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代历史人物你很讨厌,深入了解以后就更讨厌了呢?

史话拾说


有人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秦桧固然可恨,但尤其可恨的就是宋高宗赵构,秦桧不过是溜须拍马,体会到了赵构的心思而已。如果说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的话,宋高宗赵构就是幕后的主谋,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岳飞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连战连胜,韩世忠等爱国将领也在从旁策应。江北的民众,更是群起响应,起义此起彼伏,金国是焦头烂额。如果岳飞能够收复汴梁,进而收复两宋都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那么从此以后,大宋就有险可守,再也不用担心北方游牧民族的危险。说不定以后元朝也不会入主中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


观史以明智


马超

初识马超是源自于《三国演义》,少年时读三国,演义中的马超白马银枪,勇猛无敌,战许褚,斗张飞,是《三国演义》中排名前几的猛将。民间素有“金吕银马”“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说法,但马超勇则勇矣,却是典型的有用无谋,大意失曹操,中反间而无能为,让人扼腕叹息。

少年时不通世情,不正三观,所以对马超的失败很惋惜,连带着对马超有一丝丝的讨厌。

但总体来说,对马超兴兵报父仇还很是同情的。

入大学后读史,开始遍览《三国志》,裴注等,对马超越发了解之下,简直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认知。

从最初的“一丝讨厌”变为“不耻其人”。

史书上的马超真是称得上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

马超的政治目标与军事目标从不明确,只是为了单纯的叛乱,杀凉州刺史韦康,后依附张鲁,但凭“鲁不足以计事”又叛鲁归刘。

“不孝”:

《三国演义》中马腾参与“衣带诏”而被曹操所杀,马超起兵是为报父仇,而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马腾与韩遂不和,于是投降曹操,曹操封马腾为卫尉,九卿之一,位高显重。马超不顾马腾在朝为官,以及全家两百余口性命,毅然联合韩遂起兵,曹操出兵击败马超后,回到邺城才“夷灭马腾三族”。

史书记载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简直人神共愤!

马超为说服韩遂与之一起造反,对韩遂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说白了,就是“我马超不要父亲,以后你就是我爹,你也别要在邺城为人质的儿子了,把我当儿子吧!”

韩遂是谁?马腾与韩遂交恶,缘由就在韩遂杀死马腾的“妻与子”,从伦理上说,韩遂应该是马超的杀母仇人,但对于冷血的马超来说,“孝”的概念恐怕是没有的!

“不仁”:

马超人品之差,简直让人不耻。

早先叛乱,屠城历城,杀百姓从不手软,杀姜叙老母,“怒而杀之”。并杀尹奉、赵昂全家老幼。

依附张鲁后,张鲁“欲妻之以女”,张鲁打算把女儿嫁给马超,就有人劝张鲁“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后马超背叛张鲁,连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马秋都不要了,导致妻子被曹操赐给了阎圃,儿子被张鲁亲手斩杀。

“不义”:

马超归降刘备之后,与彭恙为朋友,彭恙有造反之念,并把这个念头告诉了马超,马超身为朋友,不但不劝朋友悬崖勒马,反而暗地里告发彭恙,导致彭恙被杀。交上马超这样的朋友,也是倒了血霉了。

史书中大量记载表明了马超的人品之低劣,可惜这些事情并未被罗贯中写入《三国演义》,也许罗贯中的思维观念中,站在曹操对立面的人,都是“好人”吧!


九尾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慈禧老佛爷。

这个女人心肠狠毒,毫不考虑国家民族。只要自己爽,全国老百姓甚至自己亲戚进火葬场都可以。

光绪是被慈禧用砒霜毒死的:历史上的今天满清老佛爷暴毙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萨沙讲史堂第七百四十二期】(历史系列第304讲)

历史上的今天,1908年11月15日,至高无上的皇太后慈禧死了,死时七十四岁。有意思的是,光绪皇帝也死了,仅仅比慈禧早1天。这两人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听萨沙说一说。

首先我们看看慈禧的死。

一般认为,慈禧死于慢性菌痢。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是无法治疗的。

得了细菌性痢疾以后,多要靠人体的免疫力自愈。

如果是老人或者儿童,因体质虚弱无法自愈,最终就有可能导致死亡。古人死于痢疾并不稀奇,甚至美国南北战争中就有2.5万军人死于痢疾。

慈禧患有痢疾时已经70多岁,身体衰弱。因反复腹泻导致身体逐步衰竭,最终于死前几天急性发作,导致慈禧休克昏迷。

醒来以后,慈禧知道时日无多,开始安排后事。

11月15日,慈禧就一命呜呼了。

自然,现在医学也有其他看法,比如认为慈禧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慈禧从40岁开始,就有着多饮、多食、消瘦、长期腹泻、烦躁等症状。

在50多岁时,慈禧曾经一次重病了大半年,这可能是第一次爆发糖尿病并发症。

太后太上皇患上糖尿病,也不稀奇。在皇宫中饮食都是高脂高热,可以一天多餐,又几乎不运动,不得糖尿病都难。

慈禧死于疾病是肯定的了,她活到76岁也算够本了。

关键在于,37岁的光绪也死了,却仅仅比慈禧早死1天。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慈禧带着阴暗的笑容对儿童溥仪说:昨天,皇上龙驭宾天了!他死了!

