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都滅亡了,為什麼不拍揚州十日相關的片子?

小黃人10


主要現在強調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成員,各民族之間歷史上的互相屠殺實在是太多,史書上有記載,作為歷史課題來研究就可以,就是以史為鑑,不要再發生這樣的悲劇。如果拍成電視劇,會很難把握分寸,引起江南的朋友對滿族的仇恨,這就會導致不利於民族團結的後果。其實歷史上的戰爭,大屠殺這種悲劇還很多,不限於民族之間,比如張獻忠對四川的屠殺,使四川人口大量減少,才有後來的"湖廣填四川"。所以如果要專門拍這樣的題材,也要問個"目的是什麼?想得到什麼效果"的問題,編輯和導演都會很謹慎。


布南溫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指的是清軍入關時對平民百姓展開的血腥大屠殺,嘉定三屠的“三”,指清軍先後三次屠殺嘉定的無辜百姓,屠殺人數近十萬。

揚州十日也稱揚州屠城,當時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抵禦清軍南侵,終因寡不敵眾而敗,清軍攻破揚州城後,為洩憤,對揚州城內無辜百姓展開血腥的屠殺。


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揚州城中除了少數在清軍破城前逃離揚州,或者在清軍破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外,幾乎都慘遭屠殺。

清軍屠殺過後,揚州城“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過了80萬具。

而因為清朝對思想極嚴,文字獄盛行,所有有關清軍入關後的屠殺皆被刻意掩蓋,直到揚州屠殺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在辛亥革命前夕從海外帶回中國,世人才知道那段被掩蓋的“黑歷史”。


那麼為什麼不拍有關揚州十日的片子呢?

第一就是太過於血腥,清軍破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果把這些拍成紀錄片,帶來的影響更多是負面的。

第二,就是不少專家對此提出質疑,像清史專家、滿學學會會長閻崇年就認為“攻城、巷戰在一天內結束,一般說沒有必要大屠殺”“當時的大炮沒有多少殺傷力,由此引起的報復也就沒有依據”,以此來否定揚州十日的存在。

第三,會影響民族團結,這點便不加以贅訴。

此外,雖然沒有很出名的有關揚州十日的紀錄片,但在揚州,不僅有史可法的紀念館,每年的5月20日,揚州都要舉辦紀念史可法系列活動,以銘記那場大屠殺對揚州人民帶來的傷害。(1645年5月20日是揚州屠城第一日,為農曆四月二十五日)


金兔歷史


江南三大屠殺,江陰是劉良佐,嘉定是李成棟。清軍南下的時候,明朝大將高傑與劉澤清上書:“清朝發一王子(多鐸),領兵號二十萬,實七、八千;齊駐濟寧”。

後來,清軍這七八千人能順利南下,奪取江南,純粹是靠明軍的降兵降將打頭陣。否則,清軍能不能過長江都是問題。揚州在失守以前,就遭到了大屠殺,王傅龍奏“自傑渡河掠徐,至泗、至揚,四廂之民何啻百萬;殺人則積屍盈野、汙淫則辱及幼女。新舊城環圍,絕糧已經月餘。何不恢已失之州邑而殺自有之良民也。”

這裡的傑,就是明朝大將高傑,高傑在揚州搶掠殺人,隨後,明朝大將黃得功,高傑,劉澤清開始在揚州混戰,萬元吉言:“臣奉命犒師,沿途兵言搆禍,寸步皆阻;揚州民尤甚,閉城登陴已十餘日。乃兵與民相殺,民又與兵相殺;成何紀律?”

