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統天下之後,真的是“鳥獸盡,良弓藏”,然後除掉忠臣了嗎?

南風暖暖


一、事實上劉邦除掉的也僅僅是幾個人——韓信、彭越、陳豨、英布。即使不論這些人是不是“忠臣”,而只是按數量來說,說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就“除掉忠臣”也不對。因為忠臣,準確地說應該是“功臣”數量那麼多,這幾個在其中所佔的比例實在太小。

二、就是被除掉的這幾位,也還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忠臣”——在天下統一之後,他們幾個都被分封為異性諸侯王。實際地位僅次於皇帝劉邦。而按照國家制度,這幾個也都有至少不遵守的嫌疑,有違反朝廷相關制度的行為——收留朝廷通緝的人物,託病不上朝,不執行朝廷命令,私下擴充自己的力量……而這些都給大統一的社會帶來隱患。這也就是說他們不僅不是忠臣,而且還是國家統一局面的潛在或現實的隱患。除掉他們應該是從國家利益角度考慮的。不能算是除掉忠臣。

三、在《史記》的相關記載中,除掉上邊幾個中間有陰謀的成分,特別是對韓信和彭越——此後還因此衍生出許多生動的故事。但即使這些陰謀、手段都是真的。以阿岔看,那也是必須的。這就不是在具體事件上程序合法,手段合理的問題;而是國家安定還是戰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是有利於國家安定,哪怕是犧牲一部分人或他們的利益,那都是必須的。因為和戰亂造成的社會危害比,清除潛在的威脅成本最低,代價最小。其實劉邦之後呂后等執政者也不斷堅持打擊諸侯的行動,其中大部分被打擊的應該是劉姓諸王、諸侯。因為這是大勢、大局所在。

四、殺忠臣不對。但對於“謀臣”、“功臣”,則要看國家統一之後,他們對國家是有利還是有害。他們是從個人角度還是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去看待個人得失。如果是隻在乎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整體利益,那他們實際上已經從戰友變成了新的敵人或者變成潛在的敵人。而消滅敵人自然是別無選擇的選擇。


阿岔視角


1殺韓信並非劉邦本意,儘管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韓信有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的行為,但論功行賞時,高祖還是覺得他蹶功甚偉,"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說明他是講良心的!代國陳豨造反,韓信準備矯詔赦免官奴進攻皇宮,被舍人樂說的家屬告發,呂后和蕭何誘殺了韓信; 韓信死於呂后之手,平叛歸來的高祖問了蒯通的話,印證韓信以前的忠誠,竟後悔莫及,說明他根本沒除功臣的意思


2.政治家的眼光。誅殺異性臣子彭越、英布、張敖等人,是英明之舉,皆因都有反漢的事實在,所以三下五除二是應該的,重病之中仍親自出徵滅了英布,取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不屬政治上的錯誤。


3.“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簫何”,簫丞相也曾引起他的懷疑,差一點讓他也不得善終,但調查清楚後也沒為難他!

4.“飛鳥盡,良弓藏”似乎是劉邦給予樊噲的最後歸宿,但他所展現的一貫行為,讓高祖憂慮,況盧綰反叛於前,高祖為避免重蹈覆轍,尚屬英明之舉!


5張良自從跟隨劉邦後,儘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從沒居功自傲,深得高祖器重和信任,越是聲名鵲起越是謙虛老實厚道,也沒被榮華富貴矇蔽雙眼,也得善終!

6.周勃、陳平、曹參等都沒有飛鳥盡弓藏!

