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巨大前景剛開始 美團IPO背後的驅動力有哪些

就像商量好的一樣,近期互聯網玩家們都開始忙著張羅上市。

主攻手機和物聯網領域的小米,估值波動的消息每天都在各大網站刷著屏;二手車電商中不差錢的優信,雖被質疑“流血”但也叩開了納斯達克的大門;還有就是每天為我們送外賣的美團點評,其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也於6月25日披露。

前二者倒容易被外界所理解,美團上市卻招來了一些不解。但若要換個角度來看,靠著送外賣就能夠把自己送到港交所掛牌上市,這恰好說明了一個問題,真正的美團,可不止你想得那麼簡單。

事實也確實如此,根據美團的發展歷史以及招股書所呈現出的內容,我們能夠看到,圍繞著外賣業務這一核心,近年來美團不斷開拓新的疆土。最終帶來的成果是美團業績連年增長,招股書顯示2015-2017三年間,美團分別實現了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的收入,三年收入增長超過七倍。

除此之外,美團所呈現出的平臺效應和規模效應,也是一眾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這給了他尋求資本市場認可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在為其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

文/木木(業界風雲匯)

美團外賣的組合拳

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瞭,外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美團為了在外賣領域站穩腳跟,著實費了不小力氣。從創立之初的千團大戰到餐飲下半場的對決,美團的領先態勢都十分明顯。那麼問題就來了,美團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到底是何?

“吃”的巨大前景剛開始 美團IPO背後的驅動力有哪些

關於如何在國內市場把外賣業務做好,美團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供給+流量+配送,這三者缺一不可。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美團外賣負責人王莆中在去年就曾公開表示,對於外賣平臺來說想要做大做強,第一是平臺入駐商戶的數量和質量,也就是供給;第二是在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盡力去吸引到更多的用戶;第三就是配送服務的跟進。

首先在商戶數量方面,今年年初王莆中在美團外賣產業大會上透露,2017年美團外賣合作的商戶數超過200萬家。並且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西貝莜麵村、金百萬、大鴨梨、眉州東坡、吉野家等數萬家優質商家都在美團外賣的深度合作伙伴名單之列。

其次在流量獲取方面,美團擁有多個優質流量入口。除了自身美團、美團外賣客戶端之外,與大眾點評的合併以及與騰訊的合作,使得美團流量入口變得更加豐富。QuestMobile此前曾做出總結,美團外賣的平臺效應已經顯現。美團給出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2017年美團、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之外,騰訊微信及QQ為美團外賣總計貢獻了11%的訂單。

最後就是配送這一環節。眾所周知美團旗下擁有一支騎手大軍,艾瑞諮詢統計稱,2017年第四季度美團外賣日平均活躍騎手數量約為53.1萬人。若按照交易筆數計算,美團已經建成並運營著全球規模最大的即時配送網絡,2017年美團外賣共完成了29億單交易。其中有超過70%的交易是由平臺龐大的騎手團隊配送。

科技驅動向前發展

從訂單數還是騎手規模來看,就足以見美團外賣系統每天需要處理的數據之複雜,更何況外賣配送還要做到實時多人多點的匹配,難度係數可想而知。然而對於美團來說,這一塊又不得不做,因此美團迎難而上,並做出了諸多創新。

“吃”的巨大前景剛開始 美團IPO背後的驅動力有哪些

最為明顯地就是技術方面,王興曾說過,科技創新的根本目的是普惠大眾。招股書顯示,美團連續三年研發費收佔收入的比重超過10%,2015年-2017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2.04億元、23.66億元和36.46億元,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也應了美團技術驅動的公司定位。

具體來看,2016年時,美團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推出了專門為外賣配送研發的“O2O實時配送智能調度系統”,通過“毫秒級調度”、“最優級配送路徑”等技術將配送時間縮短至28分鐘。據介紹,這一領先業界的速度背後,是美團外賣此前所積累的數億歷史訂單數、百億騎手軌跡數據和上千萬用戶、商戶特徵數據在做支撐。

除了“超級大腦”,在上個月底美團外賣舉辦的第三屆配送加盟商大會上,王莆中面對近500名加盟商說到,為了滿足日漸增長的市場需求,未來美團外賣將開拓出更多的配送模式、商流,研發和使用更多新的裝備。也將繼續加大科技投入,用科技來武裝騎手,提高配送效率並保障配送安全。

