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林徽因是民國才女,名氣很大,與她有關聯的名人很多很多:林覺民、徐志摩、梁啟超、梁思成、金嶽霖等等,這些名氣盛極一時的名字或是她的好友,或是她的親人,都是不得了的知名人物,盡人皆知,但是林徽因有一個親人可稱為民族英雄,可是卻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名字,他就是林徽因的三弟,一個考上清華,但在民族危亡時刻毅然放棄清華而改讀航空學校的熱血青年,一名空軍飛行員,在抗日戰爭的一場空戰中為國家為民族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可是今天國人都知曉林徽因身邊那些大師,卻沒有幾個人能知道林徽因還有一個為抗戰捐軀的英雄弟弟。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林徽因有一首詩叫《哭三弟恆》,詩中有一段這樣寫道:

……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後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卹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抗戰中的1941年某日,成都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空戰,由於當時的中國防空預警機制的落後,當日軍空軍軍機飛臨成都上空,飛行員才接到起飛命令,儘管當時飛機嚴重老化,裝備落後,面臨著日軍的低空瘋狂掃射,中國年輕的飛行員們依然冒著敵人的彈雨駕機起飛迎戰。其中有一個叫林恆的飛行員,頂著日軍機的掃射架機起飛,經過激烈的戰鬥,擊落一架敵機後自己也被擊中,以身殉國,他就是林徽因的三弟。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林恆是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當年林徽因與梁思成住在北京,前來報考清華的弟弟林恆就住在林徽因家。通過考試,林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萬千人夢寐以求的清華機械系,時值國難當頭,滿腔熱血的林恆決定放棄上清華而改讀空軍航空學校,決定以一腔熱血報效國家,於是成為了當時的空軍航空學校第十期學員。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後來,由於戰亂,林徽因夫婦搬到昆明居住,此時的航空學校也在昆明,由於弟弟的原因,林徽因夫婦認識了很多航空學校的學員,並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後來這些學員畢業時由於很多人的家庭處在戰亂區,家長無法前來參與畢業典禮,林徽因夫婦被邀請當了這些學員的名譽家長參加了畢業典禮。在這一期一百多名學員中,林恆以優越的成績名列第二!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放棄清華上航空學校,一是林恆自己的決定,再就是林徽因的支持,要知道上這個學校就等於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國家,在當時的環境下隨時都有可能犧牲。有資料統計過,他們這一批學員,從畢業到陣亡,平均時間是六個月!

作為名譽家長參加了學員的畢業典禮後,這些學員走上了抗戰的前線,駕駛著飛機在空中與日寇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不久,林徽因夫婦陸續接到陣亡通知書,弟弟也在前線,可以想象接到這一張張陣亡通知書的林徽因當時的心情有多緊張!可是緊張改變不了現實,最後還是等來了三弟林恆的陣亡噩耗……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林恆陣亡後,第一個接到消息的是梁思成,他不敢將這個悲痛的噩耗告訴妻子,而是揹著妻子林徽因到成都將林恆安葬,然後收拾了林恆的遺物:一套軍裝,一把刻有“蔣中正贈”字樣的“中正劍”。這把劍林徽因一直收藏,她55年去世後由她母親何雪媛老太太收藏,後來在那場特殊的**中被抄了出來,因為上面的字樣,這把劍連累過何雪媛老太太。

林徽因為這個男人寫了一首哀婉情真的詩,堪稱經典,不是徐志摩

經過三年的悲痛,林徽因為三弟寫了《哭三弟恆》:

……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

那段令中國人悲痛的歲月已經遠去,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那個令人宰割的中國,今天的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傲視環宇,國家興旺,人民安康。但當我們回顧歷史,該記住的不僅僅是才女林徽因和她身邊的那些大師,更該記住她還有一個弟弟叫林恆!(文/納雍趙遠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