清軍南下以後,揚州的明朝大將劉澤清等就以入衛南京為名,在劫掠了淮安以後,率部南逃。隨後這些人紛紛投降,江陰大屠殺,就是劉良佐乾的,清軍剛剛南下,劉良佐就帶兵投誠。

劉良佐本來是李自成大軍將領,高傑是李自成內營首領,劉良佐是外營首領。後來投降明朝,清軍南下又投降清朝,同時為了給新主子立功,帶頭攻打江陰,製造了江陰大屠殺。

而此時在北邊,明朝四鎮大將高傑被許定國暗殺,隨後其部下和許定國打得不可開交,最後高傑死亡,部下李本深,李成棟和吳兆勝等等提督總兵一轉身就投降了清朝,變成清軍南下的主力軍。

而且,明朝援剿河南總兵官,因為力氣大被稱為許千斤的許定國,也投降清軍,還作為先頭部隊一路殺向揚州。史可法聞訊頓足長嘆:“中原事不可為矣,國事盡被許賊所壞”。

「甲乙史」雲:“清兵渡淮,是曉猝至揚州,破新城。史可法在舊城,大清檄雲:『若好讓城,不戮一人也』!可法不為動”。很快,一天時間,清軍破城,屠殺城內百姓。製造嘉定大屠殺的,則是在徐州剛剛投降的明朝將領李成棟。李成棟下令屠城,清軍“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從棘,必用長槍亂攪”。而且嘉定三屠,全是李成棟乾的。整個江南之戰,可以說是教訓深刻。

南明朝廷大臣們,各個都是義憤填膺,忠君報國,為了誰更愛國吵的不可開交。而明朝各個大將,更是不聽指揮,每天要地盤,要軍餉,任意縱軍搶掠。清軍一到就爭先恐後投降,爭相殺自己人獻功。如果這段歷史,可以拍攝出來,一定比韓國電影南漢山城更加精彩,但是這名複雜的故事,要拍攝出來,確實也很難。

當時,戶科熊汝霖言:四鎮以搶殺封侯,百姓頭頸何辜而為此輩功名之地乎!(四鎮為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四人的部隊,在明朝的時候肆意燒殺搶掠,投降清朝以後,又成為清朝征服南方和屠城主力軍)。


深度軍事


長期以來,頭條裡,關於民族區分、民族糾紛,民族仇殺,民族紛爭等等諸如此類的文章與評論、言論,此起彼伏,連續不決,而絕口不提各個民族為新生國家做出的犧牲,不提各個民族的英雄、犧牲的先烈為新生國家所做的貢獻甚至捐軀,不提各民族趨同存異,和睦相處的事實。其目的,昭然若視,他們大多打著“歷史愛好者”、“歷史研究者”等等諸如此類的頭條號的名義,發表一些形而上為歷史研究的文章與言論,還有很多在評論間經常對少數民族同胞發表挑釁性、攻擊性、蔑視性留言,就是希望從最最基層注入災禍與仇恨的病毒,妄想將我們的國家拖入類似中東地區一樣的民族紛爭的黑洞當中,其伎倆陰險狠毒、卑鄙無恥。一味渲染仇恨,分裂歷史,所言雖為史實,但往往誇大其詞,割裂斷取,一時間,此類文章大量出現,絕非偶然,實非空穴來風,實有強化對立的民族主義觀念與意識的嫌疑,更有評論區裡惡毒的評論充斥其間推波助瀾,混淆視聽。奉勸各位,網絡即戰場,網間敵我不明,千年的紛爭、仇恨,早已痛苦的被鮮血與生命的代價化作親人、友人,成就今天的團結一統,來之不易,務須提高警惕,以史為鑑,辨明網間敵特挑撥離間,惡意中傷,分化離析、煽動鼓譟等等陰謀詭計!毛主席說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滅。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至真唐唐


其實這裡面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段歷史,也就是成化事件。

現在歷史類電視劇沒有專門關於這類的題材。但很多演義這段歷史的電視劇都有所介紹。

那為什麼不拍這段歷史呢?

其實民族問題只是客觀因素,審核只要演義的這段歷史有據可查就會通過,當然電視劇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加工。只要不拍的很惡劣都沒什麼關係。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演繹這段歷史時就避免不了演繹或者註名明朝和建州的歷史矛盾,或者只在一方面演繹而忽略了其他因素這也是很多歷史研究者們抵制的。

那明朝和建州部有什麼矛盾?

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這段恩恩怨怨的歷史!

