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存管手續費懸殊!高低之間每年相差120萬以上


網貸存管手續費懸殊!高低之間每年相差120萬以上


P2P Comment

國有大行僅少量參與存管業務,股份制銀行雖然做,但是收費較高、門檻也高,而一些小的網貸平臺為了省錢自然會去找中小銀行合作,這些銀行不僅費率低,平臺也能有更多的話語權。

文|毛宇舟

來源|證券日報

近日,上饒銀行、江西銀行等銀行向部分網貸平臺發出《資金存管業務支付結算服務合作協議》,引起市場關注。記者調查發現,不同銀行對於網貸平臺收取的存管手續費差異巨大:有的銀行最低按照8000元/月收取,有的銀行則高達130萬元/年以上。

01

股份制銀行存管費率高

記者查閱存管業務數量較多的前20家商業銀行發現,多數銀行將存管費率定為按協議收取,只有少部分公示具體費率。

根據網貸天眼數據,目前開展網貸平臺存管業務第二多的銀行為廣東華興銀行,在該銀行對公中間業務收入表中,互聯網金融存管業務收費為不低於8000元/月,並可根據實際業務情況按協議價格收取,這一數字在公示收費標準的銀行中,幾乎已經是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行仍未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測評,該行所對接的網貸平臺數量也從90多家減少到70家左右。

恆豐銀行也對網貸平臺存管手續費進行了披露,價格為不低於80萬元/年,具體由雙方協議約定。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顯示,該行共有5家網貸平臺作為委託人進行備案。

平安銀行在近日公佈了2019年對公業務費率調整。不過,互聯網金融資金存管費率仍然保持不變,按照存管費按入賬金額0.05%-0.1%費率收取,存管費不得低於130萬元/年;提現費2元/筆;平臺初裝費20萬元。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相比於銀行理財資金託管、保險資金託管費率,網貸平臺資金存管費率相對較高,以平安銀行為例,其商業銀行理財資金託管費率大約為萬分之二,保險資金託管在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五之間。

某網貸平臺人士對記者表示,國有大行僅少量參與存管業務,股份制銀行雖然做,但是收費較高、門檻也高,而一些小的網貸平臺為了省錢自然會去找中小銀行合作,這些銀行不僅費率低,平臺也能有更多的話語權。

根據記者瞭解,目前銀行收取網貸存管手續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固定費率,一種會根據網貸平臺資金量進行費率分級。此外,部分銀行還會有初裝費等要求。

02

持牌存管銀行達到43家

截至記者發稿,互聯網金融協會公佈的通過網貸平臺資金存管系統測試的銀行共有43家,其中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5家。

國有銀行方面,建設銀行與兩家平臺展開了合作,分別為深圳市鵬金所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和廣州萬商貸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前者使用的系統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資金託管業務系統,後者則為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

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披露了五家展開存管合作的平臺,浦發銀行披露了兩家。城商行雖然也進行了披露,但是與此前公開信息披露的合作平臺數量差距較大。有業內人士表示,同一家銀行進行存管的系統並非只有一個,還需要等待銀行提交名單進行更新。

目前,廣受關注的上饒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協會備案的合作平臺共有78家。此前該行披露,開展合作的平臺超過80家。該行近日已對部分網貸平臺發出告知函,存管業務協議期滿後不再延期,存管銀行與平臺的合作關係在協議期滿後自動終止,各平臺需提前與其他資金存管機構簽署合作協議。

某網貸平臺人士表示,互金協會進行公示後,銀行會更加愛惜自己的聲譽,審核平臺趨嚴,門檻也將提高,雖然目前來看費率沒有明顯漲價,但是可選銀行的減少,會使得費率有所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