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雨水时节养脾方能“走百病”

【科普时报】雨水时节养脾方能“走百病”

□ 孙立彬 王 彤

正月十五前后是24节气中的雨水。雨水时节,气温逐渐回升,经常会阴天或下雨,而且雨量逐渐增多,地湿之气渐升,早晨会有浮霜、飘露出现,“倒春寒”现象严重,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

与春雨相伴的日子里,脾胃最容易受到湿气的困扰,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可多吃大枣、山药等食物,防止脾胃虚弱。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雨水时节,天气以燥为主,因为随着气候转暖,风多雨少。于是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所以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雨水时节,同样忌食羊肉、狗肉、雀肉等热性的食物。

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还有一个习俗: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人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赏灯的同时,见桥必过,直至夜半,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所以这一天,大家要少吃些肥甘厚味,下班后约起小伙伴赏赏月还是蛮不错的,不仅怡情,还有助于消化,毕竟雨水时节,许多肠胃病都在这一时期争相登场。

一方面,肝应春时,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此时肝脏的藏血、疏泄的功能会逐渐加强。然而人体五脏一家亲,不免要受到传染,《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

另一方面,春季湿气较重,特别是南方,伴随着雨季的到来,湿气开始作祟,脾胃容易受到湿气困扰。

如果发现自己这段间以来面色发黄、浑身乏力还常伴有腹胀腹泻、大便稀软的现象,那么你的牌胃此时正处于虚弱罢工的状态,排除牌胃内多余的湿气,使脾胃健运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健牌的食物有很多,如山药、番茄、胡萝卜、大枣、莲子、芡实、猪肚等,利湿的食物则有薏米、红豆、莴笋、扁豆、冬瓜等。

此外,还有个小妙招:在我们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有一个穴位,叫阴陵泉穴。该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祛除脾湿的一个要穴。脾湿的人触摸此穴位时,会感觉很疼,可以每天多按揉此穴位,长期坚持下去,疼痛感会慢慢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逐渐消失。(作者系孔医堂执业中医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