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宋靖康之難真和都城選擇有關,為何最終選開封而不是洛陽或長安?

淺色瀾海


都城的選址是關乎國家命運的,歷史上的遷都行為往往都是出於政治統治的需求,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也曾經有過遷都的計劃,他的目標就是先從開封遷都洛陽,然後再遷都長安,但是皇帝雖然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很多事情上卻也是身不由己。

宋朝的建立乃是繼承了後周的衣缽,所以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後就繼續定都在開封,當時的開封已經是多朝的舊都了,尤其是戰亂頻繁的五代之中,有四個朝代都是定都於此,全天下幾乎只有這一個古都保存著完好的城池。但是到了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最後一個念頭——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突然率領百官西巡洛陽,《宋史》記載說:“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但是,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趙匡胤的遷都計劃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故鄉在洛陽,而是他已經看到了開封不利於定都的本質——此地易守難攻,乃四戰之地,為了保護京城的安全,就必須在周邊屯聚大量的兵力。的確,宋朝“冗兵”的局面之所以形成,都城的易守難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趙匡胤的遷都計劃剛剛提出來,便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尤其是起居郎李符列舉了遷都洛陽的八個弊端,其中包括洛陽在多年的戰亂之中已經破敗不堪,如果要遷都於此就必須對整個城市進行重建,國家的太廟等重要祭祀場所也需要重建,這勢必會對剛剛建立不久的宋朝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統治壓力。另外,戰亂破壞的不僅僅是洛陽城,城市的腹地也遭受了巨大損壞,百姓已經貧苦不堪,不足以滿足首都的需求。後來鐵騎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也說,汴渠經過五代的不斷開挖,已經給汴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漕運,這正是數十萬士兵的衣食來源。另外,建國已經十幾年,大宋的根基已經在汴京穩定下來,遷都不便。

對於這些反對聲音,趙匡胤都沒太在意。隨後,晉王趙光義“叩頭切諫”,趙匡胤把他的想法解釋給趙光義聽,但是趙光義完全沒有與兄長討論,更沒有正面回覆,而是隻說了一句“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聽後也不再多言,等趙光義離開之後,趙匡胤才對手下說:“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也許,趙匡胤心裡清楚,趙光義在汴京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網,遷都對這個勢力網無疑會帶來巨大的破壞,所以趙光義才如此激烈地反對遷都計劃。但是在百年之後,宋朝也的確如趙匡胤所預料的一樣發生了亡國之變。


國史通論


確實是有一定的關係,開封這個地方無險可守,從軍事角度講並不適合建都,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曾就此事上疏宋仁宗,建議將洛陽作為陪都,洛陽險固易於防守,應當在洛陽"廣儲蓄,繕宮室",一旦到了危急關頭,就可以退守洛陽。但這個提議遭到了時任宰相呂夷簡的強烈反對,呂夷簡說"此仲淹迂闊之論也",由於當時北宋正處於盛世局面,與遼國和平相處,党項也遠遠威脅不到開封,於是宋仁宗始終沒有把范仲淹的建議放在心上。



至於為什麼北宋把開封作為都城,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慣性選擇,後周就是建都於開封,再往前一個朝代,後晉的都城也是開封(一開始為洛陽,後來遷到了開封),因此北宋也照慣例建都開封。從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看,當時的開封要領先於洛陽,確實對執政者更有吸引力。

當然,都城的選擇只是釀成靖康之變的原因之一,根本原因還是北宋末期武備不修,尤其是宋徽宗時期,嚴重缺乏政治眼光,完全意識不到金國的威脅,居然還敢聯金滅遼,由此可見宋徽宗是什麼樣的政治水平,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最致命的是,軍隊長期在童貫和高俅手裡,這能有好嗎?


北宋一書生


和都城選擇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統治者不思進取及重文輕武的政策。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曾計劃遷都洛陽並最終遷都長安,但計劃還沒來的及實施就已駕鶴西歸,以後的統治者更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遷都一事就不了了之。縱觀整個兩宋,除宋太祖趙匡胤外統治者都平庸沒有太大作為。統治者一味的拿錢換取和平,導致遼金北方遊牧民族政權愈加昌狂。燕雲十六州乃中原王朝北方屏障,統治者卻貪圖安逸不思進取收復失地,導致國土淪喪,廣大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尤其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宋徽宗宋欽宗這兩個民族敗類。兩宋雖然經濟發達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血性的王朝,強漢盛唐才是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的時代


偏摯de愛


不是因為都城的原因,是因為宋朝在軍事上一直都是壓制的,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的時候軍事實力很不錯,但趙匡胤是因為陳橋兵變殺回汴京迫使後周恭帝禪位的,其實就是謀朝篡位建立北宋的,所以對自己的下屬非常留心和戒備,有一次他把當初一塊打天下和一塊擁立他為帝的一干將軍功臣聚在一起說讓他們交出兵權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並可以給他們很多俸祿於是乎大夥全把兵權交給了趙匡胤,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皇帝害怕自己的將軍有一天把槍口對準自己,所以極力壓制軍事,這才導致北宋百餘年軍事都不怎麼理想,軍人想建功都難,全國施行真正的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在宋朝大力發展,士兵受儒家思想影響沒有了嗜血,尚武和血性,光有當時最尖端的武器可士兵的士氣不足,還有北宋末年,徽宗欽宗都是昏君,聽信奸臣最後金兵犯境最終汴京被攻破,造成了歷史上最為恥辱的靖康之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