诚然,光绪有很多慢性病,比如肺病、肾亏之类,但均不致命。

有意思的是,早在10月溥仪就被带进皇宫,目的就是准备继位。

说明,慈禧已经预测到光绪会死。

作为慈禧,她当然希望光绪死在她的前面!

原因很简单,他们两人是政敌。

慈禧很清楚,自己死了以后全国就是光绪最大。要废除皇帝光绪,列强们怕是不答应。当年就是为了废除光绪,曾经搞出八国联军侵华这种大事,现在的慈禧更是不敢了。

那么,慈禧一死,光绪至少就是名义上中国皇帝,任何人都必须听他的。

当然,如果慈禧死后满清皇族还有很强悍的权臣,可以仿效慈禧一样将光绪架空。

可惜,满清皇族哪里还有什么人才?能文的鬼子六早死了,能武的僧格林沁也被杀了几十年。剩下的满清权贵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没有一个有用的。

这票人怕是能力还不如光绪,说不定三下五除二就被光绪搞定了。

而光绪执政以后,一定会对付已经死的慈禧,就像当年顺治对付多尔衮一样,甚至会毁墓鞭尸。

显然,光绪一定要死在慈禧前面。

只要他死了,慈禧死后也能睡得安稳。

搞笑的是,光绪却真的死了,仅仅比慈禧早1天。

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了。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中,明确说光绪是害死的: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

看来,溥仪判断力还是不错的。

本世纪初,国家历史考古专家,花费5年时间对光绪死因进行研究。他们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进行法医学检测,发现光绪生前服了大量的砒霜,远远超过致死量。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而仅在光绪帝部分衣物和头发上检出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载湉死因研究工作报告》,认为光绪显然是被毒死的,绝非自然死亡。

这也符合光绪生前的惨状。

名医屈桂庭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3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

那么,光绪是被毒死的,下手的人是谁?

袁世凯?当然不可能,他不过是个军机大臣,慈禧刚死就被发配回家,完全没有这种能力。

李莲英?区区1个太监,绝对没有胆量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谋害皇帝。

况且,李莲英和光绪的关系其实不错。

有这个意图又有这个能力杀害光绪的,只有慈禧一人。

慈禧在死前下毒手杀死了光绪,这才出现两人死亡时间仅仅差1天的怪事。其实,慈禧还是光绪的亲姨妈呢!

慈禧用尽心思,试图死后能够在地下安睡。

搞笑的是,最终她的墓还是被孙殿英毁了。

如果慈禧能学学明治天皇主动改革,又怎么会落到这种下场!


萨沙


古往今来总有些趋利附识、两面三刀的苍蝇在身边嗡嗡叫,被叮上了还要面临着被感染丢去性命的危险,而且这种人还让人防不胜防。


历史上也从来缺这样讨厌的人物,爱历史的二师兄也是看见这样的人就躲着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历史上让大家都讨厌的“小丑”吧。


两面三刀,人前见笑人后见血——秦桧


秦桧原是一位私塾的教书匠也是个文化人,但是秦桧教书文化人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秦桧不想墨守成规的做一辈子的私塾老师。

公元前1115年不甘平庸的秦桧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一举中榜首,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秦桧在仕途的道路上平步青云一路做到了尚书一职。



当时的秦桧在徽宗面前的红人,正因为是朝廷的宠臣所以在金兵抓住徽宗的时候,连带着秦桧也被捉去做了俘虏。秦桧在经过官场经过太多的尔虞我诈,所以在看到金人的势力后很快成了墙头草,倒戈向了金人一边并做了官。


金人看透了秦桧的为人,在后来金人挞攋率领部队南下侵略的时候把秦桧给放了让他做金人的内应。当时高宗的朝中大员都非常怀疑,奈何秦桧在朝廷中经营多年有一定的根基,秦桧很快就得到了高宗的信任。


