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節點有悖於去中心化麼?

超級節點有悖於去中心化麼?

關於超級節點,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人認為,超級節點的設置本身就趨於中心化,很不公平。還有人認為,超級節點存在即合理,肯定有它的實際價值!

且不論誰對誰錯,在這裡,咱們就先拿EOS跟比特幣做個對比,也許你就會明白超級節點到底有沒有悖於去中心化!

EOS的21個超級節點想必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節點。雖說現今熱度已大不如從前,但畢竟EOS開創了超級節點的先河,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探討。

EOS為了實現高性能、多節點的區塊鏈網絡,支持大型DAPP、網絡計算請求等,設置了21個超級節點。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記錄和計算 EOS網絡中的全部數據。不同於其他分佈式網絡的是,EOS的每個超級曠工記賬時再也無需將數據向全球所有曠工廣播,而只需向另外20個節點廣播,如此一來整個分佈式網絡的運行速度就會呈指數級增長。

因此,超級節點可以說是比較適合企業間協作的一種節點方式。尤其是它的競爭機制,也非常合理:當一個排名前21的節點超過24小時沒有產生任何區塊,那麼它將被移出超級節點的名單。

比特幣中沒有超級節點,其最初的目的是要被設計成去中心化的,可現在並沒有完全實現,本身的工作量證明POW(只要擁有51%以上的佔比就有權利去主導某些事情)就是硬傷。更何況前三大比特幣礦池已經佔據了51%的算力,也就是說比特幣的分叉可能不需要經過社區的認可,他們一旦達成合作,就能控制比特幣的分叉。

但基於成本和利益來考慮,即使有組織通過運營、投資等方式掌握了比特幣51%的算力,該組織仍然難以作惡,或者說作惡成本極高。一旦對比特幣進行篡改,比特幣賴以依靠的信任基礎將被會崩塌,成為一串串一文不值的數字符號。

所以,總結來看,超級節點是“部分去中心化”,又由於公平、透明的競爭規則和治理機制的加持,節點間可實現相互依託、相互促進和相互制衡。甚至在未來,超級節點很有可能其去中心化程度要比比特幣高。

當下,對於2019年區塊鏈發展趨勢的預測,很多教授專家都表示看好聯盟鏈,而以13個超級節點、20個同步節點為生態運維計劃的數金鍊尤其值得關注。本著獨立、公正、公平、共生、共贏的節點五大原則,成功競選的13個超級節點不僅會得到可觀的數據分紅,而且在更加規範的治理體系下享受到更多權益,與同步節點最終形成更為有效的競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