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冬至後天氣越來越寒冷,尤其南方更加溼冷,很容易誘發或加重骨科疾病。中醫認為,冬天養生的重點應是養腎,腎主骨,骨骼靠骨髓的營養來支撐人體,而骨髓就是由腎精化生。

專家表示,要健骨護骨,除了補腎壯髓之外,還應健脾助運,養血活血。



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冬季護骨重在養腎健脾

“腎與骨有著密切的關係。”中醫五行學說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故冬天養生的重點應是養腎。

養好腎則能健骨強筋,改善骨質疏鬆,減少筋骨不適、肌肉痠痛等症狀,還可以預防骨折、骨關節炎等骨病發生。

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此外,除了補腎壯髓,還應健脾。中醫學講“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主統血,脾健則四肢強勁,而脾腎虧虛,則無力推動血脈流通,致使脈絡瘀滯”,因此,冬天健骨護骨也離不開補脾排虛。

背部保暖是重中之重

冬天做好保暖,能夠溫通經脈,減少風寒,保護肌體。

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中醫認為背部為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經過之處,為陽中之陽,後背入風,損傷陽氣,營衛不合,就容易出現風寒痺阻,全身骨骼和關節疼痛。因此,一定要注意背部的保暖。

每天來點慢運動

“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雖然冬天天氣轉冷,但仍然要堅持運動。入冬後人體陽氣伏藏,為免陽氣外洩,傷及陰血,不宜劇烈運動,應選擇健步走、瑜伽、太極、八段錦等一些慢運動。


需要注意的是,戶外運動應在日出後進行,陽光下空氣中汙染物會減少,且有足夠的日照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有助於提高鈣的利用率和增強骨骼代謝功能,激發經絡氣血運行,改善筋脈氣血和骨骼的營養,達到強筋健骨的效果。

適當補充維生素D

補鈣的同時還要多曬太陽。陽光能促進人體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

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平時可通過食物攝取維生素D,蛋黃、鮭魚、金槍魚、動物肝臟等食物中都含有維生素D。

食補內養法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是防病、強身健骨的好時機。冬季可進補一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以滋養五臟。如板栗、枸杞、大棗、蓮藕、核桃、芝麻、黑豆、牛肉、蹄筋、羊肉、雞肉、鹿肉、海參等都可以養腎氣、健脾胃、滋補腎陽,有濡養筋骨的作用。

拒絕老寒腿!養腎護骨!


以上素材搭配的多道菜式中,小編比較推薦板栗枸杞雞肉湯,以板栗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枸杞子平補肝腎,雞肉補充營養,適用於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腰腿不利、以及外傷引起的骨折、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起到滋補、強身健骨的作用。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曾發表的一組數據顯示,

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鬆性骨折,

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會在50歲後遭遇一次骨折。

骨骼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堅硬”!

腎主骨,合理養護腎氣才是保持“傲骨”的秘訣。

補鈣不吸收,關鍵得找“腎”!

腎臟如果健康,99%的鈣,

在通過腎臟微血管的時候,

會被重新吸收至血液。

腎臟如果虛弱,鈣得不到腎臟的重新吸收,

就會穿過“濾網”,最後隨尿液排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