正因为当时宋高宗对秦桧的信任,秦桧在朝廷中更是一手遮天,把我们的民族战斗英雄岳飞给害死了。就因为岳飞太厉害使的金人被打的无处可藏,就找到了亲金派秦桧帮忙除掉岳飞。正是秦桧的这种行为使的他遗臭万年。


历史的遗臭万年表上有太多让后人鄙视的人物,但是秦桧尤其让人讨厌。



小八戒愚论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特喜欢刘备,刘备就是书里的主人公,特别骂曹操,连在舞台上看京剧看《刘皇叔》出台是多么的威风,光彩,曹操《奸雄,奸贼》出台脸上涂白一看让人心里发毛,通过史记,三国志才了解,曹操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从屯田安民这一块安抚老百姓,曹操是受欢迎的。而刘备打着《皇叔》的招牌,顶着匡护汉室的口号,前半生东奔西藏,抱头乱窜,到处投靠,哪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占了益州后把一个千里沃土的芙蓉国弄得人丁稀少,穷困潦倒,自己还做起皇帝来,连汉献帝听了都苦笑不止,最让人讨厌看不起的是,打了败仗后,连老婆孩子都不要,老婆被俘也不问,赵云救回阿斗还假装摔死孩子,这种伪君子,地地道道的假善人,投靠谁,谁倒霉,十足的小人,越看越讨厌,一个连自己最亲的人生命都不顾,流点泪水装腔作势,能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最讨厌这种伪君子!



9紫气東来


最近看了一部三维立体的动漫《不良人》,我对其中一个人物不是太喜欢。他就是灭亡唐朝的后梁皇帝朱温,最近详细了解了一下有关他的历史记载,不光是讨厌的事情了,觉得这个朱温彻底的暴露了人性的丑恶。(不良人黑白无常剧照)

跟随黄巢,降唐灭黄

朱温是现在安徽砀山人,父亲和祖父都是有点文化的人,算是乡村教师和学者类型的。875年黄巢起义,877年,朱温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朱温有点学问,脑子好使,阴险狡诈,逐渐在起义军中做大。881年,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开始独挡一面了。882年,朱温被任命为同州(陕西渭南)防御使,唐军派重兵围攻,朱温十次请求援助,黄巢部将隐瞒援助的消息,朱温就打算投降唐朝了。(朱温剧照)

投降唐朝后,朱温同李克用等共同围攻黄巢,最后黄巢战死。朱温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就是朱全忠了,不过这个名字对唐朝的皇帝来说是绝对的讽刺。

降唐灭唐,建立大梁

共灭黄巢后,朱温率领军队东征西讨,逐步掌握了唐王朝军队,唐昭宗时期,他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宗的禅让,成为皇帝,改名为朱晃,国号大梁。《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根据朱温的大梁拍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荒淫无度,儿媳上床

朱温的妻子张惠在世时,朱温还能控制,对发妻还是比较尊重的。发妻死后,开始纵情声色。912年,朱温兵败,在洛阳留守张全义家居住,竟然将张全义的妻子女儿奸淫。此外朱温作为大梁皇帝,他的儿子们征战把守四方,朱温经常召见自己的儿媳入宫,与她们淫乱,他的儿子们知道了后,都不以为意,反而靠自己的妻子争夺皇帝继承权。这一家子真够行的了。(剧照)

传位养子,亲子杀朱

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相美丽,身段又好,深得朱温的喜爱。朱温也迷恋王氏,竟然打算将帝位传给朱友文,并且秘密将玉玺给了王氏,秘密召见朱友文进京控制。这时负责京城守卫的亲儿子朱友珪妻子张氏也在皇宫侍寝,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准备杀死朱温自立为帝。(朱温像)

朱友珪联合皇宫警卫部队中自己的部将韩勍,912年6月22日,率领警卫500人突袭朱温寝宫,将朱温杀死,并就地掩埋在宫殿下。6月26日,朱友珪造“伪诏”杀死朱友文,然后自称太子监国,后自立为帝。

朱友珪的帝位一点也不保险,大臣们都知道弑父夺权,不愿意辅佐他。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起兵,并很快消灭了朱友珪,913年朱友贞登基为帝。

你们觉得朱温讨厌不?


