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東漢(三)

中國通史——東漢(三)


東漢的衰落和黃巾大起義

1.宦官外戚專權

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接受西漢外戚專政以至敗亡的教訓,”不假後黨以權”。但三世之後,情況便發生了變化。和帝繼位時年僅十歲。竇太后臨朝,其兄竇憲以大將軍位加侍中出入宮廷,“父子兄弟並居列位,充滿朝廷”。和帝年齡稍長,對竇氏弄權不滿,與中常侍(宦官)鄭眾密謀,捕殺了竇氏兄弟及其同黨,竇太后被迫歸政於和帝,鄭眾因功封剿鄉候,任大長秋,宦官弄權封侯自此發生。和帝21歲病死。其子劉隆始生百餘日,被立為皇帝,是為殤帝。殤帝繼位一年病死,又立和帝侄劉祜(hu)為帝,是為安帝,鄧太后臨朝,其兄鄧騭(zhi)為車騎將軍掌權。鄧太后為鄧禹之孫女,是貴族中比較有才識的女性,在她聽政的十餘年中,宮廷開支節儉,對外戚嚴加管束,政治比較清明。

中國通史——東漢(三)

竇太后

上圖——東漢章帝皇后竇皇后

竇皇后又是東漢一個干政的皇后,她在鄧綏之前。她很美貌,也很有手段。她是東漢開國元勳竇融的曾孫女,只是她出生時,家中已經發生了變故,再無往日的顯赫了。所以,她生長在破落的名門裡,自然也有一種不顧一切望上爬的野心。

章帝31歲時去世,竇皇后開始輔佐11歲的和帝。竇家權勢日盛。物極必反,最終竇家人的干政引來朝臣的不滿,竇太后也被囚禁起來。

中國通史——東漢(三)

鄧太后

上圖——鄧綏(sui),新野人,高密候鄧禹之孫女,東漢和帝皇后,史稱鄧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后。

鄧太后死,安帝的乳母王聖與宦官李閏、江京等誣告鄧氏有廢立之謀,鄧騭被迫自殺,鄧氏族人或被殺、或被免官。李閏、江京受到安帝重用,升為中常侍,與皇后兄閻顯共掌朝政。安帝32歲病死,閻太后與閻顯迎立章帝孫北鄉侯劉懿(少帝),不終年而死,孫程等19名宦官合謀殺死江京、閻顯,迎立被安帝廢掉的太子劉保即位,是為順帝,孫程等均被封侯。不久,外戚梁氏掌權,後父梁商、兄梁冀相繼任大將軍,歷順帝、衝帝、質帝、桓帝四朝,是為外戚專權的極盛時代。

159年(桓帝延熹二年),梁太后死,桓帝與中常侍單超、左悺(guan)、徐璜等密謀,除掉梁冀,梁氏滅門,因牽連被免官者三百餘人,“朝廷為空”,抄沒梁冀家財達30多億,抵上東漢全年租稅之半。

中國通史——東漢(三)

上圖——順烈皇后梁妠(讀nà)(106年—150年),安定烏氏(今甘肅省平涼縣西北)人,父大將軍梁商,兄弟梁冀,漢順帝劉保的皇后,少善女紅,好史書,擅權術,公元128年(東漢順帝永建三年),梁妠與其姑媽梁氏同時選入宮中,不久封為貴人,公元132年(陽嘉元年),冊立為皇后,由於她少時喜讀史書,知道歷朝治國的得失,尚不敢驕橫自專,她的父親梁商也只做了執金吾的中級軍官,公元141年(永和6年),梁商死,染冀襲位為大將軍,他的兄弟梁不疑做了河南尹,遂步左右朝政。

梁冀被誅後,單超等五名宦官同時封侯。他們執政後,驕橫跋扈,“手握王爵,口含天憲”,直到靈帝,政權一直為宦官所壟斷。這一時期,封建政權日益腐朽,宦官集團貪贓枉法,賄賂公行,搜刮財貨,荼毒天下。他們除本身窮奢極欲之外,又收養子傳襲封爵,兄弟姻親多任州郡長官,盤剝百姓,如單超等五侯秉政時期,其“宗族賓客虐遍天下,民不堪命”。

中國通史——東漢(三)

