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在YOUTUBE關注度很高的《不吃味精的陰謀裡》,美國一小哥偷偷地

把味精加到食物裡給朋友吃,平淡的食物口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彷彿給食物用了美圖秀秀術,朋友表示: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欲!罷!不!能!

然而,當知道食物加了味精,尤其是中國菜,大家(美國人)就要報警了。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美國人對於味精的恐慌,源自於196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一醫生吃完中餐後,口渴、身體麻木、心悸...並認為這些症狀和味精可能有關。於是“中餐館併發症(MSG綜合症狀)”誕生了,對於味精的抵制也開始了。

再之後,美國人認為吃中餐而引起的高血壓、肥胖、癌症,罪魁禍首都是味精。味精成了中餐館的噩夢,他們紛紛在店門口掛起來不使用味精的標語。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並不是不吃中餐,做飯不加味精,就接觸不到它了。快餐、滷味、薯片…它無處不在,哪怕是不主動選擇,我們也幾乎每天都在攝入味精。

味精究竟是什麼?

味精,於1908年日本生物化學家池田菊苗教授從海帶裡提取而成,並被命名為味の素,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海帶經常被用作給許多日本湯增鮮,也是受此啟發,池田菊苗教授著手從海帶裡提取了讓食物變鮮的物質-穀氨酸鈉。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味の素剛面世時的廣告

穀氨酸鈉是穀氨酸的一種鈉鹽,食物有鮮味,就得益於遊離態的穀氨酸。煲湯時加一些蝦、蘑菇、玉米,能讓湯變得更鮮,是因為這些食物裡有著高含量的穀氨酸鹽。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遊離態穀氨酸結構

穀氨酸不僅存在於食物中,它還是細胞代謝中的關鍵化合物,也是一種神經遞質,

就算不特意攝入,身體也會產生。

今天我們能買到的味精,都是以大米、小麥或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中和、結晶、乾燥等步驟製作而成。看,味精的來源很天然,並不是想象中人工化學合成的生化武器哎。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看你這晶瑩剔透的樣子,被誤會也是難為你了

雞精、蘑菇精裡不一定有雞和蘑菇,但主要成也是穀氨酸鈉。

味精安全嗎?

對於味精的恐慌,促成了很多研究的推進。美國FDA對味精做過長達50年的跟蹤實驗,得出結論:味精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危害。

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能便捷安全地為食物改善口感,是安全的。一直以來,全球多家權威機構/組織也在為味精平反昭雪。

  •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1959年將穀氨酸單鈉列為「通常認為安全的(GRAS)」。
  • 西悉尼大學:1970年總結:無法找到將該綜合徵與味精聯繫起來的嚴謹而現實的科學證據。
  •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把味精歸入「最安全」的類別。
  • 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
    :1991年將味精分類為「無定量」(歐盟體系的最安全類別)。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研究證明,嬰兒也能夠像成年人一樣有效地代謝穀氨酸鹽。 事實上,人類母乳和牛乳中都含有穀氨酸鈉。所以並不用擔心味精對寶寶有危害,它很安全。

引起MSG綜合症的原因是什麼?

既然味精很安全,那美國為什麼還會發生MSG綜合症狀?

穀氨酸鈉和我們平時吃的食鹽(氯化鈉)一樣,都是鈉鹽,所以和吃鹽一樣,味精吃多了也容易引起口渴,喝點水就好了。另外,做飯時如果加了味精,就少加點鹽,緩解一下。其他鍋,味精可不背,畢竟味精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會比食鹽更多。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如果非要說味精的負面影響,大概是味精能增加食品鮮味,增加人的胃口,使人食用更多,從而更易造成肥胖,而肥胖又容易造成各類心血管疾病。

說到底,中餐館併發症的發生,是對中餐館的不信任和對味精的誤解造成的。也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因為,吃多了,並不怪味精。

所以,我們可以任性吃味精?

雖然味精很安全,能快捷地為食物提鮮,但吃真正的食物,利用天然的鮮味食材,給菜餚增鮮的同時,還能享用帶食物本身帶來的口感與香氣。

一些本身就很鮮的食物,加味精反而是畫蛇添足。如果食物本身不那麼鮮,可以用天然鮮味食物增鮮。用雞、鴨、骨、火腿,一遍遍吊出來的高湯,不僅有肉的鮮,還有脂的香氣,複雜的滋味,醇香的口感,味精是怎麼也比不上的。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我們可以把食物中的遊離態穀氨酸/蛋白質穀氨酸含量,當作它“鮮味值”,鮮味值疊加越高,菜餚的鮮度相應也越高。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一些食物及味精的“鮮味值”

總結歸納一下,天然提鮮的食物主要分為三種:

肉類:雞肉、鴨肉、羊肉、臘肉,煲湯鮮香濃醇

海鮮、河鮮:我們常用的蝦仁、海帶,提鮮一流

菌菇、筍:香菇、松茸、竹筍等都具有提鮮作用

如何利用鮮味值給食物增鮮?簡單舉幾個例子:

香菇油菜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香菇油菜

類似於香菇油菜,炒青菜時扔一些菌菇進去,不僅鮮味提高,顏色和口感的豐富度也會明顯增加。

蝦粥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蝦粥

煮粥或煲湯時,適當加一些蝦,提鮮一流。宮廷菜寵兒的魯菜,用海腸粉提鮮,也是這個原理。

醃篤鮮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醃篤鮮

用臘肉、鮮肉、竹筍三種高鮮味值的食物搭配,簡直要鮮掉眉毛。喜歡鮮的話,可以按照這個邏輯疊加。

老外們不要汙衊味精了!味精不過是食物界的美圖秀秀安全無害

味精並不可怕,它可以做到“鮮”,給食物“美圖秀秀”,改善口感。普通人做飯,加點味精提鮮,幾分鐘也能做出一道口感鮮美的菜餚。但是過度使用味精,只有鮮,失去食物的美感,就很可惜了。

天然食材擁有味精不能媲美的鮮、滋味、口感,希望你不依賴於味精,在真正的食材中,享受到鮮帶來的樂趣。

在吃真實的食物這件事上,你是怎麼做的呢?歡迎方留言分享,你是如何挑選鮮味食材,或者如何利用天然食材給菜餚增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