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科醫生來給你科普——康復醫學科到底能治啥病

南陽醫專一附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 盧哲

康復科在醫院是什麼地位?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不假思索會說道:“沒啥地位啊!醫院不重視、老百姓不認識、同行不理解啊。”真的是這樣嗎?康復科真的不重要?我們聽聽醫學界大咖們是怎麼說的:

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近年來在推動心臟康復與預防一體化發展,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並有中國特色的心臟預防、康復和慢病防控的模式和道路。

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 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前任主席勵建安教授說“臨床沒有哪個科室不要康復。”

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陳世益教授指出“有些人做了手術,畸形矯正了、病痛去除了,但最後結果是關節僵掉、肌肉萎縮了,其實這個時候康復就顯得很重要!”

著名骨科專家戴尅戎院士多次說過:“手術一半,康復一半。”

重慶第三軍醫大學燒傷科主任吳軍說:“燒傷不發展康復,不能體現它的醫療價值。

神經外科的凌鋒教授、崔麗英教授等也強烈呼籲要提前康復介入的時間。

這說明醫療界已經有一批領袖級的人物認識到康復醫學在患者治療中的佔有重要地位,對於醫院是一個重要的朝陽科室,正逐漸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並向臨床各學科延伸,成為現代醫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看來康復科真的很重要啊!

康復科也許不是醫院的核心學科,但它一定是醫院的多學科間的潤滑油;康復科也許不是醫院創造收入最多的科室,但它一定是醫院創造純收益最多的科室之一;康復科也許不是醫院知名度最高的科室,但它一定是醫院美譽度最高的科室之一;醫院其他科室是把患者搶救下來,康復科是讓患者活得質量更好。

康復醫學科醫生來給你科普——康復醫學科到底能治啥病

康復產業是塊“大蛋糕”, 存在康復需求的潛在人群數量預測總人口為1.7億,其中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三類康復患者,預計2022年中國康復市場將達到1000億。所以,康復將是未來十年最有價值的事業,也是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發展轉型的突破口。

康復醫學科是衛生部規定的12個臨床一級學科之一,是綜合性醫院必備臨床科室,它是在康復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康復評估和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傳統康復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康復工程等康復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技術與相關臨床科室密切協作,著重為病傷急性期、亞急性期、恢復早期的有關軀體、內臟器官、腦高級功能和心裡功能障礙的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統的康復醫學專業診療服務,並所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人員提供康復醫學技術諮詢、培訓,為所在區域功能殘障患者提供康復醫學治療技術指導的科室。早在2011年衛生部文件《關於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啟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明確提出要建立三級康復醫療分級診療體系,將全國康復醫療分為3個層面:一是急救期,康復在綜合醫院;二是穩定期,以康復醫院或者是以康復為主的二級綜合醫院;三是恢復期,是將康復引入社區。目前康復的範圍越來越廣,康復的範圍主要有骨科康復、神經康復、疼痛康復、兒童康復、產後康復、心肺康復、老年康復等。

康復醫學科醫生來給你科普——康復醫學科到底能治啥病

◆◆骨科康復◆◆

骨科臨床和相關手術技術的發展十分迅猛,甚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與之相對應的骨科術後康復,在多數地區甚至某些大城市的大型醫院,均處於較低水平,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骨科臨床的需求不斷向縱深發展。特別是對功能恢復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骨科康復的需求更是迫切。如何使骨科和康復科快速融合、取長補短、互惠互利、一體化協作,將彼此專業相結合發揮優勢,在短期之內,催化骨科康復的快速發展來滿足骨科臨床的需求。

康復對象:骨科康復的範圍很廣,主要是指因骨骼、肌肉、肌腱、關節、韌帶、關節軟骨等運動系統損傷導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比如人工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四肢創傷骨折術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圍手術期、肩袖損傷修復的圍手術期康復,踝關節骨折、踝關節骨性關節炎、跟腱斷裂、足外翻、扁平足,跟腱斷裂縫合術後等。

