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千叟宴——老大爷:幸亏我吃了这些东西,才能平安离京

大家好,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历史上对于乾隆的褒贬不一。其中乾隆在位期间好大喜功,期间举办了两次千叟宴,但是两次千叟宴。两次千叟宴都是在寒冬腊月举办的。

史上著名的千叟宴——老大爷:幸亏我吃了这些东西,才能平安离京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又称万寿节)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见《康熙实录》卷254)在北京,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康熙帝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畅春园正门前首宴汉族大臣、官员及士庶年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诸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者均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并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

这一天,皇极殿的场面异常的庄严、宏大。皇极殿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宁寿门内,陈设着丹陛大乐。殿内,陈设王公、一二品大臣席位;殿郎下,布设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与宴千叟的席位在殿外阶下。

史上著名的千叟宴——老大爷:幸亏我吃了这些东西,才能平安离京

其中3000多位老大爷,而且席位都排到了屋子外面。最小的65岁最大的90多岁,但是这么大的岁数的老大爷,寒冬腊月还要在经历长途跋涉,还要在外面吃,那么千叟宴到底吃了什么?

首先,乾隆肯定不想有的老人突然和他吃着饭暴毙,那么到底吃了什么才能让这些老人能够经历过这么严寒的一天呢?

看一下他们的菜品

史上著名的千叟宴——老大爷:幸亏我吃了这些东西,才能平安离京

火锅在清朝时都已经盛行了,清朝的皇帝尤为喜欢吃火锅,也喜欢和人分享火锅,让这些老人能够在千叟宴商坚持下来,就是这些热气腾腾的火锅。

史上著名的千叟宴——老大爷:幸亏我吃了这些东西,才能平安离京

每桌两个火锅,猪肉片,羊肉片,鹿肉片,各种面食,各种荤菜,各种肉类。可以说非常丰盛,这些高能量的物品就是能够让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大爷坚持下来。这顿饭可以说吃的真不容易,除了要向乾隆叩谢请安之外,还有的有腰间盘突出,还要陪着各位县太爷。可以说非常不容易。这些老大爷能够平安离京多亏了这些火锅。

那时是正月的北京,想想当时的天寒地冻。我都为这些老大爷捏了一把汗!

怎么吃呢?推荐的使用蒜蓉,麻油,辣椒。尤其适合天寒地冻的北方。

不过吃火锅时可要注意烫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