穿越再现彼岸


最后代表性的,当然是秦桧了。本来以为他就是陷害岳飞,通敌卖国。当深入详细了解后,才发现,他真的是个彻彻底底的奸臣。

1.任人唯亲,打压异己,翻脸不认人

秦桧甚的高宗宠信,虽然期间一度罢相,遭遇冷落。但是被重新启用,恩宠更甚于从前。

可以说在南宋朝廷,秦桧是只手遮天。各地的官员,武将争相依附。若是有反对的,一律贬官。而且秦桧做的比较绝,得罪他比较严重的人,后面还要加一句永不录用。

如果他只对自己的政敌下手,那也没什么,关键是,他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容斋随笔》里,有一篇讲述秦桧不能容人到什么地步:

官员只要对秦桧有所帮助,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跃级上升,甚至连他的额外的要求都能同意。但是一旦用完了,就会马上打压,贬官,外放。他提拔起来的党羽,就没有几个能做的长的,基本都是半年一到,卷铺盖回家。

秦桧甚至还做的很嚣张,在打压之前还要通报当事人一声。甚至在他秦桧重病前一天,还准备收拾一个党羽(这位仁兄和高宗汇报工作的时候,和秦桧所说有所不同,秦桧怀恨在心)。

所以,秦桧的名声非常差。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政敌,全让他收拾了个遍。用我们江北话来说,他就是个独角兽。不能容人,居然到了如此地步。

2.科举舞弊,篡改国史

东华街唱名,才是好男儿。但是秦桧做的就比较过分了,居然公然科举舞弊。秦桧的养子秦熺,和孙子秦埙在秦桧的帮助下,一个成为了进士,一个成为了探花。

秦埙运气比较背,舞弊碰到了硬点子陆游。算的上是千古留名了。

至于秦熺那就更厉害了,他一度担任史官。将南宋初年,国史中,对秦桧不利的记载全部改写,或者烧毁。

3.贪污受贿

前面第一段提到过天下官员争相依附于秦桧。依附自然要有投名状,见面礼之类的东西。秦桧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富裕程度难以想象。

陆游路过秦埙家的时候,当时秦家已经分家,开始式微衰败。依然“栋宇宏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第也。”岁入十万斛米。


陷害忠良,贪污受贿,任人唯亲,不能容人,秦桧符合了戏剧中,一个奸臣所有的形象。越是深入了解,就越发觉得他讨厌。

喜欢就关注呗:侃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历史上让人讨厌的那些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高权重的人,我们讨厌他们的理由是历史传下来的,里面掺杂了太多的人为因素,有些事情是黑自颠倒说不明,理还乱,那些都是在特定的时期下和特别的环境里做出来的特别事件,有些事情是张冠李戴,这本书里写他是坏人,另一本书又写他是英雄,让你捉摸不透。

为人不做官,做官都一般,官做大了自奸,这里我国历史上的定律,所以让人讨厌的恶人都是在本朝官职仅次于皇帝的二把手。

写书的人也是根据自已的利益写人物,对自己有利的锦上添花,对伤害过自已的人移花接木往头上扣屎盆子,这样一来真实的历史人物很少。

有那些古代历史人物让人很讨厌,深入了解以后更讨厌他呢?

汪精卫,在八年抗战时期,全国上下几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不分男女老幼上阵杀敌,汪精卫丧失民族道义,卖国求荣,认贼做父,抱着日本鬼子的大腿残害抗日英雄,从英雄人物沦为汉奸,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公敌,这样的人猪狗不如,养条狗还给熟人摇摇尾巴,最后落了个尸骸无存的下场,对汪精卫深入了解后更讨厌了。


张峰149764346


同感,确实有一些人物越了解就越讨厌。

我最讨厌的是乾隆。乾隆好大喜功,在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在位六十年,十多次对外对内兴兵征伐,有几次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为了让对方承认他天朝上国的地位,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却耗空了国库,白白耗费国力。政治上任用放纵和珅等人贪污腐化,败坏了政治风气,号称康乾盛世,底层百姓生活的贫困程度是历代都少见的。乾隆个人性格上爱慕虚荣,一生中一共作了四万两千六百一十三首诗,却无一佳作。最可恨的是,他喜欢收藏字画,名家字画到他手里,无不题字盖章,例如《富春山居图》,乾隆几乎在所有空白处都题了字盖章,这样的行为和现在很多素质低下的人在旅游景点可写“到此一游”差不多,不知道毁了多少艺术精品。


张三讲史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做着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对大于错的事。古人也不例外。

三国时魏蜀吴打的昏天黑地。曹操想一统天下没错,刘备想兴汉讨贼没错,孙权想保一方百姓偏安没错。所以我从来没有讨厌过哪个古人。反而觉得每个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人生就象是一场自己的马拉松,终点是自己定的。无论这中间有多少曲折,只要能最终达到终点,洒多少汗水流多少血都是值得的。

有的人就想放荡不羁洒脱一生,有的人就想为革命理想奋斗一生,有的人就想守护家人幸福一生,有的人就想争名夺利富贵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认为对的活法,没有必要讨厌他,公平公正的进行讨论历史人物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