東漢末年的十常侍

專制制度的完備,使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之手,皇帝成為一切權力的化身,覬覦權力的人,都力圖挾持皇帝。外戚易於接近皇帝,利用皇帝幼弱,掌握朝政;而宦官又因緣時令,取外戚的地位而代之。無論外戚或宦官當權,都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繼續操縱。由於這兩個集團文化與政治水準一般不高,執政時往往只知貪殘縱慾,招權納賄,不能很好地處理政事,致使政治腐敗,社會黑暗,統治日趨腐朽,階級矛盾激化,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條件愈來愈趨向成熟。

2.清議與黨錮之禍

外戚宦官的黑暗統治尤其是東漢末宦官的專權,把東漢王朝推向了崩潰的邊緣。在嚴重的社會危機面前,統治階級中的開明官僚,在野的士人和太學生強烈地反對宦官專權。當然,士人、太學生反對宦官專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宦官壟斷政權堵塞了他們的政治出路,時諺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選舉制度混亂,以太學生和郡國生徒為主體的士人群體不能按正常途徑入仕,引起了他們極度的不滿。他們與部分官吏互相呼應,議論政治,品評人物,抨擊宦官專政,這就是所謂的“

清議”。他們的活動激怒了宦官集團,於是接連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①第一次黨錮——166年(延熹九年),宦官黨羽、術士張成教唆其子殺人,為司隸校尉李庸逮捕。適逢國家有赦令,但李庸仍處死了他。張成的弟子牢修上書,誣告李膺與太學生、士人官僚“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桓帝大怒,下令逮捕了李膺二百餘人,後雖赦免,但卻禁錮終生,不得入仕當官。這是第一次黨錮。

②第二次黨錮——167年(永康元年),桓帝死,靈帝繼位。竇太后臨朝,其父大將軍竇武與太尉陳蕃輔政,重新起用李庸等人。次年,竇武與陳蕃合謀誅除宦官集團,事洩被害。接著宦官曹節等誣告“黨人”謀反,李庸等百餘人被捕,死於獄中,其餘連受害而被處死、徙、廢、禁等刑罰的有六七百人。175年(熹平五年),靈帝又下詔,凡是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內親屬一律免官禁錮,這就是第二次黨錮。這此黨錮前後繼續了十幾年,直到184年黃巾大起義後,東漢政府才宣佈赦免“黨人”,起用他們去鎮壓農民起義軍。

中國通史——東漢(三)

李庸像

上圖——東漢後期政治黑暗,外戚、宦官專權,直接損害了官僚士大夫的利益,一時“清議”風行,李膺亦為人推崇,時稱“天下模楷李元禮”。延熹九年,李膺捕殺交結宦官、教子殺人的方士張成,宦官唆使張成弟子誣告李膺等人共為部黨,誹謗朝廷。桓帝收執李膺等人,終生禁錮,黨錮之禍至黃巾起義才告結束。

3.黃巾大起義

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瘟疫流行,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

張角創立的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 ;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並建立由黃巾軍統治的的新天下。

中國通史——東漢(三)

戴敦邦道教人物畫集——張角、張寶、張梁

黃巾起義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然起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中國通史——東漢(三)

中國通史——東漢(三)

天公將軍——張角

中國通史——東漢(三)

地公將軍——張寶

中國通史——東漢(三)

人公將軍——張梁



兩漢時期的文化

1.哲學

①董仲舒

西漢初年統治者接受秦短命而亡的教訓,為了穩定統治,推崇黃老思想,實行“無為而治”。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促進了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到漢武帝時,國家形勢發生變化,封建統治者由“無為“變“有為”,儒家思想吸收其他各家成分,取代了黃老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指導思想。這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中國通史——東漢(三)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廣川(今河北棗強)人,西漢中期的儒學大師。景帝時,董仲舒曾任博士,武帝時詔舉賢良文學之士,他以賢良身份上《天人三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隨後任江都王相,後居家教授。其著作現存有《春秋繁露》。

中國通史——東漢(三)

董仲舒適應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思想,又揉合其他學說,建立起神學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其核心是“

