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够的。

当我们谈谈到孩子的自信心,一般都讲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可以如何有自信,能够如何处理什么问题等等。是这样的吗?

光靠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够的。

作为一个家长,我的观点稍有一点不同。自信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重要之至,是孩子心理培训的基础。孩子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去逐渐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言词说教。

孩子自信心的初级培养应该是0-6岁,在个期间,孩子心理培养受到社会,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只有三个方面的一起,才能给孩子心理教育打上一个好的基础,缺一不可。

一般认为0-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佳年龄期,通常称为关键期或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教育是主要靠孩子父母负责,同时也要受环境的影响。例如:祖辈,亲戚等影响。

3岁-6岁的孩子,不仅受父母影响,环境影响,还有收到幼儿园影响,老师的教育也很重要。

光靠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够的。

这里谈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1)家庭教育的培养:

1、父母要主动挖掘孩子的优点,尊重孩子,建立自信心。

2、父母尽量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自信心

3、父母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4、父母要教会孩子而对挫折,树立自信心

5、保持良好的走姿和坐姿。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6、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并给予恰当的鼓励或表扬,孩子就会在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光靠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够的。

(2)学校教育

1、让孩子在学校,有鼓励肯定的语言氛围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让孩子在学校,参加各种丰富的活动,体验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让孩子在学校,在发扬其优点,弱化孩子缺点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让孩子在学校,在点点滴滴的生活情境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5、让孩子在学校,争取发言,积极参加讨论,同学们正确沟通的意识。

6、通过学习老师的鼓舞和帮助,孩子在社会上的自信心强了。

(3)环境影响

1、在家庭环境中,注重祖辈,亲戚对孩子的影响,将负面指责,溺爱情绪降低到最少。

2、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好习惯,让周围环境的人物对孩子有正面评价。

光靠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必须这三方面的配合,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心爆棚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