當然劉邦的疑心重,但,只要無僭越之心,不是懷疑對象,他是不會痛下殺手的!所以,劉邦沒飛鳥,盡弓藏的意思!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邦是歷史上偉大帝王之一,大漢民族奠基人。劉邦出身布衣,四十八歲起兵逐鹿天下,在三年之內統一全國稱帝,文韜武略非常歷害。後世評價說劉邦亂殺功臣,這有失偏頗。劉邦除掉的是那些對大漢政權構成危脅的異姓王,而那些沒有兵權的開國元勳都獲得善終,這一點比朱元璋強百倍。

劉邦豁達有氣度善於用人,為戰勝楚霸王項羽聯合其他諸侯王建立廣泛統一戰線。天下統一後共有八個異姓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燕王藏荼,趙王張耳,韓王信,楚王韓信,燕王盧綰。這些異姓王手握重兵,裂土稱臣對大漢王朝構成嚴重危脅。劉邦己經老邁,不在有生之年解決異姓王問題將會給子孫留下禍害。

韓王信封地在漢匈邊境交界處,匈奴人侵,韓王信打不過同其議和。劉邦產生疑心,韓王信索興投降匈奴,公元前197年和匈奴人入侵被殺。梁王彭越,燕王藏荼和淮南王英布以謀反的罪名被殺。燕王盧綰逃到匈奴境內,趙王張耳是劉邦女兒魯元公主的駙馬,因屬下謀反被貶為庶人。楚王韓信被奪兵權後降為淮陰侯,劉邦沒捨得殺他,把韓信留在長安養起來。劉邦平定陳豨之亂時,呂后和蕭何設計誘殺在鍾室,劉邦聽說後又驚又喜旦且可憐他。只有長沙王吳芮接出兵權和地盤得到善終。

劉邦剷除異姓王同時,大封同姓王,與群臣相約盟誓非劉姓不王,違者天下共誅之共討之。劉邦對丞相蕭何有些不放心,蕭何把上林苑閒置土地分給長安無地百姓。劉邦找這個藉口把蕭何扔進監獄。後來有人勸劉邦說您在前線指揮打仗時,蕭何在後方運籌幃幄,要反那時早反了,何必現在反呢?劉邦怕犯眾怒把蕭何釋放,並倒歉稱自己是桀紂之類的人物。此後各開國元勳都得到善終。所以,劉邦並沒有亂殺功臣,除掉的是漢家天下有危脅的異姓王。其他功臣之不過是敲打一下。用飛鳥盡,良弓藏來形容劉邦不公正。


關東俠客


也不盡然,劉邦屠戮功臣是有選擇的,跟隨劉邦者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活了下來。

我們都知道漢初三傑,說的是韓信、蕭何和張良,奪取天下之後,劉邦對他們有過這樣的評價:“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所謂功高震主,權愈重,望愈隆,則必為君王所忌,而這三人中,事實上因劉邦而死的,只有韓信一個,而且還不是劉邦動的手。

八大異姓王之中,英布、臧荼起兵被殺,盧綰、韓王信逃入匈奴,吳芮、張耳善終,彭越被呂后所害,韓信亦亡於呂后之手。

這麼看來,雖然八大異姓王王位最後都沒有延續下來,但劉邦還真沒有無緣無故捕殺過誰。

誠然,劉邦或有誅臣之心,只是還沒等他找到合適的理由,手下們就先採取了行動。


劉邦忌恨雍齒,雍齒活到了惠帝時期;鴻門宴上立下大功的樊噲,也同樣於惠帝六年去世;陳平、周勃等等,也都活過了高祖朝。

我們喜歡把劉邦和朱元璋放在一起,他們都是開國皇帝,他們建國之後,功臣們都遭到屠戮,但與明初相比,漢初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明初四大案,誅連者不知凡幾,劉邦至少還念點舊情,對他沒什麼威脅的人,他也不會把人家怎麼樣。

老朱就不同了,他想辦誰,那就辦誰,太子的老師宋濂就被流放。


飛鳥盡,良弓藏,有時候也是無奈之舉,為了保證江山永固,帝王們會選擇犧牲掉一些有威脅的人,只是看這個度怎麼去把握。

忠臣被殺固然可惜,但有多少忠臣能夠有始有終呢?霍光事武帝二十餘年,恭謹慎言,坐上輔政大臣之位,他干涉昭帝后宮之事,致帝絕嗣,廢劉賀,立劉詢,權傾朝野,直至死前,漢宣帝都不敢稍有違逆;司馬懿是魏國幾代忠臣,其子代魏而立;趙匡胤是柴榮手下的大忠臣,最終篡周建宋……

忠臣也許能忠於自己,但後世之君呢?

