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夠的。

當我們談談到孩子的自信心,一般都講家長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可以如何有自信,能夠如何處理什麼問題等等。是這樣的嗎?

光靠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夠的。

作為一個家長,我的觀點稍有一點不同。自信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重要之至,是孩子心理培訓的基礎。孩子自信心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在實際生活中、遊戲中、學習中去逐漸培養,而不是單純的言詞說教。

孩子自信心的初級培養應該是0-6歲,在個期間,孩子心理培養受到社會,學習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只有三個方面的一起,才能給孩子心理教育打上一個好的基礎,缺一不可。

一般認為0-3歲是兒童心理發展最佳年齡期,通常稱為關鍵期或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教育是主要靠孩子父母負責,同時也要受環境的影響。例如:祖輩,親戚等影響。

3歲-6歲的孩子,不僅受父母影響,環境影響,還有收到幼兒園影響,老師的教育也很重要。

光靠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夠的。

這裡談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1)家庭教育的培養:

1、父母要主動挖掘孩子的優點,尊重孩子,建立自信心。

2、父母儘量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培養自信心

3、父母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父母要教會孩子而對挫折,樹立自信心

5、保持良好的走姿和坐姿。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6、只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和優點,並給予恰當的鼓勵或表揚,孩子就會在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光靠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夠的。

(2)學校教育

1、讓孩子在學校,有鼓勵肯定的語言氛圍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讓孩子在學校,參加各種豐富的活動,體驗成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3、讓孩子在學校,在發揚其優點,弱化孩子缺點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讓孩子在學校,在點點滴滴的生活情境中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5、讓孩子在學校,爭取發言,積極參加討論,同學們正確溝通的意識。

6、通過學習老師的鼓舞和幫助,孩子在社會上的自信心強了。

(3)環境影響

1、在家庭環境中,注重祖輩,親戚對孩子的影響,將負面指責,溺愛情緒降低到最少。

2、在家庭環境中,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好習慣,讓周圍環境的人物對孩子有正面評價。

光靠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夠的。

總的來說,必須這三方面的配合,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培養出自信心爆棚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