天人感應”學說。他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能支配一切,主宰一切,人間的君主都是“受命於天”,秉承天的意志來統治人民的,與天始終有著密切聯繫。君主統治得好,天就會降祥瑞,如鳳凰、靈芝之類,以示褒獎;君主統治得不好,天就降災異進行警告和懲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雖有限制君權的一面,但主要是論證“君權神授”和封建專制的合理性。

董仲舒從天人感應學說出發,建立起一套神學化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核心是“三綱五常”。

所謂三綱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

仁、義、禮、智、信

這些道德倫理觀念也是天的意志,是永恆不變的,“王道之三綱,可求之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樣,就把神權、皇權、族權、夫權和人的行為規範說成了永恆的真理,長期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中國通史——東漢(三)

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張大一統,反對諸侯割據,提出“

諸侯不得專封”,全國政權應“一統乎天下”,要求統治者革除弊政,改善民眾的生活環境,“限民名田,以贍不足,塞兼併之路”,“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等。這些思想對緩和當時的階級矛盾,鞏固中央集權和維護大一統的局面有一定積極意義。

②經今古文之爭

今文經——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經學由此昌盛起來。漢初,儒家經典是憑著老學者們的記憶,用當時通行的文字“隸書”記錄抄寫下來的。武帝立五經博士,設立太學和郡國學校,所學內容主要是這部分儒家經典,後來人們稱之為“今文經”。

古文經——在儒學發展的同時,掀起了蒐集、整理圖書的熱潮,後來在孔子舊宅中和其他一些地方,陸續得到許多戰國時代遺留下來的儒家經典,字體是用漢以前的“小篆”寫成的,這些經書被稱為“古文經”。

中國通史——東漢(三)

今文經與古文經不僅字體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對經學內容的解釋也有很大差異,由此形成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和學術派別。今文經學專明“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注重章句訓詁(gu)。今文經學出現較早,漢武帝所立博士都是今文經學派。古文經晚出,遭到今文經學派的排斥,長期不得立為學官。

西漢後期,劉向、劉歆(xin)父子受命整理國家從各地徵求來的圖書,劉歆發現了古文經《春秋左氏傳》等書籍,請朝廷將古文經列於學官,遭到今文經學博士的激烈反對。平帝時,王莽專權,很需要從經書中求得改制的根據,劉歆又是王莽集團的重要人物,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經終於設立博士,至東漢初又被廢除。後來政府宣佈古文經可以傳授,但不立博士。由於古文經學簡單明瞭,思想犀利,所以在東漢時發展很快,逐漸成為私學的主流。東漢一代,古文經學大師輩出。

中國通史——東漢(三)

中國通史——東漢(三)

劉歆

東漢後期,古文經學家馬融遍注經書,使古文經學派有了統一的經義和訓詁,他的學生鄭玄對於古文經的造詣更在其師輩之上,且兼採今文經說,號為“鄭學”,自此今文經學式微,古文經學佔了上風。

③讖(chen,四聲)緯之學

董仲舒在宣揚他的主張時,大講符瑞災異,於是西漢後期讖緯之學依附今文經學而大為流行。

讖——隱語和預言

緯——用詭秘的語言對經書的解釋

王莽、劉秀爭奪封建統治權都利用了讖緯。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宣佈圖讖於天下”,章帝主持召開白虎觀會議,用讖緯解經,讖緯之學遂佔統治地位。東漢時期,許多思想家對讖緯之學提出嚴厲的批判,到東漢後期,讖緯之學便基本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④王充

在兩漢之際讖緯迷信思想流行的時候,也出現了反讖緯迷信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東漢初期人王充。

中國通史——東漢(三)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出身於“細族孤門”,曾就讀於洛陽太學,博學強記,”通百家之言

”,曾任郡功曹,因與主官不合而辭職,閉門著書,經三十年艱苦努力,著成《論衡》85篇,20餘萬言。

中國通史——東漢(三)

王充繼承了戰國時期唯物主義思想傳統,對讖緯神學進行了深刻批判。他認為天地是由“元氣”構成的,氣充塞於天地之間,是自然萬物之本源。在天人關係上,他認為天沒有口目不能譴責或警告人,不能干涉人的活動,“人不能以行(為)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

”。王充還系統提出了無神論觀點,認為“死人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人的精神從屬於形體,人死後血脈枯竭,形體腐朽成灰土,精神隨之消滅,不能變成鬼害人,所謂見鬼見神是由於人的精神混亂引起的。

