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有什麼特色的農產品嗎?

尋味晉城


晉東南,指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晉城市兩市。

以下是長治市的農產品

沁州黃小米

產于山西省長治沁縣的一種小米。

黎城核桃

核桃核桃素稱黎城“四大寶”之一。

上黨黨參

主產於長治,因該地古稱上黨,故名黨參。

襄垣手工掛麵

襄垣掛麵襄垣掛麵始於元大德年間,清康熙年間馳名上黨。

潞州黃芩

潞州黃芩是山西長治屯留縣的特產。

洪井三皇小米
分佈在黎城縣洪井鄉的煙子村、白雲村、洪河村、山窯頭村、吳家嶠村、橫嶺村、劉家村、石橋背村、程家村等十多個山區村的“洪井三皇小米”。

壺關旱地西紅柿

沁州核桃

長子大青椒

 長子大青椒是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的特產。

上黨連翹

上黨連翹是山西長治屯留縣的特產。

壺關黨參

熬腦大蔥

熬腦大蔥,山西省潞城市特產,因原產於該市合室鄉熬腦村而得名。

平順潞黨參

平順潞黨參,山西省平順縣特產,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沁州南瓜子
沁州南瓜子個大仁滿(長2.2釐米、寬1.3釐米),含油量高,確實稱得上“寶”。
油鑽沙小米飯
古老的上黨,是小米的故鄉。

土豆

土豆的學名是馬鈴薯,“土豆”是通稱,個別地區叫洋芋。


晉城市農產品

沁水黃小米
  小米又叫粟米,為禾本科植物粟的種仁,“沁水黃小米”又簡稱為“沁水黃”

陽城山茱萸

陽城為全國山茱萸四大產區之一

澤州紅山楂
晉城自古稱“澤州”,而山楂又是澤州的傳統資源,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沁水黑木耳
沁水黑山羊
沁水縣是晉城市養羊大縣,歷史上就有養羊的傳統習慣。

高平大黃梨

高平素有梨鄉之稱,這裡的梨有大黃梨、削梨、夏梨等十多個品種

陽城蠶繭
“陽城蠶繭”,山西省陽城縣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析城山小米
析城山小米”又簡稱為“老穀米”。
陵川黑山羊
陵川黑山羊是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的特產。
巴公大蔥
“巴公大蔥”是山西省早期四大名優土特產之一,因其具有獨特的品質,與山西汾灑、清徐陳醋齊名。
沁水刺槐蜂蜜
晉城荊條花蜂蜜
陽城桑葚
陽城縣栽桑養蠶歷史悠久,起源於商周,盛於唐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蠶桑生產歷史

招行天下客


有溼潤的季風型氣候特點,光照、熱量、降水、土壤等條件構成了發展茶葉生產的有利生態環境。現有茶園面積大,且比較集中連片,目前,僅信陽市就已開闢茶園50餘萬畝,茶葉年總產量達1000多萬公斤,種茶區域遍及全市8個縣區128個鄉鎮的1200多個村,種茶農戶約18萬戶,已形成萬畝茶鄉10個,千畝茶村80多個,有數萬種茶大戶和經營大戶。信陽毛尖有近百年的歷史,茶葉內在品質好,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曾多次在國內外獲大獎,1990年獲國家質量金獎,1999年獲昆明世博會茶葉金獎,內銷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外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有很大的市場領域。但由於大部分茶農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生產規模偏小,管理粗放,品種混雜,致使茶園產量低、成本高,平均畝產僅30公斤左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70%左右,加上產業化水平低,品牌規模小,檢測手段落後等導致優勢不強


不一樣金彩


山西晉東南地處黃土高原,是我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品種繁多,所生產農產品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而且多為綠色有機農產品,山西的著名特產有晉西北的各種小雜糧、晉南的各色水果、晉東南的中藥材、晉中的核桃紅棗等特別著名:同時,以小米、雜豆·燕麥·蕎麥等為主的“小雜糧”更是為山西贏得了 "小雜糧王國”的稱號。目前,山西的農業比重下大,僅佔地區總產值的6. 2%;農民多, 2/3的人U在農村;貧閒人絕大多數都在農村,農民收入近一半都來自種植業和養殖業;特色農產品生產仍然是絕大多數農民的主要工作。


返鄉創業小哥


我見過的就這麼多:汾州核桃 靈丘莜麥面 沁州黃小米 晉祠大米 平遙牛肉


jim停機去耍


農業生產在晉東南一帶,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換沁州黃。”晉東南地區的沁縣古為沁州,沁州黃是這一帶出產的一種小米,顆粒小,金黃色,被當地人稱為“金珠子”,沁州黃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