康復方法:(1)消除水腫炎症:冷療機、半導體激光、短波治療儀、極超短波治療儀。(2)慢性疼痛:體外衝擊波、激光磁場理療儀、燻蒸、蠟療、干擾電、紅外偏振光、磁振熱。(3)預防血栓、肌肉萎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中頻干擾電療儀、深層肌肉按摩器、DMS。(4)加速創傷癒合、骨痂形成:超聲波治療儀、極超短波治療儀、半導體激光、溫熱磁療儀、低頻脈衝磁療儀。(5)維持增加關節活動度,預防攣縮畸形:CPM關節康復器、激光磁、懸吊康復系統等。(6)增強肌力,預防肌肉萎縮:上下肢主被動、功能性康復動作訓練系統、肌電生物反饋儀、等速肌力、懸吊康復系統。(7)改善平衡功能,矯正異常步態:虛擬情景互動、動態平衡、核心肌群功能訓練機、平衡功能訓練機。(8)提高ADL能力和生活質量:手功能綜合訓練平臺、ADL智能反饋康復系統、上肢機器人。

骨科康復的新技術:體外衝擊波療法也是骨科康復的重要技術,對於骨不連、骨科術後關節僵硬、肌腱末端病等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等速肌力訓練儀可用於骨科康復早中期的肌力康復訓練,使肢體在其活動範圍內做持續運動,並且等速肌力訓練儀提供的順應性阻力使整個肌肉都能得到全面的訓練,有效避免肌肉功能恢復不平衡狀況的出現。對於弱肌力還可以利用等速肌力訓練儀的持續被動程序進行訓練,有利於肌肉的早期康復。

◆◆神經康復◆◆

隨著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腦卒中已經成為了我國的頭號“致死疾病”(為8.4/10000)。據調查統計,腦卒中是城市死因第一位,農村死因第三位。神經康復是康復診療手段專科化的產物,主要是針對神經疾病所致運動、感覺、言語、吞嚥、認知障礙等等功能障礙的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重點是腦卒中的康復。

康復治療原則: ①正確掌握康復醫療適應證; ②早期開始康復,一般主張病情穩定後24 —48 h; ③ 臨床性康復; ④強調二級預防+康復; ⑤ 主動性康復; ⑥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康復方法和程序; ⑦強化的康復程序; ⑧綜合性康復; ⑨全面康復; ⑩偏癱康復實踐的新思路。

康復對象:中風偏癱、失語症、吞嚥障礙、痙攣、肩手綜合徵、認知障礙;腦外傷後綜合症;外傷或脊髓病變引起的截癱及排尿功能障礙、大便功能障礙、壓瘡、痙攣、異位骨化、骨質疏鬆等併發症;外周神經損傷;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萎縮等老年疾病;小兒腦癱;骨折術後功能障礙等。

康復方法:1.理療項目:直流電、低頻脈衝電治療、中頻脈衝電治療、電子生物反饋療法、氣壓治療、腦循環治療儀、功能電刺激、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等。2.康復治療項目: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構音障礙訓練、吞嚥治療、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 3.中醫康復項目:針灸、電針、針刺運動療法、燻蒸蠟療。

神經康復新技術:經顱磁刺激TMS技術是目前神經康復研究和臨床應用的熱點,為腦功能障礙患者探索出了非常有價值的物理治療新思路,更成為本世紀神經康復的新突破。經顱磁刺激儀作為一種無痛、無創、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技術,可以改善卒中後運動功能障礙、失語、認知功能障礙、偏側忽略證,脊髓損傷,帕金森症,抑鬱症等很多問題。

◆◆產後康復◆◆

由於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產後康復成了“香餑餑”:目前我國每年分娩人數約2000萬,預計到2020年,中國產婦數量將達到2800萬,育齡婦女群體數量將達到8018萬。而產後恢復的主要目標消費群涵蓋了產後5年的孕產女性。每年需要產後恢復的女性至少高達1億,市場潛力超過600億,並且這個數據在以每年120億的速度遞增,未來10年將迎來產後恢復行業黃金十年。產後康復指在先進的健康理念指導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針對婦女產後這一特殊時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進行主動的、系統的康復指導和訓練,包括對產婦心理以及產後子宮、陰道、盆底、乳房、形體、內分泌、營養等內容的諮詢、指導和調整,使產婦在分娩後1年內身 體和精神狀況得到快速、全面的健康恢復。