另外,美團還在進行無人駕駛配送方面的探索,並已經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申請了超過25項技術專利。美團表示希望在未來技術真正成熟之時能夠大規模地應用到日常業務之中。

美團在外賣業務上做出的創新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諸多市場統計機構給出的數據都顯示,美團外賣在行業中領先優勢明顯。

DCCI發佈的《2017年中國網民網絡外賣服務調查報告》指出,美團外賣以79.9%的用戶滲透率和53.9%的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一,超過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之和。艾瑞諮詢給出的數據稱,2017年美團外賣是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服務提供商,年交易金額達到了1710億元。市場份額也在逐年增長之中,2015年為31.7%,2017年增至56%,2018年第一季度則在此基礎之上又增長到了59.1%。

開疆拓土終成規模

民以食為天,美團也是。外賣業務是核心是根本,但美團也並沒有侷限於此。成立八年以來,美團在不斷地再向新領域進行探索。引用業內人士的評論就是——美團沒有邊界。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團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的目標才得以實現,其規模效應也日益凸顯。

舉個例子,2015年時,美團和大眾點評共同宣佈二者將完成合並。當時業內外就有不少人猜測這場聯姻到底能否達到1+1>2的效果。三年過去,答案已經十分明瞭。作為國內領先的線上生活信息搜索平臺,大眾點評與美團之間實現了優勢互補,大眾點評在美團的協同之下也得到了更好地發展。

“吃”的巨大前景剛開始 美團IPO背後的驅動力有哪些

美團在“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下,從“吃”開始拓展,形成了三大業務板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和新業務。

餐飲外賣在前文中已經有過介紹,重點來看一下另外兩大板塊。招股書中寫到,美團點評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年度交易金額在2017年達到1580億元,美團點評經營著中國最大的到店餐飲服務平臺,並且酒店預訂和旅遊方面,美團也已經有實力和對應垂直領域裡的競爭對手一較高下。在新業務上,已經上線的服務包括美團打車、美團跑腿等等。不久前剛剛收購的摩拜單車,也是被劃分到這一業務板塊。

可見,美團圍繞著“吃”這個關鍵詞已經把業務之手伸進了我們生活的細枝末節。以前網上也有個流傳甚廣的段子,為了讓用戶宅在家裡不動就能吃上飯,美團做了美團外賣;用戶想出去吃時,美團又做了美團打車;當距離較近用不著打車之時,美團乾脆就把摩拜給收購了過來;甚至在吃完飯之後,用戶想要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美團也同樣能夠滿足。

“其實,這個段子正是如此之多的服務被整合到美團這一個平臺之後,規模效應凸顯的直白化詮釋”,有業內人士說道,“用戶需求得到滿足,在美團平臺停留的時間無形中就得以延長,美團的價值和優勢也因此得以體現。”

在進行外拓的同時,美團在外賣業務上的創新精神也被平移複製到了新業務之上。比如說在前幾日舉行的2018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已經將業務拓展至交通出行服務的美團,提出未來將使用科技的能力、網絡平臺的能力,在城市智慧出行的建設中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滿足用戶的需求。

這一系列的開疆拓土成效如何?業績是最好的證明。招股書顯示,美團經調整虧損淨額在連年收窄。2015年時為-59億元,2016年收窄至-54億元,2017年收窄幅度更為明顯,較2015年幾近減半,達到-28.5億元。

在其他核心數據上美團依然表現穩健。比如說用戶和入駐平臺的商家數量,2015年到2017年,美團交易用戶數分別為2.06億、2.59億和3.1億,商家數量分別為約300萬、440萬和550萬。

結束語

從“吃”到“生活”,從外賣到出行、差旅、娛樂、購物,美團走出了自己獨有的一條路。這條路前無古人,目前也沒有來者。若日後時代利好越來越明顯之時,真有模仿者出現的話,想要做到美團這樣平臺效應與規模效應兼具並尋求上市,應該也是較為困難。

畢竟,今日的高光時刻,美團用八年的沉澱才換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業界風雲匯」,文:木木,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證文章完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