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你屬於哪個呢

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看父母給他塗上什麼顏色。父母給他塗上什麼顏色,畫出什麼樣的圖案,他今後將註定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教養問題。

人人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不恰當的教養方式反而會害了孩子,往往是家長自己很用力,但是累死也教育不出來一個好孩子。作為媽媽,你在孩子心目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看看下面列舉的幾類媽媽,你在其中嗎?

這幾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你屬於哪個呢

一、打罵教不出好孩子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經經歷過父母打罵的家長,沿襲了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也會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些家長也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就理所應當。然而,教育孩子還是需要講求方式、方法。

不管是什麼程度的打和罵都會誤導孩子,讓孩子產生誤解。如果這就是家長對待他的方式,他將會用不好的行為來引起家長的注意。 另外,其實家長自己也不知道,對於糾正壞習慣,打孩子究竟能不能起作用。

作為一種懲罰方式,打孩子只能將錯誤行為變成“地下行為”:孩子在父母面前裝作很聽話,再背後行事。因此,打孩子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效果。

這幾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你屬於哪個呢

二、熱衷攀比教不出好孩子

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國際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學考分,小到雞毛蒜皮的瑣事,中國媽媽總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鄰右舍攀比一番。

很多父母都會看到或聽到這樣的話語跟場景:父母正對著自己的孩子大聲斥責:“你看你這個孩子,一點都不聽話,你看誰誰,他沒你個頭大,沒你家境好,可你再看看人家,又聽話,又聰明,你什麼時候能像人家一樣?你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於是,孩子便認為自己是一個笨孩子,學習越來越差。

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輕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於培育孩子的自信心。

這幾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你屬於哪個呢

三、事事包辦教不出好孩子

現在很多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大多事情是由家長包辦的居多,特別嚴重的是一些父母,對孩子的包辦率更高,在他們的思想裡,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一定要自己做才OK。但要知道你可以給你的孩子包辦一切,但當你們離開人世後,孩子的能力就體現出來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還會比溫室花朵更加脆弱,而且當孩子叛逆期來的時候父母與孩子的矛盾會因為父母包辦而增加,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做什麼事都說自己不行。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

所以說家長們更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和好的品行,這個是無價的,給再多的錢總有花光的一天,而一個人憑自己的能力賺錢會得到別人的欣賞,那是一種自豪。

每一種經歷對孩子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財富。父母不要將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孩子的成長就會失去很多樂趣。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予建議和幫助是必要的,而事事包辦並非是最好的選擇!

這幾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你屬於哪個呢

四、不以身作則教不出好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孩都是有樣學樣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跟父母學的,家長的言行不一,無論對孩子如何說教,也難使孩子心服口服,甚至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人生採取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

因為孩子還小,分辨不出好與壞,只有家長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作用,才能讓孩子懂得如何關愛別人,幫助別人,讓社會到處充滿愛。

關於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由此可見,家長的“言傳”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