康復對象:有意願提高形象及生活質量的女性;尿失禁(漏尿);陰道異常:陰道寬大、鬆弛,陰道痙攣,陰道壁脫垂;輕、中度子宮脫垂;性生活不滿意:性交疼痛、無性高潮、性慾下降等;術後瘢痕疼痛及盆腔術後;反覆陰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腰背痛等各種疼痛;腹直肌分離、恥骨聯合分離;抑鬱、焦慮。

康復方法:

康復部位康復目的康復技術

切口康復

盆底康復

形體康復

核心肌群鍛鍊核心肌群功能訓練機

減肥、塑形醫用跑臺

體質康復

精神康復抑鬱症、焦慮經顱磁腦病生理治療儀

產後康復新技術:盆底功能障礙(FPFD)性疾病包括一組盆腔支持結構缺陷或退化、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管脫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損傷為常見問題。1998年6月美國食品藥物衛生管理局年批准盆底磁刺激用於臨床治療尿失禁。1999年Galloway首次報道了磁刺激盆底神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激光磁場理療儀,具有盆底磁刺激功能,可激活盆底神經、促進神經生長、調控骶神經;刺激盆底肌肉收縮、促進盆底血液循環、增加肌纖維的募集數量。

◆◆疼痛康復◆◆

疼痛已被現代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我國遭受疼痛折磨的慢性疼痛患者高達8000萬,慢性腰腿痛已成為中國醫療資源負擔排名第三的疾病。最常見的疼痛,主要包括骨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腰痛等。骨關節炎多折磨中老年人,常因勞損、退化引起。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60%~70%,7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70%~80%,我國約有1億骨關節炎患者。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院門診患者中約有2/3正在或曾受到疼痛的困擾約85%疼痛患者並沒有得到規範化鎮痛治療。開設疼痛康復科,不只是為了單純的止痛,而是主攻各種治療技術相結合,為患者徹底解除疾患。

康復對象:①頸肩腰腿痛:頸椎病、頸肩綜合症;肩周炎、肩袖損傷等肩關節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坐骨神經痛、髖關節炎、膝骨關節病、半月板損傷、韌帶撕裂、足跟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強直性脊柱炎、痛風;②神經病理性疼痛:神經血管性頭痛、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③軟組織疼痛:腱鞘炎、急性扭傷等;胸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腰背部肌筋膜炎、頑固性腰肌勞損;④癌性疼痛⑤非疼痛性疾病:腱鞘囊腫、頑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經炎(面癱)、面肌痙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康復方法: 1.理療項目:體外衝擊波、干擾電治療、中頻脈衝電治療、磁振熱、偏振光治療、微波治療、蠟療等。2.康復治療項目:關節鬆動、懸吊;3、中醫康復項目:燻蒸、針灸、電針、灸法、頭皮針、推拿。

疼痛康復原則:1. 物理因子聯合療法。多種物理因子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後進行。在治療中聯合應用的物理因子之間必須有協同或相加的作用,防止相互削弱或產生拮抗作用。2. 運動療法。頸肩腰腿部位疼痛只是一些症狀,這些症狀背後有太多的病因,大部分跟人體平時的姿勢、生活習慣、動作模式等等因素相關。在傳統的治療方法更多的是解決疼痛症狀,並沒有人去糾正動作模式、調整姿勢等,所以疼痛會經常復發。可通過牽伸、肌力鍛鍊,指導患者功能鍛鍊、自我肌肉牽伸、肌力訓練活動。

疼痛康復新技術: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是繼功能性電刺激之後廣泛應用發展起來的一種康復理療技術。FMS來自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磁刺激發生器利用高壓、高能電流在磁場線圈內瞬間放電,誘導出高場強的磁場,能無衰減地穿透皮膚和骨組織,誘導神經組織產生局部微電流,使神經細胞去極化,從而興奮神經纖維。

