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國家概況

斐濟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ji),簡稱斐濟,是一個太平洋島國,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湯加以西、圖瓦盧以南, 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

斐濟國家概況

斐濟人世居島上。1643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19世紀上半葉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為英國“殖民製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獨立,併成為英聯邦成員。1987年政變後改稱共和國。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9年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斐濟國家概況

【面 積】 陸地面積18333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129萬平方公里。

【人 口】 88.5萬(2017年)。官方語言為英語、斐濟語和印地語,通用英語。

【首 都】 蘇瓦(Suva)。

【重要節日】 獨立日:10月10日

斐濟國家概況

【議 會】 根據2013年憲法,斐議會為一院制,共設50個議席。

【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2個直轄市、4大行政區和14個省。蘇瓦和勞託卡為直轄市。

【司法機構】 設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不超過7名法官組成。

斐濟國家概況

【經 濟】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漁業、森林資源豐富,有金、銀、銅、鋁土等礦藏。製糖業、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強調發展私營企業,建立寬鬆的政策環境,促進投資和出口,逐步把斐經濟發展成“高增長、低稅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經濟。近年來,由於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製糖業面臨困境。旅遊業近年來穩步發展,2017年赴斐遊客人數達84.3萬人,創歷史新高。同時,斐政府正大力推進公路、港口、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斐已連續8年保持經濟增長。

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約50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576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17年):4.2%

貨幣名稱:斐濟元(Fiji Dollar)。

匯率:1美元≈2.09斐元(2018年9月)。

【資 源】 森林覆蓋面積93.5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有開採價值的約25萬公頃,出產優質硬木和松木。有2個金礦,還有銅、銀、鋁土、石油等資源。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

【工 業】 以榨糖為主,其次是黃金開採、漁產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

【農 業】 可耕地面積約28.8萬公頃,主要產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麥全靠進口,大米能自給20%。近年來斐政府努力發展多種經營,推廣水稻種植。

斐濟國家概況

【旅遊業】 旅遊業較發達,旅遊收入是斐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7年旅遊業收入18億斐元。全國約有4萬人在旅遊部門工作,佔就業人數的15%。遊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中國、英國、歐洲大陸、日本等國。

【交通運輸】 斐濟為太平洋島國地區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較發達。首都蘇瓦港系重要國際海港,可泊萬噸輪。蘇瓦的瑙索裡機場可停靠波音737飛機,楠迪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

斐濟國家概況

【對外貿易】 長期貿易逆差。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新加坡、澳大利亞和英國,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澳大利亞、中國等,主要進口燃料、運輸設備、化工產品、食品等,出口蔗糖、魚類、黃金、木材和礦泉水等。

【外國資本】 外資在斐濟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斐國內市場商業網點主要控制在兩家澳跨國公司手中。銀行、保險、海運、電信、汽油供應等亦為外資所控制。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澳、日、新、英、法、歐盟、中國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斐濟國家概況

【教 育】 實行初中和小學階段免費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每年教育經費約佔政府總預算支出的15%。南太平洋大學由南太地區各國合辦,主校區位於首都蘇瓦市。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英文版《斐濟時報》(Fiji Times),隸屬於1869年成立的斐濟時報公司;《每日郵報》(Daily Post),創刊於1974年;《斐濟太陽報》(Fiji Sun),創刊於2000年。華文報有《斐濟日報》和《斐濟華聲報》。2009年6月,斐新聞部正式發行官方報紙《新黎明報》(New Dawn),兩週一期,旨在幫助斐民眾瞭解政府政策以及經濟、社會建設計劃和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