明朝建立之處和女真部其實有過一段蜜月期。雖然種族不同但也情同手足。
但畢竟明朝骨子裡是瞧不起女真部的。而且其中還涉及到朝鮮和蒙古問題,我們今天主要講明朝和女真部其他就不細說了。


明朝一開始給了女真一些優惠政策(當時還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子,但都沒有建州女真強大)而當時女真也是明朝的一部分。但隨著女真部族不斷髮展壯大,不能滿足於這種區別於蒙古明朝和蒙古貿易的區別對待。所以女真部就開始搶掠明朝。


(明憲宗)

成化年間,當時有一部分人主張對待女真應給予平等對待,大規模開放貿易。因為女真部的暴亂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力上來了,人口上來了可地區小想自給自足也很難,必須和明朝進行更大的貿易往來。而明朝土木堡之變後國力日衰建州部就反叛了明朝,希望兩地一平等的階級來就行對話。但明朝對其苛刻,自尊心強大,當然當時雖然明朝武力沒前期那麼強大,但對比建州還是一頭大象的。明憲宗狂的有資本。卻造成女真搶掠明領地。

憲宗把主和的官員罷官,下獄夠就開始進行對建州部的鎮壓。


在歷朝歷代漢人王朝對“夷”進行高壓打擊的思想下明憲宗開始行動了。

成化三年,朱見深下令聯合朝鮮剿滅建州女真部,當時下達的命令是:“搗其巢穴,絕其種類”。就是相當於要把建州女真進行種族滅絕。

其結果就是李滿柱(後來建州女真改稱“滿洲”,就是從他的名字而來)和他的兒子被朝鮮軍隊斬殺。建州女真部落另一個首領董山就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在押解途中被殺。

可見文獻如下:

《朝鮮世宗實錄》裡記載僅朝鮮軍隊就殺害了五百多名女真人,使得建州女真“流離四散,其餘存者無幾。

《朝鮮世宗實錄》明朝和朝鮮兩軍約定“:可屠者屠之,盡滅乃矣”。

明將趙輔,在《平夷賦自序》之中炫耀為“強壯盡戮,老稚盡俘”。

《明世宗實錄》中的記載,從公元1552年,明朝官員在談論東北邊事的時候說,建州女真“至今五、六十年未反側”,可以看出在明朝對建州女真部進行五次大屠殺之後一直到明朝後期滿洲還恢復過來 。

這次被稱為成化犁庭事件,意思是建州女真像被犁過一樣,可見其慘烈。


此前後五次征剿建州女真建州 女真受到了滅頂之災,左衛的建州老營被付之一炬,部眾屍橫遍野。右衛也遭受到重大損失,滿洲女真兩個祖先被殺,後來遼東總兵李成梁又誤殺(應該不是無故殺害,根據前因後果分析應該是殺錯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

而努爾哈赤做大後派人質問明朝皇帝,明庭給努爾哈赤加官進爵也沒有給其一個說法。結合以上就知道為什麼努爾哈赤為什麼對明廷恨之入骨了。以至於滿洲做大後,本來就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以此為藉口和明朝分庭抗禮。


後來清軍入關後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迅速逐鹿中原。本來剃髮易服在漢人的強烈抵抗下不了了之,卻在“高人一等”的孫之獬各種利害因素的無恥說法下強行推廣剃髮令。古老的中原大地再一次生靈塗炭,給中國古代屠城史又添上了厚重的一筆!

明末的人口近億(一說8000萬)下降到清順治初的1400萬。其中死於天災人禍的8000萬人中有1100萬死於清軍的屠殺。(歷朝歷代因為戰亂人口下降具體數據可見我上一篇文章)

這一段歷史就是一段明滿互相征討史,更是一部民族仇恨歷史。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這也是為什麼順治痛哭崇禎後將其厚葬 清史稿裡也把崇禎褒揚為莊烈帝。康熙讚揚明成祖“隆治唐宋”而偏偏各種黑明憲宗了,雖然明憲宗為帝可圈可點,但我想沒有那麼昏庸無道吧,起碼犁平建州可以看出明憲宗還是很尚武的。

此夷不服王化,盡戮之—《舊唐書》

夷,不服王化,平之。簡單的一句話其背後就是一段腥風血雨。這樣的民族題材怎麼拍。拍出來讓我們漢族人民怎麼想?讓少數民族同胞怎麼想?我們一直在努力還有各種什麼獨什麼獨,拍這樣的歷史是要搞分裂嗎?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其實還是雍正在大義覺迷錄裡說的比較實在:“朕是異族之君而非異國之君”!