中國通史——東漢(三)

鬼怪

王充對傳統思想持批判態度,對孔孟各家均提出了質疑和批評。《論衡》中有《問孔》《刺孟》等篇,在《刺孟》中對孟子所謂“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說法進行了駁難。但是,王充的思想也有很大的侷限性,他對於國家的興衰治亂,人的壽天貴賤,都視為“時數”所決定,非人力所能左右,由此又陷入宿命論的泥沼。

2.文學

兩漢時期的文學十分繁榮,主要文體是賦、樂府詩和散文。

①賦

賦是一種散文韻文並用、體物言志的文體,流傳至今的漢賦有一千多篇。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是賈誼的《吊屈原賦》和《鵩(fu)鳥賦》。西漢中期的賦作家很多,有代表性的是司馬相如,他的《子虛賦》、《上林賦》氣魄宏偉,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西漢後期賦家的代表作是揚雄的《甘泉賦》。東漢以班固、張衡的賦最為有名。漢賦對結構、用詞、音韻非常講究,用詞力求新穎、華麗,對於後代文學產生了一定影響。

中國通史——東漢(三)

賈誼

中國通史——東漢(三)

司馬相如

中國通史——東漢(三)

司馬相如 《鳳求凰》

②樂府

漢武帝時設立了主管音樂的機構,稱為樂府。以當時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廣採民歌進行修改加工,配曲演奏。蒐集的民歌叫“樂府詩”,簡稱“樂府”。著名有的《陌上桑》《平陵東》《羽林郎》《東門行》《戰城南》等。由於樂府來自民歌,所以大多數能夠反映當時生活的真實情況,表達人民的感情和希望。東漢時期還出現了仿樂府形式的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是其代表作。樂府詩由於有豐富的內容和淳樸、優美的格調,所以在社會上流行很廣。樂府詩對魏晉以及唐代詩人有著深刻的影響。

中國通史——東漢(三)

孔雀東南飛

③散文

兩漢時期的散文有很高的成就,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晁錯的《賢良對策》《言兵事疏》都是西漢的散文名篇。賈誼的政論慷慨激昂,氣勢磅礴,語言生動,有聲有色。晁錯的政論語言精練,富有節奏,有很強的說服力。司馬遷的《史記》不僅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而且是散文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人物傳記部分,刻畫了各方面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有血有肉,愛恨分明,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其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與在史學上同樣出色,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最為確當。東漢王充的《論衡》、仲長統的《昌言》等也具有散文的特點,有很高的文學成就。

中國通史——東漢(三)

賈誼《過秦論》

3.史學

①《史記》

《史記》是西漢時期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

中國通史——東漢(三)

作者司馬遷(前135~前93年),字子長,夏陽龍門(今陝西韓城)人。其父司馬談,漢武帝時為太史令。司馬談學識淵博,原擬根據《春秋左氏傳》、《國語》、《楚漢春秋》等書撰寫一部史書,未及撰述而去世。司馬遷繼父職任太史令,決心完成其父遺願。司馬遷早年博覽群書,遊歷各地,經歷豐富,學術根底深厚,為他撰寫《史記》奠定了基礎。《史記》自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開始撰寫,約十年撰成。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時期,以人物傳記為主,輔之以編年和紀事,體例嚴整,內容豐富,成為此後兩千多年間正史編纂的規範。

全書共130篇,526500字,分10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

撰寫期間因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處以腐刑,對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忍受巨大痛苦,以孫子臏腳、屈原放逐的古事相勉,終於完成了《史記》的寫作。

中國通史——東漢(三)

司馬遷

《史記》三家注——

後人對此書註釋者很多,

最主要的有

南朝宋人裴駰(yin)的《集解》、

唐司馬貞的《索隱)、

張守節的《正義》,

史稱《史記》三家注。近人張森楷的《史記新校注》,日本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彙集眾注,便於參考。

