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這些天,一個帖子觸動了無數人的神經。

年僅36歲的華為工程師齊智勇,因日復一日連軸轉的工作,22個月沒有休過假,最後身體負荷達到極限猝死,留下了沒有工作和收入的妻子,以及兩個年幼的孩子。

妻子將自己的喪夫之痛用文字表達了出來,讀起來揪心無比。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加班猝死的新聞已屢見不鮮了,且年齡層越來越小。

44歲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梗去世;

26歲的年輕醫生連續通宵加班後猝死;

25歲剛哈工大碩士畢業的大疆無人機程序員,在家中心臟驟停猝死……

身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加班熬夜是不可避免的事,有為了達成業績獲得更多報酬加班的,也有為了得到領導層關注而加班的。

加班的初始目的,是為了完成今天本該完成的工作,但近年來卻颳起了一股盲目的“企業加班文化”風。

一些企業將加班當做了先進事蹟來推崇,從中也引發了不少社會熱議。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隨著因工作壓力過大,而導致過勞死的人數越來越多,在2018年的兩會上,“加班文化”甚至成為了兩會代表和委員關注的問題,並呼籲要遏制過度加班現象。

但也並非所有企業都會硬性地要求加班。

導致加班熬夜的絕大部分原因是工作做不完,而這個無法準時完成,一方面是工作效率問題。

如領導層規劃不到位,導致下面的員工在工作上多走彎路,自然無法按時完成。

又或者是員工本身的惰性嚴重,喜歡把工作拖到最後才肯開始著手去做。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另一方面則是,公司員工本身對工作有著熱愛的衝勁,希望能將工作做到位,做到精益求精,而主動性地選擇加班熬夜來為公司帶來效益,同時自己也得到業務能力的提高。

但這需要員工對企業歸屬感的認同。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除了加班所導致的熬夜,也有很多人會因沉溺於娛樂消遣上,而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加入到了熬夜行列。

一天就24個小時,上班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只有下了班的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很多人都捨不得把時間分攤到睡眠上。

尤其是現當下手機的誘惑性太大了。

一個葛優躺拿起手機若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可以刷微博朋友圈刷到天荒地老,即使腦子發脹,雙眼佈滿血絲也難以割捨掉手機。

也有很多女性同胞為了追劇而選擇熬夜,雖然心裡也非常清楚熬夜給會身體帶來傷害。

但仍無法剋制住內心的慾望。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人一旦沉溺於某樣東西,便會自動屏蔽周圍的一切,包括時間。

加班熬的夜是被動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抗拒,但在自己可支配的時間裡熬的夜,則是主動的,即你有選擇的餘地。

再者,除了刷八卦外,很多人都會玩遊戲,如現在最為流行的吃雞、狼人殺遊戲,基本是一玩開就很難中途停下來。

因此,玩遊戲熬夜也成為了家常便飯。

所謂珍愛生命,請遠離手機,這句話真的不僅僅是調侃而已。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熬夜就像是慢性毒藥,會上癮,但也會在積累已久後瞬間要了你的健康,甚至寶貴的生命,它的危害不能小覷:

1、經常熬夜的人,會引起消化酶的分泌規律紊亂,降低了消化功能,進而導致腹脹、食慾不振等問題。

2、熬夜也會導致人體生物鐘出現紊亂,睡眠質量變差,導致神經衰弱。

3、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熬夜工作或玩遊戲,人會因為長時間停留在緊張狀態,使得血管收縮出現異常。

經常性熬夜帶來的危害表現,最為明顯的是腦子變遲鈍,從而導致工作效率變低。

久而久之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華為又一工程師猝死,熬夜為何成為現代人的標配?

生命只有那麼一次,不要用熬夜來加速消耗生命值。

沒有了健康,萬事皆浮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