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隨著消費升級和豪華品牌國產化,那些十幾年前還被中國消費者認為是“富二代”和“大老闆”才能買得起的品牌如今也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雖然都是豪華品牌,但它們之間在造車理念和對豪華的理解上仍然有不小的區別。到底誰更“運動”,誰又偏向“舒適”呢?今天咱們就拋開過去先入為主的印象,以奇瑞捷豹路虎E-PACE(下文簡稱E-PACE)和上汽通用凱迪拉克XT4(下文簡稱XT4)這兩款入門級的豪華SUV為例,來看看它們的底盤能不能“老實交代”。

豪華之外的差異化標籤

早些年間,德國人就發現了緊湊型SUV市場這片藍海,並紛紛佈局自家的入門級豪華SUV,而對於英國人、美國人而言,在這方面的進步稍慢了一籌。在看到BBA賣的風生水起盆滿缽滿之後,它們終於意識到事情好像不太對了。所以除了今天我們主要聊的兩位主角之外,像沃爾沃的XC40、雷克薩斯UX等等也都紛紛加入戰局,給這個近些年逐漸火爆的市場增添了不少硝煙。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此前,中國消費者總希望一輛車最好能夠面面俱到,既有駕駛樂趣又能乘坐舒適,在經濟節能的同時最好還具備寬闊的乘坐和儲物空間。而當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不少人開始對“第二輛車”動了心思的時候,對於個性的追求讓“差異化競爭”這個詞站到了臺前。這也給這些“遲到”的英美豪華品牌提供了切入戰局的新思路。在這一點上,捷豹和凱迪拉克就如同過海的八仙,拿出了各自的本事。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一個是英倫紳士,一個是美國大亨,它們的底盤是否也與他們的宣傳口徑保持一致呢?接下來我們就換個角度欣賞一下這兩位選手的真功夫。

根上都是美國血統?

對於車企來說,造一臺好車並不是難事,但想要造一臺好賣的車,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很多了。尤其是在如今SUV大行其道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中,既要照顧到空間、舒適度、豪華感這些乘坐方面的需求,又要顧及操控穩定性和動力性能等駕駛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的成本之下如何平衡這兩者,成了很多車企都頭大的事情。那麼,本期的兩位主角——E-PACE和XT4又是如何權衡的呢?(本次底盤拆解選擇的車型為捷豹E-PACE P250 HSE和凱迪拉克XT4 28T 四驅鉑金運動版)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作為21世紀以來凱迪拉克車型家族中第三款以字母+數字方式命名的車型(前兩款分別為CT6與XT5),很多人一直以為它會與凱迪拉克XT5採用相同的平臺打造。但事實上凱迪拉克XT4使用的並非XT5的C1XX平臺,而是E2XX平臺。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雖然聽起來“跟路虎合併”能給捷豹帶來很多SUV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但事實上這哥倆在橫置平臺方面的技術積累都很有限。如今E-PACE所使用的JLR D8平臺,最初源自於福特時代2006年發佈的EUCD平臺。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一個英國品牌的底盤“祖籍”竟然是美國,的確讓人有些吃驚。但想到當初曾隸屬於福特集團旗下,這個事情倒也並不難理解。在與福特分手之後,捷豹繼續對EUCD平臺進行研發,也就成了現在“魔改”之後的JLR D8平臺。

前懸架與副車架

前懸架——結構一樣用料不同

如今很多車型都開始使用麥弗遜作為前懸架,E-PACE與XT4也不例外。成本因素肯定是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但像這種橫置發動機前置的車型,前懸架有多少空間可用更是個大問題。麥弗遜式獨立懸架結構簡單、佔地兒小的優勢讓它成了不二之選。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另外,前輪除了驅動車輛之外還要承擔轉向的職能,發動機前置容易讓車輛變得“頭重腳輕”,對轉向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前懸架上採用鋁合金材料的凱迪拉克顯然考慮到這了這一層面的因素。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副車架——凹進去也是全框式

