫無疑問會毀掉孩子。

3

你不僅是媽媽,更是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成我們情緒的主宰,而我們儼然成了奴隸。

影響是相互的,我們也把孩子變成了奴隸。

為了讓我們高興,孩子可能要放棄真正的自己,努力要表現“乖”的樣子。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你塑造了一個“乖孩子”,也收穫了一個不開心的孩子。在我們設定的邊框裡,孩子迷失了自己。

多少媽媽把犧牲自己當做美德,到頭來卻被孩子遠離甚至怨恨。所以

當孩子3歲以後,你得有自己的空間,不管是工作、興趣愛好還是朋友。

這個跟孩子無關的空間,可以讓你跟別的成年人交流,能夠給你補充精力,得到快樂,讓你更有能量生活。

這意味著你可以對孩子說“不”,當你需要自己的空間時,孩子也要學會尊重和接受這個事實:他/她也不能完全佔有媽媽,而這恰恰在鼓勵你的孩子自立。

4

離孩子多遠

遠離孩子,不是說把孩子扔得遠遠的,劃清界限,各自不相干。那樣的“遠”,孩子會向你討債的。

假如你是焦慮型媽媽,可能根本無法跟孩子分離,需要掙扎和努力才能做到“遠”。

假如你是迴避型媽媽,本來就不喜歡太過親密的人際關係,你跟孩子的關係已經夠遠了。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焦慮型的媽媽需要學習才能做到的事,對迴避型媽媽來說易如反掌。問題是,她們都無法跟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聯結。

那就需要做些努力,跟孩子靠得近點——

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特別地多為孩子做些事,給孩子買禮物,多多抱TA,感知孩子的情緒……

別讓你的親密毀掉孩子!

遠和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它意味著媽媽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變化,承受住距離和焦慮,逐漸放手,允許孩子長大,允許孩子成為自己!

相反的是,毀掉一個孩子非常簡單,就是給他沒有界限的愛和親密。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