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的最後一夜,滴滴順風車,多項業務受挑戰,前路未卜

滴滴順風車的最後一夜,滴滴順風車,多項業務受挑戰,前路未卜

這可能是司機高化偉(化名)的最後一單順風車訂單。

26日中午,滴滴公佈了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除了免除順風車事業部及客服部門的兩名高管外,還宣佈從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

一位滴滴順風車上線之初首批邀請內測的車主告訴記者,滴滴剛推出順風車業務時,主打的是“公益”屬性,體驗後“大家都覺得產品很好”。但後來跑偏了,平臺開始抽成,內部強調KPI,變成了滴滴追求單量最大化的工具,“打著順風車的招牌,做的卻是低端快車的生意。”

多名司機稱滴滴曾將乘客信息改為默認公開

“這段時間裡我接的十幾個單子裡,沒有一個女孩兒。”坐在駕駛座的高化偉說。

今年發生的幾起順風車安全事件,使得人們對順風車的憤怒到達極點,單身女性也提高了警惕。

但在早期,順風車業務卻是滴滴旗下所有業務線中發展最為順利的一條。上述首批內測順風車的車主回憶當時順風車的“鼎盛時期”,每年的春運順風車都會承擔一部分的客運拉力,“很多媒體都會報道”。

可以承擔一部分的交通壓力是政府部門在初期鼓勵順風車業務的重要原因。多地政府都曾發文鼓勵私家車合乘行為,認為其是緩解城市擁堵、減輕碳排放的辦法之一。

相比之下,順風車主們的想法要簡單的多。26日下午,記者在朝陽區搭乘的多輛順風車中,司機們多表示開順風車不過是順路,可以搭伴聊天,或者閒暇時“找個事兒做”。

滴滴順風車的最後一夜,滴滴順風車,多項業務受挑戰,前路未卜

與快車司機相比,一些順風車主們並不以此謀生,因為順風車實在是“不掙錢”。

另外一層原因是,少數乘客會“把順風車當專車使”,“又掙不了什麼錢,還要受著氣。”高化偉說。

“也該關一段時間了,畢竟出了這麼大事兒。”一位順風車司機說。“平臺也存在一定問題。”另一名司機對記者表示。

他們不太能理解今年兩起順風車命案的順風車司機。事實上,順風車在後期的發展中早已“變味”,由於監管對快車業務的加強,以及快車註冊審核較嚴,一部分無法註冊快車的“專職司機”開始將順風車視作快車的另一替代品。

一位剛剛跑順風車兩天時間的司機稱,他之所以註冊順風車是由於自己的快車賬號被滴滴平臺封禁,封禁期間無法出車只能跑順風車訂單。

此前,鄭州空姐搭乘順風車遇害後,滴滴曾宣佈隱藏乘客個人信息及頭像,改用虛擬頭像。但多名順風車司機向記者證實,之後滴滴又重新將乘客個人信息從默認隱藏改為了默認公開,滴滴尚未就此回應外界。

雖然滴滴已經宣佈下線順風車業務,但這些車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也不認為順風車會就此消失。“畢竟它價格便宜,還是有一定需求的。”

“可能用嘀嗒拼車的人就多了。”這位司機說。

“8月26日20:00起將無法發佈新的順風車行程,平臺將自動取消出發時間為8月27日0:00以後的全部行程。”26日下午,滴滴在軟件中推送了順風車下線的相關消息。

滴滴創始人程維過往的公開演講信息顯示,在安全方面,滴滴考慮的方向似乎更偏向於道路安全。2018年滴滴年會,程維在演講中稱“安全是滴滴最重要的良心指標”,但他的闡述更偏向於防範交通事故上。

“2017年,我們投入鉅額資金和技術資源建設更完備的科技安全體系,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這也意味著一年來滴滴幫助減少了近2000起事故。”程維說。

滴滴順風車的最後一夜,滴滴順風車,多項業務受挑戰,前路未卜

順風車一年訂單量超3000萬

滴滴並不是第一家推出順風車業務的網約車平臺。程維帶領的滴滴打車以出租車起家,通過快車業務迅速發展壯大,順風車在滴滴整個出行版圖中的地位似乎一直都處於邊緣位置。

2015年,滴滴推出順風車業務。彼時,市場上早有嘀嗒拼車、51拼車、天天用車等多家順風車平臺。但滴滴資金實力雄厚,利用補貼戰術幾乎擊敗了所有對手。“車主和乘客兩方都補貼,一單就補20多塊。”上述首批內測順風車的滴滴車主說。

很長一段時間裡,滴滴甚至將“社交”作為順風車業務的突出賣點,26日被免職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在2015年的一次採訪中對此十分興奮,“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另一網約車平臺嘀嗒出行同樣以此有意加強順風車的社交屬性,在軟件內部設置“同伴”頻道,完全以社區化方式進行運營。

隨著今年安全事件的頻發,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滴滴順風車業務中的產品邏輯。一些順風車司機認為,順風車天然存在一定的“社交”基因。

“早期我開順風車的時候,會專門去選擇跟我所處行業相近的乘客,你說一個做影視的和做技術的去坐在一塊,也聊不到一起去呀。”一位順風車司機說。

接觸滴滴方面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由於政策層面對快車業務線監管的加強,滴滴在此後加大了對順風車業務的KPI考核,“有通過順風車來規避政策的傾向”。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網約車業務為滴滴一年帶來約8億元的利潤,且可能是滴滴去年眾多業務線中唯一實現盈利的業務。這一說法未經滴滴證實。

滴滴在26日發佈的自查通報中稱,順風車上線3年以來,出行次數達到十億多次。以此計算,平均一年的訂單量超過3000萬。

滴滴順風車的最後一夜,滴滴順風車,多項業務受挑戰,前路未卜

多項業務受挑戰,上市前路未卜

“無論如何,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滴滴在案發後的回應中多次表示歉意,但這無法平息公眾的憤怒。

過去幾年一直領導著滴滴在網約車市場高歌猛進的程維,一直都未就此事出面發聲。滴滴在資本市場上的強勢,在輿論面前甚至成為其軟肋所在,“天下哭滴久矣”的呼聲一陣高過一陣,滴滴出行總裁柳青的微博下,已被罵聲佔領。

粗略統計,滴滴自成立以來已完成至少200億美元的融資,融資輪次已超過8輪。

2017年4月,滴滴完成新一輪55億美元的融資後,投後估值就已達到了500億美元。當年12月,滴滴出行再次宣佈完成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2018年4月,中信證券-滴滴資產取得上交所無異議函,儲架發行額度100億元,滴滴的估值上漲至600億美元。

今年5月,香港媒體報道稱,滴滴出行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市值獲將達到700億至800億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4800億至5500億,有望超越Uber約720億美元估值。

今年兩起命案的發生,令資本市場對滴滴一直順風順水的發展之路產生擔憂。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和此前滴滴公佈的一年74.3億的訂單相比,順風車一年大約3000萬的訂單量對滴滴整體業務的影響並不大,帶來的更多是輿論上的壓力。

目前滴滴是否會放緩IPO進展仍未可知。從外部環境來看,2018年對滴滴實在是稱不上是友好。主營業務上,美團打車在今年3月已經正式進駐上海,上線3日就宣佈已取得30%的市場份額。順風車業務的兩起命案令其品牌形象降至冰點,更引發部分用戶宣稱“卸載滴滴”,或許會對滴滴其他業務線產生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