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自古以來山石的畫法無非是先勾勒,再施以皴、擦、點、染。皴法是表現各種石質紋絡的主要手段,是中國畫特有的繪畫技巧和符號化的形式語言。它既具象,又抽象;它可以表現具象的山川地貌,畫家也可以通過它表現向己特有的審美取向和精神氣質。皴法也是國畫區別其他畫種表現自然景觀的主要特徵之一。本篇內容聊一下石的畫法。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石的畫法

石是山的一個組成部分,要畫好山首先要先了解石、畫好石。古人云石乃天地之骨,而氣亦寓焉。無氣之石,則為頑石,猶無氣之骨,則為朽骨。”

石頭的分解

首先要對石有立體的認識。

王維在《山水訣》中說“山分八面、石有三方”。“石有三方”即“石分三面”,就是指石的形體要通過石面的刻畫表現出來,要表現石的體積,最少要分出三個面來刻畫。複雜的石塊,需要表現的面會更多。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畫石一般分為勾、皴、擦、染、點五個步驟。

一般情況用硬毫禿筆勾輪廓,中鋒為主兼用側鋒,藏露結合,順逆並施。從石的頭部起筆,到石腳收筆,先勾左邊輪廓,再勾右邊輪廓。注意要有頓挫起伏,虛實對比,或上實下虛或左實右虛,不可構成死線。在勾輪廓的同時就可以分出大的石面,通常陽面的輪廓線較細,陰面的輪廓線較粗。輪廓線要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石面稜角明顯的,用筆折頓有力;石面稜角渾圓的,用筆柔和。石面的大小、形狀儘可能地避免雷同。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大的石面分出後,就要通過皴法來刻畫石紋,進一步加強陰面與陽面的對比,表現出石的凹凸關係,加強石的質感和厚重感。不同的是要用不同的皴法。皴是深入刻畫石面的重要步驟。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擦是皴的輔助手段,將筆傾倒,以筆端到筆腹輕觸紙面,筆幹、墨少,摩擦不見明顯筆觸。擦是補皴之不足,以增強石的粗糙感、重量感和陰陽關係。可以擦一遍,也可以擦多遍,要掌握好分十,以是否達到理想狀態為準。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待皴擦的墨跡幹後,可用淡墨染石的陰面、後面,以加強明暗關係,增加潤澤感和厚重感。石的陽面不染。墨染不可過深,陰面到陽面的墨色過渡要自然,也可不經過墨染,直接用色染。赭石、汁綠、花青等色,染法和墨染相同。染色要由淡而濃,一遍顏色不夠深,還可以染兩遍三遍,但不可過深破壞了墨的效果。

山水畫中,畫石的5個基本步驟——勾、皴、擦、染、點

染色幹後再點笞,這是畫石的最後一個步驟。點笞的作用,是豐富石體內容,表現石上長的青苔,加強石的厚重感和墨色對比,彌補勾皴用筆之不足。

初學畫石應按照上述五個步驟進行練習,熟練以後,就可以靈活運用了。可以邊勾邊皴,先皴後勾,邊皴邊擦,邊皴邊染等。“法無定法”,作畫程序也不是死的,要根據繪畫所追求的效果來選擇作畫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