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焦慮

創業者的焦慮

一個朋友做toB的創業,已經融到2000萬的A輪,月流水也做到千萬以上,可是種種焦慮還是纏繞著他,逼著他不得不隨時隨地想如何能活著,怎樣能突破。

一是錢的焦慮。toB的生意,很多都是to小B,需要成千上萬個sku,這就要求有一定的資金週轉。作為創業者,時時都要找資金,融資也好,貸款也好,成本越低越好。然鵝,大形勢下,資本謹慎,錢並不好拿,到處都鬧錢荒。

二是業務的焦慮。拿了投資人的錢,就要兌現當初拿錢時講的故事,實操過程中大概率會發生故事方向的轉變,沒有誰是神,可以百分百預見未來。方向的轉變,加上路上的坑,業務增長達不到預期,資本方會不斷給壓力。

三是生活的焦慮。創業苦逼,工作起來沒有規律,沒有假期休息,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冷落了家人。一分錢要掰成兩半花,處處節約,工資發的也沒有做職業經理人時那麼多,苦了家人。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多了皺紋多了白髮,上有老下有小,除了項目中到處救火,還得時時應對家庭問題。

四是人生意義的焦慮。有時候會極度懷疑自己創業的意義,到底值不值得,為什麼要選擇這條路,如果當初不出來會怎樣。不能後退也不願後退,偶爾想想也就罷了,真有某個時刻哪怕逼上梁山,也不見得會後退。有時候會想努力的意義是錢還是做一件事,沒錢的時候理想和事業支撐著前行,有錢了後夢想和價值勾引著繼續奮不顧身。創業者是痛苦和快樂、低落與熱情結合的極度矛盾體。

焦慮歸焦慮,創業者總是能自愈自洽。越是焦頭爛額的時候,越是精力旺盛,一件接著一件處理問題,思考問題,接觸不同的人,談項目,解決問題,談融資,探討模式,讓自己一刻不停的忙著。只有忙著——尤其是腦子忙著,才能緩解焦慮,才能碰出火花,才能有機會在千萬項目之中博出位。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創業項目不管那些,一個項目外人看起來再簡單,實操過程也是複雜的,項目像一個絕情的存在,不悲不喜,多方位立體化檢驗團隊尤其是創始人的人性弱點,讓你不斷入坑,欲哭無淚。一次入坑,一定要覆盤總結,找出問題的根源,修正模型、方法、價值觀、人性弱點;如果不改,未來路上會繼續讓你入坑,屢試不爽。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必須有強大的承受能力。遇到任何問題,要快速處理解決,並且調整好情緒再投入到解決下一個問題中去,不給你任何情緒切換的緩衝時間。這就造就了很多創業者理性不衝動的優點(可能是表面上的理性,骨子裡還是感性激情浪漫風騷的)。

創業不易,各種辛酸和樂趣,只有當事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