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一匹奔騰的烈馬,抓住韁繩就能控制住。那麼,一條龍呢?

當我們談到一些傑出人物時,往往會自然地把"善於控制情緒"作為一個標準,然而,強烈的情緒真的是用"控制"那麼簡單的處理嗎?

中國的"最後一個聖人",被譽為"大明軍神"的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只用了不到四十天。有人問領兵打仗的秘訣,他留下"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八個字。然而,心學大師更艱難的挑戰,還在平定寧王之後。通過陽明的這一段經歷,我們來看看他的"馴龍心法"。

01 | 黑雲壓城 更須"觀心"

王陽明大破叛軍、生擒寧王朱宸濠的消息並沒有被及時報告皇帝,而是被一些佞臣截留了,他們慫恿皇帝"御駕親征"。佞臣許泰還準備了一個荒唐的劇本:在鄱陽湖上釋放朱宸濠等人,然後由武宗親自督戰,重新捉拿返京。

昏聵的皇帝,各懷鬼胎的佞臣,浩浩蕩蕩的軍隊,這個組合註定是勞民傷財、動盪不安的,不僅會給所到之處造成巨大的麻煩,而且

可能造成整個國家新的動亂。這個局面,對陽明自身的安危,也是巨大的威脅,應對稍有不慎,就會有滅族之禍。

陽明在獻俘北上的途中得知消息,心急如焚。正如他在《書草萍驛二首》詩文的序言中寫道:"九月獻俘北上,駐草萍,時已暮。忽傳王師已至徐淮,遂乘夜速發。次壁間韻紀之二首。"(自《王文成公全書》,以下同)

一戰功成未足奇,親征消息尚堪危。

邊烽西北方傳警,民力東南已盡疲。

萬里秋風嘶甲馬,千山斜日度旌旗。

小臣何爾驅馳急?欲請回鑾罷六師。

千里風塵一劍當,萬山秋色送歸航。

堂垂雙白虛頻疏,門已三過有底忙。

羽檄西來秋黯黯,關河北望夜蒼蒼。

自嗟力盡螳螂臂,此日迴天在廟堂。

陽明極為擔心皇帝的"親征"會加重東南地區民力疲憊不堪的狀況,甚至引發新的禍亂。第一首並未在文字上過多雕琢,而是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第二首化用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想到自己盡心竭力仍無法得到朝廷的理解和支持,也無力改變"御駕親征"的態勢,十分無奈。文中對於局勢、人物、自己的情緒,毫無躲閃。這兩首詩文,可以說是陽明的觀心之作。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觀心,真實地面對外部世界,感受它引發的各種情緒,包括巨大的壓力下的各種失落、委屈、憤怒、彷徨、迷惑,正是問題解決過程中的第一步,用心學的術語來說,也是"心體"恢復"澄明"不可繞過的一步。

02 | 與"龍"共舞 格物正心

情緒,往往是由外界的事物引發,與個人的認知、需要或心理期望有關。強烈的情緒,猶如猛龍,能量巨大,潛在的破壞力也很強。

張飛急於給關二哥報仇,以至於酒後鞭打士卒,竟落得個睡夢中身首異處;劉備急於給兄弟報仇,以至於犯下低級錯誤,被敵人在夷陵一把大火燒掉了蜀漢復興的大勢,自己也急火攻心,以至於白帝託孤死於征程,這都是情緒破壞性的極端體現。

《楞伽經》是禪宗初祖達摩說法的主要經典,其中有云:"譬如海巨浪,斯由猛風起。洪流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如果用來描述人的念頭、情緒,是十分貼切的。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如果不能恰當地認識和麵對自己的情緒,往往會出現判斷錯誤、行為失控,失去機會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就象風暴中迷失方向的一葉小舟,在其中傾覆、沉浮。而《楞伽經》這一段,猶如上乘的內功心法,一旦理解證悟,就猶如掌握了"凌波微波"的傳奇武功,可以與巨浪、猛龍共舞,而不受傷害。

在淨慈寺養病的陽明,並沒有試圖簡單地壓抑"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與龍共舞"。

在他留下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心緒。

在《西湖》中,他直率地表達了自己隱居山林的心意。

靈鷲高林暑氣請,天竺石壁雨痕晴。

客來湖上逢雲起,僧住峰頭話月明。

世路久知難直道,此身哪得尚虛明!

移家早定孤山計,種果支茅卻易成。

在《宿淨寺四首》的第四首,更是借山僧的"笑",抒發自己不得歸隱的感嘆。

山僧對我笑,長見說歸山。

如何十年別,依舊不曾閒?

在《太息》中,他更是借"亂藤"作喻,表達了對佞臣亂政的擔憂!

一日復一日,中夜坐嘆息。

庭中有嘉樹,落葉何淅瀝。

蒙翳亂藤纏,寧知絕根脈。

丈夫貴剛腸,光陰勿虛擲。

頭白眼昏昏,吁嗟亦何及!

然而,如果止步於此,仍然不是陽明追求的聖賢所為。該如何做,陽明在《大學問》中已經提到,要在具體的事物上,進行"格正",即"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按照陽明"心即理"和"萬物不在心外"的觀點,"格正"首先是"正心",這是最為緊要的工夫。

《全集》收錄的陽明修養期間最後一組詩文《即事漫述》第四首,則已有不同的意境。

茅茨松竹別多年,底事寒江尚客船?

