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當“APEC藍”這種詞彙不斷的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時候,大家似乎越發真切的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曾是工業革命的重要產物,並推動著整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然而當面對“金山銀山”和“青山綠水”的抉擇之時,我們的社會導向集中選擇後者,在這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領域悄然壯大,國家政策的扶持,一眾新造車勢力的崛起,都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要迎來黃金髮展期。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新能源汽車普及趨勢不可阻擋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飛速發展已經成為整個行業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國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到2017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2萬輛和1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0.1%和83%,月度產銷量創歷史新高。2017年全年銷量達70萬餘輛。有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按照2016年全年銷售量51萬輛,後續預計年複合增長率將達30%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佔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將達到7%-10%,而2016年新能源車佔比僅1.8%。由此來看,在政策導向和輿論引導的背景之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政策支持消費者得切實利好

從消費者角度考慮,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有著傳統汽車不可比擬的優勢條件。在一線城市“一牌難求”的現狀下,新能源汽車幫助眾多持幣待購者擁有自己的愛車。包括國家補貼政策、購置稅車船稅減免政策的落地,真金白銀的實惠給到消費者,助推整個新能源消費市場的活躍度。加之一些城市新能源車不限行的“特權”,進一步點燃了大家對於新能源車的熱情。正是這些政策的落地,讓我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近些年產銷量的蓬勃發展和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崛起。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各國燃油車禁售進入倒計時

傳統燃油汽車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也是引發霧霾惡劣天氣的重點汙染源,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全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汽車低碳化進程,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陸續公佈了燃油車禁售倒計時。法國宣佈2040年全面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德國2030年將禁售燃油車,挪威擬從2025年禁售燃油汽車,電動汽車已佔24%,印度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在2017年召開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我國將制定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這一系列動作預示著馳騁了一百餘年的傳統燃油車時代開始走向落幕,隨之取代的是新能源紀元。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島城充電樁佈局廣打消充電顧慮

回頭看我們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標籤是我們的驕傲,也同時需要我們的守護。綠色出行已經不僅僅侷限在公共交通的貢獻,新能源私家車同樣可以為環保城市建設添磚加瓦。實際上,從青島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兩年的發展也可以窺探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可以在馬路上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共享汽車,我們拋開這些車型本身不談,這種環保理念無疑是超前的。據悉,2017年6月青島科技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青島全市已建成充電樁12000餘個,而如今的數量只會更多。此外,根據青島《關於加快全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規劃,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充電站200座、充電樁49000個。充電樁的廣泛佈局,讓我們在青島有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型。仔細想想,除了我們對於“藍天白雲”的渴望之外,充電設備已經為我們打消了電量的顧慮,使得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新能源汽車。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多場景應用用車成本低廉

在實際的用車生活中,我們可以試想到電動車的各種應用場景。隨著西海岸新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落戶西海岸。我們設想一下,在黃島居住,在市區上班,往返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距離,電動車除了能滿足這種距離上的要求之外,在用車成本上相比於燃油車優勢巨大。我們再試想週末與朋友逛街的場景,當我們把電動車停在商場的地下停車場,隨著充電樁的普及,充電停車位可以在我們逛街的時間給車輛進行充電,在不浪費單獨充電時間的情況下保證車輛的續航里程。這些場景使得新能源車成為一個完全可以替代燃油汽車的角色,並且從長遠來看更好的控制用車成本。

在購車以及用車成本方面,我們以威馬179800元的車型為例,同價位燃油車在購置稅、車船稅兩項費用方面要比新能源車型多花17000元左右。在用車成本上,新能源車型更是顯現出其巨大優勢。我們以每年行駛兩萬公里為例,新能源車的用電成本僅僅是燃油車的十分之一。包括後期的保養成本新能源車也有著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在新能源領域飛速發展的今天,除了傳統汽車廠商對於新能源車型的佈局和來自美國的特斯拉,一眾國內新造車勢力蓬勃興起。我們熟悉的特斯拉雖然外觀內飾時尚,加速性能出眾,但在關稅政策調整的當下,特斯拉的價格可能是普通老百姓無法觸及的。反觀我們的傳統汽車廠商,以北汽新能源汽車為例,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車在十萬元以下的區間,整車的做工用料、安全性包括整體質感差強人意。


一眾造車新勢力,誰會在青島站穩腳跟


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他們對新能源車有著深刻的瞭解,對環境保護有著先進的理念,對電動車的高性價比有著殷切的期待。然而面對特斯拉的百萬售價望塵莫及,對於傳統車企的粗糙製造無可奈何,他們渴望10萬到20萬價格區間有一款滿足他們需求的新能源車。放眼整個汽車製造業包括正在崛起的造車新勢力,威馬可能是現階段這個價格區間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