殘暴當然不好,但漢初諸王的慘淡收場,某種程度上講,也確實維護了社會穩定,畢竟多年戰亂,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

誅滅部分功臣,與當時的社會訴求也算是一種呼應。


浮沉於史


劉邦還是講點道義的,不像朱元璋那樣把功臣幾乎殺光了。劉邦建立漢朝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鞏固自己的權力和政權,自然就向那些威脅到自己的人開刀了,其實跟著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劉邦殺不了幾個,劉邦主要殺的就是異姓諸侯王。


蕭何,張良,曹參,周勃,陳平,樊噲等劉邦的功臣和兄弟,劉邦就沒有殺嘛,劉邦殺的是對自己有威脅的異姓諸侯王。劉邦封了七個諸侯王,殺了六個,留下了一個。燕王臧荼,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韓王韓王信,都被劉邦給幹掉了,只留下一個勢力弱小的吳芮。劉邦當初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可都是這些諸侯王幫助劉邦的結果啊,之所以幫劉邦還不是為了勝利後大家分贓共享權力的果實嘛!可是劉邦建立漢朝後,他要想國家穩定,權力鞏固就一定要除掉那些諸侯王,這既有個人的恩怨,最主要的是中央集權國家就是那樣乾的,劉邦也不能例外啊!


要知道七個諸侯王可是佔據了一半的漢朝領土啊,大家各自為政,表面上尊稱劉邦為皇帝,暗地裡還不是各搞各的啊!諸侯王可是保有威脅到劉邦的兵力啊,如果七個諸侯王聯合起來,劉邦就頭疼了,睡不著覺了,也許皇帝都當不成呢!所以劉邦就必須幹掉這些諸侯王,劉邦也確實能幹,在他的高明的手段下,七個諸侯王逐漸被幹掉了六個,剩下的那個不足為患,也算為自己留下點名聲啊!至於劉邦對待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文武之臣和兄弟則沒有狠下殺手,一起榮華富貴就是啦,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是編制內的人,大家吃著一鍋的飯,以後劉邦的家天下還需要這幫功臣輔助呢,畢竟治理國家不依靠些開國功臣也是不行的,再說了他們沒有自主的兵力,也就對劉邦構不成多大威脅,能放過就放過嘛,劉邦不是殘暴的君王,還是講點情義的。當然諸侯王中最冤枉的就是韓信啦,劉邦可以不殺韓信的,可是到頭來還是殺了韓信,沒辦法,誰叫韓信太會打仗啦,留下他總感覺不放心啊,不為我所用,怕被別人所用,最放心的辦法就是幹掉他,韓信其實沒有謀反的心,死的夠冤枉的!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劉邦統一全國當上皇帝之後,誅殺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屬於“鳥獸盡、良弓藏”的忘恩負義行為,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劉邦從一名泗水亭長一步步到擁有天下,特別是和項羽楚漢爭戰的四年中,屢敗屢戰,依靠的就是一批安國定邦的謀臣和能征善戰的武將,這其中有名的有蕭何、曹參、張良、陳平、王陵、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紀信等。

劉邦稱帝后,蕭何、曹參、張良、陳平、王陵、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等大都得到重用,封為萬戶侯,善始善終,關鍵就在於這些人始終跟隨劉邦左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從無二心,例如紀信在劉邦遇到生死時刻,他毫無猶豫地假扮劉邦,甘願赴死。

而韓信在軍事上確實是奇才,征服了河北、山東等廣大地區,牽制了項羽的部隊,為劉邦建漢立下赫赫戰功。但他在政治上確實是一個低能兒,不知道功高震主的古訓。其實,在滅齊國前後不但不向劉邦報告請示作戰計劃,反而要求封齊王。此時的劉邦已經心裡不悅。後向他徵兵會攻項羽,韓信竟然不赴約,此時劉邦已經有取代他的意思。