副車架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影響著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等等很多個方面。那麼,E-PACE與XT4在副車架的設計和佈局上又有什麼區別呢?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副車架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固定發動機,這就要說到發動機懸置了。多數最大扭矩超過300N·m的橫置發動機都採用四點式懸置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動機工作時帶來的扭轉幅度。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隨著橫置平臺車型不斷增多,麥弗遜式前懸架在空間上的優勢也愈發明顯。當結構區別越來越小的時候,更多的區別就來自於材料的使用以及工程師的調校了。

3後懸架與四驅系統

後懸架——電子實時阻尼系統瞭解一下?

說完前半截,我們再來看看後半截。E-PACE與XT4均採用了多連桿式後懸架系統,這也是綜合各方面考量之後最平衡的選擇。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和前懸架的用料剛好相反,E-PACE後懸架最粗壯的下控制臂是鋁合金材質打造的,而凱迪拉克的後懸架幾根控制臂均為鋼製材料。這一前一後的鋼鋁差異是否會體現到實際的駕駛和乘坐體驗上呢?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在減振器的下端能看到頂配車型上才有的RTD電子實時阻尼控制閥,這套系統在凱迪拉克XT4全車的四個懸架中均有配備。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凱迪拉克MRC電磁阻尼懸架系統是如何改變懸架軟硬的呢?它依靠的是一種“混入微小鐵顆粒的阻尼油液”。當電磁閥給油液通電產生磁場,阻尼油液中的鐵顆粒會根據磁場進行排布的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導致了阻尼油液的粘稠度發生改變。這樣一來,控制單元就可以根據懸架行程運動狀態來分析出當前的行駛狀態,從而通過電流強度的大小變化來改變減振器內阻尼油液的阻力。這樣一來在需要激烈的時候,減振器器可以變得“很硬”獲得較好的支撐;而在需要舒適時,則可以讓減振器變得“很軟”,從而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從原來上來說,這套RTD系統與MRC系統類似,都可以通過實時控制減振器中阻尼油液來調節車輛懸架的軟硬。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像不像,三分樣。現款的福特銳界所使用的CD4平臺也與E-PACE的JLR D8平臺一樣是在EUCD平臺的基礎上誕生的,所以從血統上它們或許真的算得上是“沾親帶故”。但換個角度考慮,這也正說明了捷豹在橫置發動機平臺方面的研發經驗和積累都比較匱乏,所以這套有著“福特血脈”的JLR D8平臺至今仍在服役。

四驅系統——四驅還有“雙離合”

現售的E-PACE為全系車型均配備四驅系統,而XT4則仍然保留了兩驅版車型與四驅版車型共同銷售。兩者配備的均為適時四驅,在日常行駛時後軸與前軸斷開,也就相當於一臺兩驅車型,更加經濟節能。

依託於路虎多年來的SUV研發經驗和四驅技術背書,捷豹的E-PACE自打出世以來也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尤其是在這套針對橫置前驅平臺研發的四驅系統方面。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雖然適時四驅聽起來感覺沒有全時四驅那麼純粹,但作為E-PACE這樣主要使用場景為城市和高速的車輛來說,大多數時間處於兩驅狀態的適時四驅在油耗方面要更有優勢一些。千萬別以為豪華品牌車主就不關心油耗,畢竟少跑幾次加油站能省不少時間。

同為適時四驅技術,但XT4配備的這套“雙離合智能四驅系統”就要稍微複雜一點了。之所以官方稱之為"雙離合",是因為它在前後軸中央和後軸上分別搭載了一套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當車輛進入四驅模式之後,系統可以在後軸的左右輪之間實現0-100%的扭矩分配。此外在兩驅模式時,它的分動箱能夠分離後軸的動力傳遞。此時中央傳動軸處於靜止狀態,以達到更加節能的目的。

