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房产」不仅仅是指投资「房产」?!

「投资房产」不仅仅是指投资「房产」?!

学员:@Art 两岸房说说 按照安全房产的定义长期不间断买房,受制于工资流水付月供,和贷票房票的限制,一般能达到平均几年买一套的频率?或者是一年买几套?

毕竟,您教我们买的都是处于稳定上升期的房子,而不是那种便宜到可以一年买几套的远郊房子。

这个问题的简短答案很讨人厌:不一定!

因它牵涉以下几个变量:「募资能力」、「租金创造能力」、「可靠房票经营能力」、「跨区购买取舍」。

但首先,我想问各位一个很根本、很源头性的投资哲学:「我们应该不顾一切的追求最多持有面积吗?」

这是某些多军的哲学,也深深影响着国内的投资大众。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开发商要卖房呢?

开发商投资房产的「买进成本」绝对远比我们低,故如果原则这么简单,只要追求最大面积,那开发商只要过去十年不卖房,现在持有房产的价值,何其惊人!

但实务中,我们却看到开发商不断以「卖房」为主要目的。即使有时因政策关系而短暂持有,仍都是计划日后出售。难道开发商不知道长持房产,将能大概率的创造惊人的增值吗?

他们当然知道!!

他们之所以不做,或说做不到的原因是「投资房产」不只是投资「房产」。你投资的是「房产」+「现金流」+「税」的组合。(其中「现金流」又可分「进项」:租金;「出项」:利息、股东分红...以上为求方便说明,做个不精准,但简化的分类)。

开发商的贷款利率&条件逊于一般人的「按揭」,规模又大,支出多,故现金流管理难度高于一般人。又因「税种&税率」远高于我们买卖二手房,故两者相加,使得开放商长持较一般自然人不利。

但某些多军为了急速扩张规模,只求面积而不在意「安全的房产」+「安全的现金流」,使得他们逐渐成一个不稳定的模式。

就像在一个不稳定的地基上,一直叠钢筋,只求楼高快速增加,不管钢筋质量、施工质量、设计质量,他们的楼看起来傲视群雄,在云端之上俯视众人,殊不知,有多少国内外房地产界的英雄人物,都千篇一律败在此种模式中,昙花一现。

有时你会看到此种类型的多军,有着几十间房产,却常常需要因2、30万这种小钱到处周转,他并没有真的享受到房产保护他&家人的好处,反而处处是现金流压力。此时房产没有带给他自由,反而是更多的束缚。

我希望各位在投资房产的过程中,一直是处在安全笃定的状态,努力做完调研、努力把谈判签约环节做到位后,你就自由了。不用提心吊胆,可以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有价值的事,以此安心的模式,「或快或慢」的增加你的库存面积。

至于到底是「或快」or「或慢」,就要视各位开头四件事:3能力1取舍中,最弱的一环目前在什么程度?是否能加强?

其实这就是「木桶理论」。木桶由不同长度的木片组成,这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片。例如:你每年能募资1000万,但你经营可靠房票的能力不好,五年只有1张房票,故虽然你五年能募5000万,但你只能买一间1000万的房子,剩下4000万除了利息、装修、管理支出外,都变得没用。

此时,你也不会募满5000万。因多的钱只会空等,仍然要算回报给投资人,得不偿失。因此,你的「募资能力」被「房票能力」给「制约」了。

简言之,「最弱一环」会制约你的成绩,故各位平时的努力应该要花大部分时间加强「最弱一环」的强度,直到它不再是最弱一环。

当「新最弱一环」出现后,你就要转移注意力,加强新最弱环,如此来回反覆,你的投资绩效就会不断提升,你的库存质量才会在一个「安心」的过程中,增加「安全」库存。

房产投资是场「大摔后很难爬起来」的马拉松,所以不要介意别人短暂的急跑超越你,你越稳定,长期赢面越大。

更何况,重点是在「用房地产保护家人」,故全家生活有质量最重要。

以上,说明完毕!

「投资房产」不仅仅是指投资「房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