垓下大捷,項羽被滅,劉邦馳入軍中,收了韓信的兵權,改封楚王。此時他竟然還沒有覺醒,竟然收留了劉邦的仇敵鍾離眛。後被貶為淮陰侯後,多次怨望,稱病不願跟隨劉邦,且與劉邦其他大將周勃、樊噲等同列感到羞恥。最後謀反被誅三族,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另外,和韓信一樣,陳豨、英布、彭越也是怨望謀反被誅殺。

劉邦建漢後,千方百計維護國家統一,消除割據勢力,特別是對異性諸侯王警惕心特別高。在此背景下,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不知收斂和退讓,反而居功自傲,甚至反叛,身死族誅實為必然。

 


徐張話歷史


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以後,有很多時間都在幹一件事,那就是率軍平叛。平叛的對象主要是異性王,比如彭越、英布、陳烯,不過平叛不等於誅殺功臣。這些異性王謀逆造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對於造反的人,皇帝去消滅他們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其實他們在劉邦在世的時候造反不是壞事,倘若他們拖到漢惠帝繼位再反叛,那局面就更不好收拾了。因為漢惠帝羸弱,呂后頭髮長見識短,母子倆能不能剿滅叛亂還很難說。

淮陰侯韓信是劉邦奪天下功勞最大的人,其結局非常悽慘,被滅三族。韓信死得冤枉沒什麼疑問,可是他並不是劉邦所殺,而是呂后趁劉邦不在擅作主張。呂后又不是皇帝,殺個大臣怎麼也算不上殺功臣,頂多只能算呂后越級殺人。

丞相蕭和處事謹慎,雖受過劉邦猜忌,最後也是平安度關。還有張良、陳平、曹參都是大功臣,也都是得到善終。


華聲1818


劉邦是歷史上少有的大度君王,在他的領導生涯中,劉邦沒少罵人,也沒少遭到下屬的diss。樊噲懟過他,陸賈懟過他,周昌懟過他,酈食其懟過他,這些懟劉邦的人在他手下基本上過的還很滋潤。


曾經有一斷時間,劉邦有點喜歡瞎搞,那是黥布造反的時候,他說自己病的厲害,待在家裡和宦官玩兒過家家,樊噲對此很有意見,為了叫醒迷失的君王,樊噲直接踹開了劉邦的臥室,那時劉邦正枕著一個宦官的大腿休息。這件事兒後來被王安石寫進詩裡叫做“兩山排闥送青來”。

周昌對劉邦的diss更是直接,那時候劉邦正摟著美女做事情,周昌推門撞見了,然後罵他是桀紂之君。


樊噲、陸賈、周昌、酈食其都是忠臣,都正面剛過劉邦,待遇都還不錯,可知,說劉邦除掉忠臣肯定是太監講話,信不得。因為劉邦不是傻子,忠臣是在維護他的利益,他為什麼要去殺他們呢!


而“飛鳥盡,良弓藏”,則是另一種情況了,這種做法大體上來說是正確的,畢竟飛鳥都盡了,這良弓你不藏起來還用它做甚?只是怎麼藏有些說法!是暴力消滅?還是和平收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屬於暴力消滅,漢武帝推恩令屬於和平收編。


那麼劉邦有沒有做類似的事情呢?有的!

韓信、黥布、藏荼等人不能說明問題,他們都有造反的事實。誅殺彭越則真實的反映了劉邦對異姓諸侯王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決心。


當初陳希造反,劉邦向彭越徵兵,彭越因病派一將領支援。因為這個事情,劉邦調查了彭越,並將他廢為平民。後經呂雉的建議,夷越宗族。


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於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

彭越沒有造反,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情。為什麼死了?只因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


彭越在劉邦創業之初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種作用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劉邦靠著沛縣的兄弟起家,這幫兄弟幫助他成了漢王,後與項羽對抗統一天下。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那就是建立統一戰線。


