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不做能力之外的事,即使看起來有好處

英語學習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閱讀還是寫作?聽力還是口語?

都不是!

最難的部分應該是取捨。

英語學習:不做能力之外的事,即使看起來有好處

按道理,英語學習不應該有取捨的地方,所有需要掌握的地方都應該做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盲目冒進可不是什麼好習慣。讓一個六歲的孩子一個月之內看完所有有關英語啟蒙的視頻,這事有好處,但是遠超他的能力範圍。

學習英語,先做取捨,不是指取聽力舍口語取閱讀舍寫作或者反過來,而是要在開始之前確定目標,知道該做什麼,那些計劃之外的事堅決不做。五棵松能動英語的特點是教學計劃明確,層次分明,每個年齡段有其特有的學習理念。

低齡兒童注重習慣的養成和興趣的培養,中齡兒童注重詞彙的積累和閱讀的數量,大齡學生則注重應用。如果層次出現混亂,讓低齡兒童一開始就攻克應用環節,那結果就可能適得其反。側重不是全部,這是五棵松能動英語階段性教學的主要內容。

為什麼要做取捨,理由很簡單。因為時間有限,應該將它拿來做更多的事,而不是在一件事上耗費體力。好比考試鈴一響,考試開始倒計時,最難的題分值高,但它高不過其它題目分值的總和,如何取捨?從簡到難更有勝的把握,從難到簡可能會全盤皆輸。

取捨不代表完全的捨棄,它只是暫時性的現階段的選擇,遇到難題跳過,等基礎知識掌握以後再回過頭看,原來被看做難題的部分可能就這樣迎刃而解。

英語學習方法,應用是比較大的難關,而它應該是終極目標。在大家過五關斬六將不斷靠近這個目標的時候就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這個難關已經通過。原來應用一直貫穿學習的始終,即使平日沒有寫作或者對話,那些根深蒂固的學習法則已經深深影響了自己的語感。

能力之外的事不應該是針對個人而言的,它該是針對他某個學習階段的能力所做出的總結。當這個階段過去,能力之外的事可能就有了新的範圍,當這些範圍逐漸縮小就是英語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

那些能力之外的事只是看起來有好處,真正去做的時候就會發現太費時間,太佔用資源。如果把大把時間用來做能做的事,豈不是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