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只要稍微留意網絡上流傳的培訓管理標準流程你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培訓流程都如出一轍,這主要包括四個部分:1.培訓需求分析;2.培訓規劃;3.培訓實施;4.培訓效果評估,即使是國內一流策培訓、諮詢公司,一流的企業,甚至是ISO10015培訓管理標準也不過如此。

可是,這樣的培訓流程能保證培訓效果嗎?這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培訓的最終目的在於通過改善參訓人員的工作態度、技能、方法來改善管理績效,如何促使受訓者將所學知識、技能運用實踐,是衡量培訓效果的重要指標。目前,在培訓結束後,絕大多數的培訓管理者將重點放在了培訓效果的評估上,培訓評估固然重要,可是這只是對結果的衡量,並不能保證結果的產生。培訓的意義在於促使員工態度、行為的正向的積極改變,若沒有這一個“變”字,何談培訓效果!

八九點管理諮詢公司(89MC)的理念是,培訓課堂的結束是培訓工作的真正開始,要像管理工作任務一樣來管理培訓效果的轉化工作。培訓實施後的重點是培訓效果轉化而不是培訓效果評估!(下圖為八九點的培訓管理流程與一般企業、培訓諮詢公司的流程比較圖)

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八九點是如何保證培訓效果轉化的?

一、所學內容達到“能用、好用、會用”

培訓效果轉化的進行雖然發生在培訓結束之後,但是,需要強調的是,要保障培訓效果轉化,卻要在培訓實施之前就開始計劃。在培訓期間,要確保學員對所學內容的三用“能用、好用、會用”,這是實現培訓效果轉化的前提條件,否則受訓學員便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難以找到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的融合點,培訓效果轉化無從下手。

八九點在培訓中,以達到培訓內容的“三用”為基本要求,具體來說:

1.“能用”: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貼合

培訓效果轉化中的“同因素”理論強調只有當受訓者執行工作與接受培訓期間所學內容完全相同時才會發生,這就要求培訓內容必須與工作高度相關。什麼是“同因素”理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關於工具使用的培訓,在培訓現場進行實操演練,培訓後,受訓對象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環境是與培訓時完全一樣的,所以培訓效果轉化很容易進行。

如果培訓內容以理論為主或者授課內容與工作聯繫不大,學員只能學到知識,卻無法與工作聯繫起來。所以,確保培訓效果轉化的第一步是準確的需求分析以及培訓內容設置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缺了這一點,效果轉化便是空談。

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2.“好用”:所傳授的工具與方法,大道至簡,易學好用

如果所學的方法、技能過於複雜,難以掌握,那麼在培訓後的實際工作中,學員可能也會“自動迴避”,所以,培訓中所傳授的工具、方法必須易於掌握,同時又能確實發揮實實在在的功效。

以八九點的核心產品,班組長課程為例,該系列課程不僅傳授給班組長相關的管理理念和技能,同時提供班組簡單易用的管理工具,如案例管理法,“班組之星”評選等工具,將激勵、溝通等複雜的管理論題簡單化、工具化,使得學員易於掌握,易於用於班組管理實踐。

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3.“會用”:培訓現場使學員掌握主要的技能

這要求,培訓方法不能以簡單的宣講方式來進行,在培訓授課中必須以學員為中心,通過案例研討、實戰模擬、情景演練等實操性的培訓方法,使得學員現場掌握相關的技能。

例如,案例管理法是班組日常管理中一種極為有效的管理工具,為了使學員切實掌握這項工具,在培訓現場,培訓師首先會通過案例的講解、分析,讓學員明白案例管理法的意義以及操作要點;其次,學員在現場還需結合班組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自己編寫、發佈、展示案例,讓班組長通過自身的親自實踐,在現場便完全掌握這一方法,這樣培訓結束後,只要給予一定的動機激勵,效果轉化便可實現。

獨家觀察:被遺失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轉化

所以,在培訓內容的規劃和設計階段,必須保證培訓內容的實用、好用,在培訓中,必須通過實戰演練、模擬操作等實戰培訓方法使得學員“會用”所學內容。這是培訓效果轉化的必要前提條件。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