強所不能儒作將,付之奈何事由天。

徒聞諸葛能興漢,未必田單解誤燕。

最羨漁翁閒事業,一竿明月一蓑煙。

在此詩文中,陽明已經徹底超越個人的功過利害,尤其最後一句"一杆明月一蓑煙",既有飄然超脫的道骨仙風,又有類似蘇軾《定風波》詞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直下承當。心體已於澄明平和中蘊藏無限生機。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淨慈寺 優元書院攝影

03 | 行知合一 豈能無"情"

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其中的"知"並不是"概念"、"理論"這樣的"知識",而是包含了感覺、情緒在內的、能直接支持行動的真知。

在《傳習錄》中談到良知,先生也說"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則仁不可勝用矣"。"看到鄰家小孩要掉進井裡,都會著急、擔心、緊張,人同此心,由此可見,

良知的起點就伴隨著情緒

設想一下,我們說如果一個人僅僅是從概念上認同"面對危險局面時,要做到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那顯然是不夠的,真的面對這種情況時也可能完全做不到。只有在認知、情緒、感覺、心理、精神都經過這樣的歷練,或具備了這樣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而行動去做的過程,又不斷地在強化這種內在的真實體驗和"真知"、"良知"。

對照明代當時的一些儒者,被陽明反覆批評的"從文字意義上去穿求"、"知行割裂"等弊病,或多或少與此有關。

當今有多少人推崇"良知"的能量,又欽佩陽明先生的大智慧,然而多少人一旦下功夫就覺難以著力,或多或少也與此有關。

情緒不是智慧、良知的敵人,恰恰相反,正如寶劍鋼鐵中需要某些元素,經歷烈火淬鍊後才能真正呈現鋒芒,它可能是其重要的材料。

陽明在江西與皇帝和佞臣黨的周旋,也不只是靠策略、方法、理念,還伴隨著有切膚之痛的屈辱、隱忍、憂慮,以及歷經危機和波瀾的豁達、坦蕩、以及無畏。

在淨慈寺修養之後,陽明接到武宗的命令兼任巡撫江西,並返回南昌。經過一系列與權奸鬥智鬥勇、對南北軍隊安撫體恤的工作,終於讓北軍離開南昌,也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南昌城和當地民眾。

此時,武宗"御駕親征"的軍隊還停留在南京。麻煩也還遠沒有結束。

沒過多久,許泰、江忠等佞臣進讒言說陽明欲謀反,並讓武宗傳召讓陽明覲見,若不至,必有反心。陽明趕赴南京欲見武宗,卻又被佞臣們先設計阻滯在蕪湖,後又再向武宗進讒言,阻止了面見。

陽明百般忍辱,等待事態的發展演變。在途中他遊覽了廬山、九華等名山,寄情山水。當看到民眾在宸濠之亂、武宗親征之後又遇大洪水,陽明又上奏疏請求處罰自己,換得皇帝在高興之餘,讓百姓稅負有所減免。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九華山東崖的摩崖石刻為陽明手跡

陽明上九華後連日在此靜坐如"學道人",錦衣衛密報才打消皇帝顧慮。

同年六月,陽明抵達贛州後,立即進行了大閱兵。其時正有佞臣一黨派人打探動靜,連陽明的門人都勸他低調行事,而陽明毫不畏懼。

有學者分析,此舉除了例行事務之外,也是為震攝權奸之輩,提醒他們東南地區還有象王陽明這樣的正義之士,不要藉著慫恿皇帝"親征"之際動什麼手腳,甚至做起盜取天下的美夢。

陽明在此時期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慼慼眉雙愁?

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

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竿驅虎如驅牛。

痴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畏譏徒啾啾!

至此,陽明經歷了生死攸關的煉心,不僅對時局的判斷,對正義的堅持更充滿自信,更徹底將個人得失利害放下,無論是對天下蒼生的憂慮,抑或是對權奸的憤怒,都已內化為一種大無畏的力量。我們從這首詩文中再一次領略到的,不僅有大破寧王時那個"此心不動"的戰神的風采,而且有一種知行合於大道的恢宏氣度。

後來,陽明在談良知的時候,以"舟中舵柄"來比喻良知的妙用,正與此一時期給友人的信函中內容契合,由此可見,這一階段的經歷對於陽明的"致良知"說的成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陽明先生像(攝於餘姚中天閣)

【小結】

陽明心學是知行合一之學,包含認知、感覺、情緒在內的"知"才是"真知"、"良知"。

強烈的情緒往往由外部環境、內在的需要和認知等因素綜合作用產生,而行動與情緒也是相互影響的。情緒不需要強行控制,也不可能強行控制,真實面對、與情緒共舞,才是自我完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之道。

情緒不是智慧、良知的敵人,恰恰相反,就像寶劍的鋼鐵需要某些元素,經歷烈火淬鍊後才能真正呈現鋒芒,它正是其重要的材料。與情緒共舞甚至共生,是通達高能勇猛、清澈而無所不照的"良知"的必由之路。

原創作者簡介:陳廣,博士,陽明心學與中國文化、管理學、心理學跨界學者;優元書院院長,優元私董會秘書長,長期兼任南京大學MBA/EMBA校外輔導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修經歷,美國認證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願與你一起明心問道,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