歷史的民族矛盾不是我們現在敵視少數民族的理由。幾個人沒有少數民族的血液?幾個少數民族沒有漢人的血統?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大家庭,應該和和睦睦,攜手共進。況且現在的民族觀念也就侷限於網絡吧!可以批評清初的入關屠殺,但請不要敵視少數民族同胞!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濟州府一戶侯


滿清入關當時幹了不少壞事,但是這些事情對於當時滿清的合法性有著不可忽視的原罪。但是滿清的時代早已煙消雲散了,而且那些人早已定在了恥辱柱子上了。現在強調滿人殺了多少漢人,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現在的滿人是我們的大家庭的一員,是無害的。非得拿他們的老祖宗的事來抖一抖料,批一批,讓每個人都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割痕,這叫什麼事。當年的歷史定案拿出來說事是不是別有用心啊!我們不能學臺灣,把個12.8搞得外省人和本省人出現了很大的鴻溝,然後有利於臺獨,傷害得有多大。中國的近代史我還是相信小平的那句話。第一,不搞意識形態,第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我自己加上一句,有人挑動群眾鬥群眾,這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沒有任何好處,反而覺得有人別有用心。


五嶽42188314


華夏就是青海人(6000年前起源於河湟谷地)兼併了陝西人(黃帝部落打敗合併了炎帝部落),又制服了河南人(炎黃部落聯盟打敗了中原的蚩尤部落),征伐了江蘇人(夏商一直攻打東夷),蕩平了湖南湖北人(周朝時楚人開發荊楚地區),瓜分了江西人(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爭奪江西地區),又奪了四川重慶人的地(秦司馬錯征服巴兩國),屠殺了山西人(上黨之役白起攻伐坑殺四十萬趙軍),打扒下河北山東人(秦統一全國滅燕齊),收拾了福建廣東廣西人(秦五十萬大軍入嶺南),連哄帶騙搞定了雲南貴州人(漢武帝滅滇國夜郎國),閃電戰收服了甘肅人(霍去病精騎打通河西走廊),解救了被內蒙人(追亡逐北前匈奴王廷在漢朝的代郡、雲中郡的正北方既現在內蒙古中部)欺負的新疆人(漢宣帝神爵二年建立西域都護府),拉攏了海南人(元封年間設珠崖、儋耳二郡),打服了西藏人(元太宗窩闊臺派大將多達率軍深入藏並駐軍),又遇到了黑龍江吉林遼寧人的屌絲逆襲(滿清入關定天下),分出來個安徽人(康熙六年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二省),最後大家聯手教育了臺灣人(海霹靂施琅收服臺灣),讓他們明白了今天華夏各族共同生活的來之不易,誰打誰的事情這賬怎麼算?


高原雷霆


有人說這都是過去的事了, 滿族已經成為我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再拍這些片子,有宣揚民族仇恨的嫌疑。我不這麼看,我們之所以學習歷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借鑑過往,搞清楚來龍去脈,在以後要宣揚什麼,要抑制什麼,防患於未然,不要讓悲劇重演,並不是要針對某一個民族或某一部分人,八旗兵都煙消雲散了,針對誰去?記住這些,是為了我們整個民族不再發生那種慘劇,因為我們不管什麼膚色,民族,國籍,文化,我們首先是一個人,是人就要有人的屬性,就要變得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文明,而不是倒退。拍攝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也很多,從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單》,到最近上映的一部《索比堡》,都是講的戰爭的殘酷和納粹黨徒的殘忍和滅絕人性,那麼這是為了讓全世界都起來反對德國人嗎?一個人要正確面對自己的過往,一個民族也是,這樣才能放下精神枷鎖,慢慢的卸下沉重,跟過去和解,跟自己和解,這樣未來的道路才會清晰,方向才會更明確,指望著一床錦被把問題蓋住,時間長了,就會出別的毛病,難保歷史不會以另外的方式重演。