◆◆燒傷康復◆◆

目前,除部分創面癒合後瘢痕增生等嚴重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外,相當一部分病人,如果早期功能康復鍛鍊及時、得當,可完全不需要手術而實現關節功能康復。一般來說,創面臨近癒合,局部炎症基本消失,即可開始鍛鍊,以儘快恢復病人的肢體功能,預防和矯正各種瘢痕攣縮和關節畸形。在燒傷中早期,患者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因子治療,達到輔助炎症控制、促進創面癒合、控制腫脹、軟化瘢痕、改善肌肉軟組織狀態的療效。物理因子治療是利用光、點、聲波、磁場、水、蠟、溫度、壓力等所具有的獨特物理特性,產生減輕炎症、緩解疼痛、改善肌肉癱瘓、抑制痙攣、防治瘢痕增生以及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效果。在燒傷後期當患者,創面開始癒合,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時即可開始運動療法。主要目的是保持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攣縮,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主要進行主動或助力運動,只有患者不能主動運動時才進行被動運動。

康復對象:普通燒(燙)傷、電擊傷、放射性燒傷、凍傷、糖尿病足、褥瘡及各種難愈性創面。

康復方法:半導體激光療法可促進創面乾燥結痂、減少血漿滲出、預防和控制感染,加速創面癒合,預防關節攣縮;紫外線療法可創面壞死組織或膿性分泌物多;短波療法可促進壞死組織分離、脫落,有消炎、鎮痛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冷療可以減輕疼痛,減少滲出,防止熱力繼續損傷。溫度以5~10℃為宜,時間為30~60min,甚至數小時,適合於小面積或較淺的燙傷;超聲波療法具有軟化瘢痕及鎮痛的作用;蠟療具有鬆解你粘連、軟化瘢痕、潤滑皮膚的作用;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等。

燒傷康復新技術:水療法,燒傷患者可在不同水溫、水靜壓及水衝擊力的作用下,清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保持創面清潔,同時水的浮力便於肢體的主被動運動。水療有以下優點:1.可以相對徹底地清除創面膿渣及膿癩,減少創面的壞死組織及細菌;2.軟化焦癩,促進分離;3.可促使燒傷後期殘留的頑固小創面盤合;4.便於敷料交換,減輕傷員痛苦。

◆◆兒童康復◆◆

我國兒童康復由腦癱這一疾病開始擴展,逐漸開展先天性畸形、發育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癲癇、遺傳代謝性疾病、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傷、運動損傷、罕見病等兒童相關疾病的康復。殘疾兒童康復也是兒童康復工作的重點。我國兒童康復起步較晚,學歷教育及繼續教育尚不夠完善,現代兒童康復治療技術的掌握、綜合康復治療質量和水平以及不同兒童康復機構的康復治療效果參差不齊,兒童康復醫師和治療師隊伍的數量、質量及分佈等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兒童康復需求。由於兒童康復專業隊伍數量及相關技術的短缺,或康復醫療條件設施的不足,部分二、三級醫院及二級康復專科醫院尚不能提供兒童康復服務或滿足兒童康復的需求。

康復對象:小兒腦性癱瘓、生長髮育遲緩、精神發育遲緩、脊髓炎後遺症、腦炎後遺症、精神發育遲滯、智力低下、自閉症、顱腦損傷、周圍性損傷、癲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脊柱側彎、小兒強制性脊柱炎。

康復方法:(1)運動治療:通過控制不正常的運動模式、異常的張力和異常協同方式來促使正常運動模式 的出現;(2)作業療法:主要使用功能性作業療法和兒童作業療 法,改善兒童上肢的活動能力和手部運動的靈活性;(3)言語治療:用以治療患兒語言發育遲緩及運動性構音、聽覺、視覺和交流方面的障礙;(4)理療:通過物理因子療法降低肌張力、改善姿勢,比如電子生物反饋療法、腦循環治療儀、痙攣治療儀等;(5)感覺統合治療:通過此訓練使患兒的前庭、本體感覺和固有感覺得到康復,平衡性、協調性等得到提高;(6)中醫治療:中醫藥對腦癱康復有一定的療效,如中醫外治的燻蒸療法,幫助患兒降低肌張力,促進血液循環;(7)水療:康復中心配備全套水療設備,包括上肢水療設備、渦流浴、氣泡浴、光療、水下運動等;(8)矯形器等輔助器具的應用,幫助患兒改善肢體功能或替代已受損的功能;

