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戰場”啟動,房地產背後還有多少“隱痛”?

經過20多年的指數級增長,房地產造就了萬科,萬達,恆大等絕對行業大佬,也造就了房叔,房嬸,房奴等一眾奇葩存在。不可 否認,房地產市場的火熱順應並大大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大家或滿懷希望,或滿懷貸款的住進了屬於自己的“鴿子間”中,自此開始一段或欣喜或悲催的嶄新生活。我們每個人被裹挾其中,掏空三代人的口袋,背上沉重的房貸,卻在持續上漲的房價面前充滿慶幸之情。但有了房子之後,一切都解決了嗎?

現實不斷以“啪啪”打臉的形式給我們以響亮回答——不是沒有,是遠遠沒有。

“第二戰場”啟動,房地產背後還有多少“隱痛”?

且不說近期慘淡的樓市成交量,和沉渣泛起的樓盤降價業主怒砸事件,也不說某友因買不起二套房被老婆掃地出門的悲慘見聞,任何風吹草動無一不刺激著業主和準業主們敏感脆弱的神經。然而無論你是否願意,大勢所趨,我們已開始逐步進入後房地產時代。由於成本和規劃因素,大部分城市的新區承載了大量的新居民。在這種情況下,交通,環境,治安等等問題逐個呈現,尤其是教育和醫療,“驚豔”登場,新居民們只能準備好“扶牆”。

“第二戰場”啟動,房地產背後還有多少“隱痛”?

教育,對於國家來說是“百年大計”“靈魂工程”,但對於芸芸眾生來說,首先是幼兒園和小學在哪上,教學質量怎樣,要不要買學區房等一眾撓頭問題。就幼兒園來說,由於近兩年超前開發,彧哥所在區域如果家長報名遲了,無奈就只有選擇十幾,二十多公里外的“化外之地”上學,且好處只有慶幸自己沒出太陽系。即使報名上了附近的幼兒園,也要過學費關,以前彧哥孤陋寡聞,天真的以為“兩,三千每月”的收費是貴族幼兒園,可慘烈的現實是這一標準早已變成“ 最低消費"。個別幼兒園長們,更是搖身一變成了”開礦的“,不但看著幼兒園學費“長勢喜人”,還夥同旅行社打起了小寶們春秋遊的主意。就彧哥所在區域來說,近期眾多幼兒園,高價力推同一某知名遊樂園秋遊項目,不但對家長軟磨硬泡,對小寶們也軟硬兼施。後經人舉報,才稍稍收斂。可憐的是,純真的孩子們還要從她們的手裡每天爭取“小紅花”。只有一句話可以描述家長們的心情——好尷尬!

“第二戰場”啟動,房地產背後還有多少“隱痛”?

再談醫療。到市區知名醫院看病的經歷,彧哥就不忍贅述了。相信即使沒有經歷過噩夢的人,也經歷過那種噩夢般的過程。彧哥前幾天胃不舒服,去附近的某醫院掛了個專家號,倒是沒那麼擠,但進去以後依然刷新“三觀”。此專家問了兩個問題後說道,看你這個歲數極有可能是胃炎,你看是吃點藥呢,還是做個胃鏡?對於有點強迫症的人來說,這個問題特別難以回答。倒不是選A或選B的問題,而是,如果選了A或B,那麼邏輯學的角度來看,我是醫生,還是醫生是醫生?這真是一個深刻到令人沮喪的問題。當然相對於以多開藥令人聞風喪膽的某某醫院,此醫院的磚家表現也算是良心了。至少讓你擁有了選擇的自由,“你是要看10塊錢的,還是看1000塊的?”

“第二戰場”啟動,房地產背後還有多少“隱痛”?

當然有人說,這些都是個案,不能代表“辛勤園丁”和“白衣天使”中有理想有信念的絕大多數。當然,彧哥也希望且相信如此,但不代表我們就應該閉上雙眼享受這一切。還有人說,社會風氣充滿“功利化”和“短期化”,不要苛求他人。可教育和醫療畢竟不是一般的事業,彧哥認為,他們是需要特別“保鮮”和“保真”最偉大的事業。在後房地產時代,沒人希望他們替代房地產成為新的“時代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