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是公司變壞的開始,是弱勢群體敢怒不敢言的產物

996工作制是公司變壞的開始,是弱勢群體敢怒不敢言的產物

聖·奧古斯丁有一句很哲學的話:“倘若你不追問,我們瞭然在胸,但倘若你追問,我們則一片茫然。”

不管是佔據互聯網一極的巨無霸公司,還是新進的獨角獸互聯網新貴,抑或是初創創業公司。996普遍是一種常態,可能互聯網從業者都已習已為常,公司和員工兩者心照不宣,大家都明白。但你真的要與公司較真,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在國內工會制度形如虛設,和公司基本是穿同一條褲子的情況下,大概率事件你是幹不過公司的,較真的最終結局可能就是以你的出局告終。

一些人可能不服,作為互聯網從業者的大部分人,其實對這種現實都不服氣。關於勞動者勞動的時間在勞動法中原文是這樣的,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長工時為8小時,周最長工時為40小時。”這是最基本的,如果有加班情況,在與員工本人商量一致的情況下,付出勞動報酬也是可以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公司的人事以及你的老闆會這樣搬著勞動法跟你一條一條的掰扯勞動時間嗎?大部分的情況是,公司明文不強制加班,但給你的工作量要求你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工作的量根本不是按照勞動法的時間去合算的,這也造成了公司變相996加班工作的事實,而且很少人去監管。這是互聯網公司一種常態,一種心照不宣的事實。

但最近網上有人爆料的有讚的公司年會就不這樣默默的心照不宣了,看了之後著實讓人火很大:

996工作制是公司變壞的開始,是弱勢群體敢怒不敢言的產物

996工作制是公司變壞的開始,是弱勢群體敢怒不敢言的產物

如上面截圖內容據說的,已經以公開的方式,強制的方式讓員工996,還如施捨一般在週三設立“家庭日”。這個概念不是說週三可以休息,不用上班,而是不用加班,可以正常六點下班的意思。看了該公司的理念以及盛氣凌人對員工的態度,真是火大的不知所措。

且不說這種行為公然的違反勞動法,其更是對勞動者自由的無償剝奪。資本論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餘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在該公司年會所說的有相同價值觀的員工,我覺得就是資本論中提到的“生產工人”,把非“生產工人”踢出團隊,而把人踢走的同時公司又不想付出代價,那麼這裡的踢就是讓你自願離開,這樣公司就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因為如果一個正式的員工被公司開除,一般情況下公司是要賠付N+1的工資給到員工,N表示入職年限。據打卡君所經歷的公司來看,公司勸離的員工基本都是這種賠付方式。當然如果是大規模的想要裁員,可能公司會變相使出一些手段讓一些經不住的人自願離開,比如就像上述公司的作法,增加公司強度,降低員工績效,強制加班,這樣,會有一部分員工因看不到希望而選擇離開。

我們看有讚的做法,不是高管們老闆們覺得不噁心,可能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變相裁員而不想支付應有的賠償。

可能還有一部分所謂“精英”(幫兇),為公司的各種對員工的苛刻行為和一些資本家壓榨工人的行為搖旗吶喊:“說一些不適應公司的文化制度就應該趁早滾蛋,說一些沒有和公司共進退共創業的心的人就不是同路人,公司把你踢開理所當然。”這種話當然是老闆們最願意聽到的話,這些人其實也是弱勢員工中的一員,而就像黑幫裡的那種古惑仔小弟,老闆給兩顆糖豆就點頭哈腰,充當打手。其實員工們慢慢的變得弱勢起來也許就是這種現象太多了,慢慢的敢怒不敢言了,慢慢的就習以為常了,慢慢的就心照不宣了,慢慢的就成了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了。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像有贊這樣的公司公然宣戰了且覺得理所當然了。其實是我們這樣的環境,這樣不強監管的勞動法,這樣的員工心態把公司們如鷹一樣養的叼了,最後開始反過來食你的肉了。

現在互聯網的大環境,可以說是整個社會貿易環境吧,都不是那樣好了,而住房、醫療、教育這三座大山壓在所謂的中產階段肩上,讓其想吸兩口新鮮空氣都困難,更別說吶喊兩聲了。只想著工作穩定,能養個家,糊個口,就足了。多加點班,陪家人少一點也就忍忍罷了,更別談什麼加班費了,別讓領導看出來工作不努力給炒了就行。這就是現在互聯網行業的工作現實,而有讚的公開做法只是把這個現實給說出來,宣傳了一下而已,可能還有些隱藏在這種心照不宣的996現實中洋洋得意的公司對有贊恨的牙癢癢呢,因為說不準這樣一公開,在輿論中鬧出什麼大的風波,引起相關部門的強監管,打擾到了他們這種好不容易與員工心態達到平衡的美夢呢。或者喚起了被他們慢慢訓服的了勞動者的鬥志,讓剝削者的日子不好過了呢。

打卡君知道的一個朋友XH,在一家互聯網獨角獸公司,雖然大家在一個城市,但半年時間沒有見過面了。前幾天聊天說他們已經閉關了有幾個月了,幾乎不分白天黑夜在搞新產品,要快點上線,每天下班幾乎都是零點以後。打卡君很詫異他們是怎麼熬的住的,而自己的生活自由又在哪裡,這樣的工作狀態真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全獻給了公司所宣傳的無限事業中了。轉眼這到了年底,又和XH聊到了工作的事情,XH很憤怒的對打卡君說:真是bi了狗了,公司說部門的產品上線後效益不佳,今年年終獎減半。還說因大環境不好,明年可能會減一些人。

看見了吧,如果你是一個做技術的程序員,可能你更好理解這種事情,所謂產品效益好不好與開發好像關係不大,前期的沒日沒夜在老闆那裡,效益那裡,只為自己嘆息一聲罷了。你還能怎麼樣呢?在當時的那種工作氛圍中,別人都那樣拼命,你該怎麼做?但到最後一句效益不好,還有可能被裁,這時的心酸整個團隊整個部門的人都是一樣的吧,可那又怎樣?

整個行業幾乎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就像開頭所說的,倘若你不追問,我們瞭然在胸,倘若你追問,我們則一片茫然。是這樣,同事對同事、老闆對員工、勞動法對公司、監管者對老闆、工會對職員都是心照不宣,可沒有相視一笑吧?現在我們追問了,誰能讓我們不茫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