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马谡之所以家喻户晓,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著名的桥段。马谡何人也?马谡,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是侍中马良之弟,享年39岁。蜀汉丞相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的才能,认为“才器过人”,“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对他倍加器重,马谡好论军计,被诸葛亮用为参军。

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三国演义》中的“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发生的?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出军祁山,马谡自告奋勇为先锋扼守街亭,诸葛亮同意,并以王平为副将协助。估计丞相诸葛亮忘了自己要忠心侍奉的刘备的临终遗言了“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您要谨慎!”。既然明知街亭对于蜀国具有异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什么还要启用并无实战经验,主家又不看好的马谡?真是让人费解!马谡立下军令状带25000兵马出街亭,军败,负荆请罪,后上演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那么历史上马谡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我们可以从相关历史文献中一探究竟。街亭失利后,发生了什么呢?《三国志·向朗传》中有描述“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个知情者”朗“为什么不报?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实际上(向)朗是马谡、马良的崇拜者,”(向)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三国志·蜀书·廖立传》),可见向朗对马氏兄弟极为推崇,《三国志·向朗传》也有:“朗素与马谡善……”的说法,这样看来向朗包庇马谡也不为奇了,也不是闲着没事找事了。从向朗传的记载可以看出,马谡战败后畏罪潜逃,并未主动向诸葛亮请罪,向朗知情不报,被免去官职。

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但估计马谡后来被抓了回来或者自己又跑回来了,《三国志·王平传》:“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林、李盛……。”、《诸葛亮传》”……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可见丞相是下令准备要杀马谡的,可是到底行刑了没?又在哪行刑的?这两处并没有明说。《三国志·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物故”指人死亡。可见,马谡是死在狱中,没等诸葛亮挥泪去斩,这两个”泪“意境可大为不同了。

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这种说法还有佐证:《马谡传》裴松的注释:”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这句话什么意思不必深究,我们只需要知道马谡并不是当面与诸葛亮说的这些话,而是写信给诸葛亮的,说明马谡下狱后并没有见到诸葛亮,可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生动场面也不大可能有了。

马谡失街亭真的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吗?也许历史另有真相

因此可以看出:街亭失利后,马谡畏罪潜逃,而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回来了,下狱,还未及行刑,便死于狱中,并非被诸葛亮挥泪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