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药膳丨当"雨水"巧遇元宵,养生就要这样做!

明日元宵

全国各大超市刚摆脱了刘德华的“恭喜发财”

每周药膳丨当

又被“卖汤圆”攻占

每周药膳丨当

元宵节吃汤圆,这一习俗渊源已久。不同的制法不一样的馅儿,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讲都有讲究。

汤圆皮多以糯米粉制作而成。古医书载,糯米性平味甘,能补虚调血、开胃健脾、益气止泻。若配以不同的馅,则有各异的食疗功效。

黑芝麻汤圆:

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可治脱发、早白发、腰膝酸软、便秘。

花生汤圆:

润肺、和胃,能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

核桃汤圆:

润肺益胃、补血养神,能养颜、健脑、乌发,对肾气不足、产后体弱、慢性咳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莲蓉汤圆:

养心、益肾、补脾、涩肠,可治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

冰桔汤圆: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咳嗽有痰者可少量食用,亦可缓解咳嗽痰湿症状。

玫瑰豆沙汤圆:

玫瑰可理气解郁、活血散瘀;豆沙利水除湿、活血排脓、解毒消肿,此款汤圆深受女性欢迎,可养血调经,美容养颜。

枣泥汤圆:

枣泥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可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虚少、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燥。


在吃货的国度

各种馅儿的汤圆举不胜举

汤圆,吃的是一种仪式感,一种情结

吃什么馅儿不重要

最紧要是开心

为了让大家开心又尽兴,宝安中医院(集团)养生保健门诊陈柏书博士提醒:以下人群吃汤圆要特别注意哦。


1、年老体弱者

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有些牙齿已经脱落,特别是老年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汤圆卡喉,导致呼吸困难。因此,老人食用汤圆时须十分小心,更不宜多食。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当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或打胰岛素维持血糖于正常范围。

3、急性胃肠炎患者

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

4、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

汤圆中的油脂、糖等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减慢,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缺氧、缺血,诱发心绞痛。此类患者应少吃。

每周药膳丨当

节气养生:当“雨水”巧遇元宵节,养肝护脾恰当时


今年“雨水”巧遇元宵,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约百年当中仅出现三次。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节气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演变与转归表现最突出的时期,也是年老、体弱、虚衰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变生新病的时期。养生保健显十分重要。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亦变得旺盛。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季相应,通于春气。若肝气不顺,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合,就会导致肝气升发太过,进而肝气上逆、气郁化火、肝阳偏亢、肝风内动,出现烦躁、易怒、眩晕、面赤,甚至中风昏厥等症状。


每周药膳丨当

雨水之时,木旺而土气稍弱,木旺乘土,即肝气过旺会克伐脾土。雨水之时要注意顾护脾胃之气,才不致肝气过于横逆。

因此,顺养肝气,顾健脾胃,特别是对于患有肝疾、脾胃虚弱之人显得尤为重要。

1、少“壮火”,多“少火”

《黄帝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理论。少火即人体正常的生理之火,而壮火则属于病理之火,会消耗人体正气。“壮火食气”多见于嗜食厚味、醇酒辛辣之人,因此春季养肝提倡多食谷、菽、菜、果等素食,口味清淡,养肝滋阴。

2、少酸增甘

药王孙思邈《千金食治》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

3、少怒多动

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较高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

4、上薄下厚,春捂防倒春寒

天气渐暖,但早晚温差较大,寒湿之气重,具有肺部疾病如哮喘、咳嗽旧疾之人,切不可贪图一时凉快,不慎着凉。注意保暖,可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衣服慢慢脱。


推荐食养方

1、党参淮山煲猪瘦肉汤


每周药膳丨当

材料:党参15克,淮山3克,枸杞1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将材料洗净放入炖盅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1小时,调味即可,此为2人分量。

功效:补气健脾祛湿。

2、生姜玫瑰豆沙汤圆

每周药膳丨当

材料:玫瑰豆沙汤圆200克,生姜5片,红糖适量,干玫瑰3克。

做法:将1.5升倒入锅中煮沸,加入适量红糖、生姜、干玫瑰,不断搅拌,直至再次滚沸,然后将汤圆放入滚汤中,待汤圆自行浮起即可。

功效:欢庆节日,疏肝活血化瘀,驱寒暖身。



每周药膳丨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