牽機553


這樣不好。

拍這樣的片子還不如拍幾個清宮戲辮子戲呢,那樣他們才高興。

當然還有人說了,這樣會破壞團結的。

所以,你懂的,有些人現在都開始質疑揚州十日不存在了,在他們的眼裡,我大清入關是秋毫無犯,百姓夾道歡迎,我大清懲罰暴明,驅逐流寇,順便還帶來了東北,新疆,西藏,蒙古,臺灣等嫁妝,那是功勞大大的,哪怕現在把他們回到紫禁城,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你知道的歷史就不是歷史了,知道麼?所以要有大清盛世,所以要有溥儀忍辱負重去滿洲國當傀儡保護他的國家,還在東京審判裡慷慨陳詞怒斥日本侵略者,所以溥儀回故宮買票才是悲劇的因為那是他的家,所以慈禧太后才是中國著名女政治家,所以才有了康乾盛世,所以才有了萬古一帝,所以文字獄是沒有的事兒,有也是明朝的,所以剃髮易服才促進了民族融合,所以我大清才奠定了中國疆域。所以,沒有揚州十日,所以,你知道的一切的歷史其實都是假的,他們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

這些人分兩種,一種是流著高貴血液的我大清皇族,之前你們見了都要下跪的。

還有一種有個學名,叫做歷史虛無主義者。

當然,我們不提倡傳播仇恨,但我們只是想了解真正的歷史而已,也不知道公平公正的看歷史能怎麼惹人不高興了,總之,很難,很難,不要說揚州十日,就連《大英雄鄭成功》你都看不到的,提到這些,你會被很多所謂的名族團結者們圍攻,因為你想知道真正的歷史,所以你就破壞了團結,所以,你是看不到的。


關河南望


歷史事件沒拍的多了去了,也不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歷史上,北方民族南下時的屠殺事件數不勝數。往遠了說有漢朝時匈奴的多次屠殺,而且動輒擄走幾十萬百姓;西晉時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都有過屠殺事件;再往後,契丹、女真和蒙古的每次南下幾乎都伴隨著屠殺;清初的屠殺事件算是距離現在比較近的幾次。因此,對於古代的北方民族來說,屠殺、搶劫幾乎是家常便飯。當然,中原王朝對北方民族也有過很多次屠殺,雙方相互攻伐,這都是相互的。



至於為什麼不拍揚州十日這樣的片子,因為沒有理由去拍啊,出發點是什麼呢?引導觀眾仇視滿族嗎,恐怕也只能達到這麼一個效果吧。現在是2019年,既不是漢朝也不是西晉更不是明朝,我們是56個民族共存的國家,顯然我們不能去做破壞民族團結的事,蒙古人南下滅宋時多次屠城,如果都把這些拍出來,今天的蒙古族同胞會怎麼看?同樣的道理,去拍幾百年前滿族人的屠殺歷史,讓今天的滿族同胞怎麼看?除了增加民族隔閡外,不會起到其他任何作用。

很多人對客觀存在的民族融合持排斥情緒,不願承認民族融合的歷史事實,總是懷有大漢族主義,以漢族正統自居,這是很幼稚的思維。漢族也就是古代的漢人,是對當時漢朝人的總稱,當時的漢朝人是單一種族嗎?顯然不是,漢朝是一個多種族共存的大帝國,因此從一開始,漢人就不是一個種族概念,是一個文化概念,大家都是漢朝人,都認可漢朝的文字、姓氏、衣著、律法和文明,所以簡稱漢人。後來的很多少數民族改漢姓、穿漢服、說漢語,也逐漸成為漢人,從野蠻到文明,這都是一個過程,鮮卑、契丹、党項等都是如此。

今天的滿族與幾百年前的滿族已經有天壤之別了,不讓他們拿出身份證,根本看不出他們的滿族特徵。因此,別再有刻意仇視的想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