兒童康復新技術:多感官統合訓練系統,是通過最新的多媒體技術為兒童營造出的虛擬康復訓練環境,包含豐富多彩的訓練項目,結合最科學的實物訓練器材,孩子們在寬鬆和諧的活動空間中接受多種感覺刺激,視、聽、觸、嗅覺等多種感官刺激的融合為孩子們創造出一個柔和舒適的學習環境,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膚的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受,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繫與協調,從而促進兒童大腦與身體的發育。

◆◆心肺康復◆

我國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億,高血壓患者2.66億,每年猝死人數達54萬。以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為例,很多人認為放支架或搭橋手術後就意味著臨床治療結束,其實,冠心病急性期後的康復治療對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加強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康復對於控制病情發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心臟康復是心血管內科的延伸,它綜合了社會醫學,行為醫學、運動醫學、心身醫學等,通過綜合評估(心肺運動試驗等),再次診斷,科學施使——藥物處方、心理睡眠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戒菸處方。心臟康復的益處可以做到無病防病;針對患者可以改善他們的機能和心理,使之迴歸家庭、迴歸社會。

康復對象:冠心病及心臟支架植入術患者、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中風、脊髓損傷, 慢性病群體和亞健康人群。

康復方法:心肺運動試驗是制定運動處方最主要的工具。心肺康復是對整個心血管疾病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主要體現在藥物、運動、營養、心理、戒菸等五大處方上。其中,運動包括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而體外反搏就是被動運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作為治療心臟病的第四種方法(其他三種方法是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搭橋手術),涵蓋了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等。大量臨床實踐證明,體外反搏對心臟疾病尤其是微循環的建立及改善是非常有益的。Workshop(工作坊)主要是針對運動處方而設置的徒手評估、有氧運動、阻抗運動、柔韌運動、平衡運動等方法的實踐工作坊。

心肺康復新技術:等速肌力康復訓練器是以全身有氧運動為基礎的整體康復設備,為單機雙向阻力,實現了雙向線性等速運動,訓練者可以在任一關節角度進行極大力或極小力的阻力訓練,力量大小由訓練者控制,效果好且無運動傷害,可用於全身肌肉肌力康復訓練。

◆◆老年康復◆◆

民政部2018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數量已超過2.4億,佔總人口的17.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人口統計數據,中國將在2020年前後迎來老齡人口進一步快速增長階段,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2040年將突破4億,2050年將達到峰值的4.7億左右。這樣龐大的數據意味著有一大批人就要老去,有一大批人等著我們去幫扶,有一大批制度、政策、服務需要建立與完善!目前的老年醫療服務只重視老年病急性期的醫療服務,而嚴重缺乏老年病的整體醫療和康復治療,導致老年醫療服務出現明顯的斷層。

康復對象:老年人的長期臥床、平衡障礙與跌倒、聽力障礙、排尿障礙、抑鬱、焦慮、交流障礙、痴呆、壓瘡、記憶障礙等。

康復方法:通過理療治療骨質疏鬆、關節病變、慢性病、炎症、治未病;通過運動療法提高體質、心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通過自動化、便捷化護理系統達到智慧養老、智能康養。

老年康復新技術:由於老年化的增長,隨著而來的是老年人護理是一大問題。智能大小便全自動全過程處理系統,穿戴式護理保護隱私,智能自動沖洗糞便,用溫水和暖風清潔病人的排便部位,讓家屬護理更輕鬆,讓臥床的老人更有尊嚴。

康復醫學科醫生來給你科普——康復醫學科到底能治啥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