這套四驅技術此前在凱迪拉克XT5上就已經搭載過,從實現原理上來看它與奧迪Q5L上的Ultra Quattro有些相似。後軸左右輪的動力分配要比普通的適時四驅更加靈活一些,在面對爛路和附著力較低的路面時也能夠更有信心。

4其他細節與動態體驗

豪華從細節抓起

豪者,大而強也;華者,奢而美也。在古代,豪華一詞所形容的主要是大戶人家富麗堂皇的生活用度。時至今日,豪華早已不是單純指汽車的外觀內飾如何昂貴,反而是很多平時注意不到的細微之處才能凸顯出一個品牌的用心。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E-PACE前輪拱採用半樹脂半玻璃纖維材質拼接而成。後輪拱則全部採用了玻璃纖維材質,在隔音降噪方面更有優勢。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凱迪拉克XT4在前後輪拱內都採用了玻璃纖維材質進行包裹,這比它在底盤防護方更用心了一些。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動態感受——結果出乎意料

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會刻板的認為,凱迪拉克XT4應該要更加舒適豪華一些,而一直致力於打造運動型轎車的捷豹應該更偏向運動取向,但實際體驗過後結果卻與大家的“猜測”不太一樣。

在實際體驗了兩款車的麋鹿測試之後,我們對E-PACE和XT4都有了新的認知。看似敦厚穩重的XT4在實際駕駛中展現出了比較強的底盤韌性,四驅系統與ESC系統的配合下對車尾的滑動也有比較好的抑制效果。方向盤稍顯沉重,但在高速駕駛與激烈駕駛時卻提供了比較不錯的手感和指向性。

而一貫以運動標榜自己的E-PACE卻在麋鹿測試中給我們留下了並不算太好的印象。這個印象的主要原因在於ESC系統工作時的“不適感”。相比XT4比較柔和的糾偏,E-PACE的ESC系統介入的過於積極,並且伴隨著比較強的段落感,甚至在車內都能夠聽到“嘣嘣嘣嘣嘣……”這種明顯的聲音。當進行緊急避讓的動作時,實際的行駛軌跡會比預想中更加靠外,給人一種“無法很好的控制車輛”的錯覺。

而在減速帶環節中,XT4低速通過減速帶時會有一些多餘的振動,而E-PACE依靠比較硬朗的懸架能很好的拉住車身,在30km/h的時速通過減速帶時,E-PACE的顛簸感會比XT4更小,整體感受也更加柔和一些。

關乎動態感受的另一個細節就是轉向手感的建立。XT4和E-PACE使用的都是電動助力轉向,在多年之前這種配置還只存在於少量非常豪華的車型上,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如今在很多10萬元左右的車型上都能算是“基本配置”了。


入門豪華之爭 E-PACE與XT4底盤解析


轉向助力多級可調是電動助力轉向的一大特點,尤其是很多車型不僅會根據當前車速自動調整方向盤的輕重手感,同時還會貼心的在菜單中給出可以主動調節的選項,這對很多女性駕駛者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在實際體驗中,E-PACE與XT4的指向性都比較精準,但都沒有配備主動調節方向盤助力大小的功能。XT4的轉向助力略顯些沉重,尤其是在低速行駛以及轉彎調頭時感覺更加明顯。反而是E-PACE的轉向手感會根據車速自動調節,低速時手感更加輕盈一些。

在經歷過一系列的拆解和體驗之後,XT4和E-PACE的底盤給我們交出了兩份與一開始的預想截然不同的答卷。具有福特血統的E-PACE在很多細節上都體現出了一個英式豪華品牌應有的態度,但在底盤的調校上卻意外的走起了偏向舒適的路子。反而是凱迪拉克XT4在底盤動態方面表現比較出色,然而它的很多細節卻又讓人感受到了美國人民不拘小節的風格。那麼,你更喜歡居家舒適不再狂野的小豹子?還是偏重運動具有美式風味的凱迪拉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