劉邦集團的成分很複雜,有六國的後裔韓王信,有草莽土匪彭越,有知識分子陸賈,有敵方投誠人員韓信。這個集團以劉邦為中心,以沛縣兄弟為核心力量,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推翻項羽,最終成功。


成功之後,這個班子的主要矛盾開始變化,郡國並行就是矛盾開始的體現。有大功的人被封為王,這明顯是劉邦安撫合夥人的手段,也只是權宜之計。


從後來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推恩令我們就不難發現,就是同宗的侯王依然要除之才能心安,何況是這些在創業初期聯合起來的力量。在封王之初劉邦就做了安排,他把在齊國經營多年的韓信封到楚地做楚王,不就是在削弱韓信嗎?後來則進一步將韓信貶為淮陰侯。這些都是為了實現“飛鳥盡,良弓藏”的目的。只是現實沒有允許劉邦一步一步的去做,韓信、黥布、藏荼接連造反。


最後讓我們看看劉邦分封的八個諸侯王:張耳高祖五年去世其子手下行刺劉邦、吳芮最老實被劉邦誇讚“長沙王忠”、彭越被冤殺、黥布造反、臧荼造反、盧綰與兩韓信造反。其中盧綰是真的作,這八個諸侯王裡唯一不會被劉邦除掉的只有他,因為本就是劉邦看在發小的情分上給他的燕王。


關於劉邦“鳥獸盡,良弓藏”的思想,《漢書》裡面有一句話說的很對。

唯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傳號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有以矣夫,著於甲令而稱忠也!

什麼叫做不失正道?就是自己藏自己!


目西


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像蕭何、張良、曹參、陳平、灌嬰、周勃、樊噲等人都得到了榮華富貴及安全,被劉邦或呂后除掉的主要是異姓諸侯王、侯,比如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這些人要麼戰功太大,要麼在加入劉邦陣營之前已經雄踞一方,劉邦解決掉這些人,不僅符合其劉氏統治需要,同時也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理由如下:

一是劉氏統治的需要。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的樣子,待他終於一統天下坐上皇位時,年紀比較大了,而這些異性諸侯王個個都是風雲人物,要命的是都比他年輕得多,自己在位時他們會安分守己,但是隻要他一去世,溫和怯懦的太子劉盈不可能是這幫人的對手。所以劉邦在後期開始找各種理由解決這幫異性諸侯王,甚至到了想法設法逼這幫人謀自己反的地步,好在自己駕崩之前為繼承者掃清威脅。

二是郡縣制是社會發展的主流。秦朝的郡縣制及秦始皇開創的至上皇權深入人心,更深入劉邦的心,所以郡縣制是歷史的主流,雖然說漢朝劉氏統治者基礎較為薄弱,不能一步到位,但封國也應該縮小範圍,控制在劉氏皇族範圍內。隨著歷史的發展,到漢武帝時期郡縣制便得到徹底鞏固了。

本人做了多年的企業文字工作,今年開始準備開始自己感興趣和有意義的寫作,準備從死磕《資治通鑑》,我的“太陽樹讀通鑑”已經發到了第十二篇,希望各位朋友關注並多多支持,非常感謝!——太陽樹1988


太陽樹1988


沒有。劉邦稱帝后,並沒有對功臣下手,主要除掉的是異姓王,就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削藩。劉邦稱帝時,年齡已很大了,有56歲,天下並不太平,外有匈奴,內心七大異性諸侯王,沒一個是省油燈。劉邦第一次出擊匈奴,就讓人包了餃子,差點就犧牲了;而楚王韓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個個能征善戰。劉邦擔心自己萬一駕崩了,自己兒子懦弱,根本就不是對手。所以,劉邦不得不在有生之年,為了子孫萬代、江山永固,除掉這些異姓王。事實證明,異姓王是靠不住的,劉邦發小,燕王盧倌私通匈奴,自己女婿趙王張傲也差點把自己幹掉了。劉邦對功臣,還沒騰出手,自己就沒了,至於是不是"飛鳥盡良弓藏",有沒有殺功臣的的計劃,那就沒人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