②《漢書》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作者班固(32~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其父班彪,著名史學家,感於司馬遷的《史記》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作《史記後傳》65篇,以補足《史記》於漢史之所缺。班彪死後,班固繼承父業,用二十餘年修成《漢書》100卷,全書分為12紀、8表、10志、70列傳,始於劉邦起兵,終於王莽政權滅亡,記述漢朝230年間的史事人物。班固沒有寫完此書而受外戚竇憲犯罪牽連下獄而死。所餘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史學家馬續完成。《漢書》各傳、志多載錄有關學術、政治的文章,兼有一代文章總集的性質。《漢書》在封建綱常倫理思想的嚴重束縛下失掉了《史記》的那種批判精神,成為封建史書的典型。

中國通史——東漢(三)

中國通史——東漢(三)

③《漢紀》

《漢紀》是記載西漢歷史的編年體史書。作者荀悅(148~209年),字仲豫,漢獻帝時曾任黃門侍郎,同孔融一道侍講宮中,為漢獻帝所賞識。漢獻帝喜歡讀歷史書,因感《漢書》內容太多,不便翻檢,命荀悅仿照《左傳》體例,將《漢書》加以改編。

於是荀悅從198年(建安三年)開始,用了三年時間,將班固《漢書》按時間先後加以剪裁、編排,寫成此書。《漢紀》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編年體斷代史,對以後斷代編年史的撰寫起過發凡起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的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科學技術

兩漢時期,科學技術有很大的發展,尤其在科學、數學、天文學、醫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①蔡倫與改進造紙術

東漢和帝時,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使紙的應用得到了推廣。蔡倫,字敬仲,桂陽(今湖南耒陽)人。自小就入宮當太監,後負責宮內器物製造。他在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用樹皮、麻頭、舊布、破魚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出了既輕便、又實用的紙張,於公元105年獻給和帝,受到稱讚,被稱為“

蔡侯紙”。東漢後期,左伯又造出了細勻而有光澤的書寫紙,把造紙術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國的造紙術約在公元三四世紀傳入朝鮮,610年又從朝鮮傳到日本,751年傳到阿拉伯,1150年從阿拉伯傳到歐洲,16世紀後由歐洲傳到北美洲。中國的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中國通史——東漢(三)

②數學

大約在西漢中期,我國古代的第一部算學著作《周髀(bi)算經》成書,這部書使用了相當複雜的分數算法和開平方法,還用竿標測日影以求日高,使用的是勾股定理,這是我國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勾股定理的著作。稍晚於《周髀算經》的算學著作是《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前期,其中負數、分數的計算,聯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全書由246個算術命題和解法彙編而成,此書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很高地位,許多國家翻譯出版了這部書。秦漢時期出現了許多數學家,如張蒼、耿壽昌、劉歆、張衡等。

中國通史——東漢(三)

周髀算經

中國通史——東漢(三)

九章算術

③天文學

漢代天文學相當發達,關於天象的記錄非常豐富《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都詳細記載了周天星座的部位和對一些行星的觀測。當時關於天體結構有三種說法:

一是宣夜說,已失傳。

二是蓋天說,以《周髀算經》為代表認為天象一個蓋笠,地象一個覆盤。

三是渾天說,認為天和地都是圓的,天在外像蛋殼,地在內像蛋黃。主張此說的主要有落下閎(hong)、耿壽昌、張衡等人,以張衡最具代表性。

張衡

張衡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科學家,在東漢安帝時任太史令,曾撰《靈憲》一書。他比較正確地闡述了許多天文現象,併發明瞭利用水力轉動的天文儀器“渾天儀”,若以湧水轉動,則有星宿出沒,與靈臺現象所見的情況相符合。他還發明瞭候風儀和地動儀,候風儀已失傳,地動儀是用精銅製造的,圓徑八尺,形似酒樽,內置機關,在八個方向各安一個龍頭,口銜銅丸,哪個方向發生地震,該方向的龍頭就吐出銅丸,發出警報。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地動儀等不僅是科學技術上的一大成就,而且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對當時喧囂一時的讖緯迷信思想是一個有力打擊。

中國通史——東漢(三)

④曆法

秦統一全國後,在全國頒行《顓頊(zhuān xū)歷》。《顓頊歷》是一種四分曆,一回歸年為365(1/4)日,一朔望日為29(499/940)日,以十月為歲首。至漢武帝時,《顓頊歷》已實行一百餘年,出現了“朔日每月見,弦望滿虧”的錯亂現象。武帝命司馬遷、落下閎等人改《顓頊歷》而作《太初曆》,以正月為首,把二十四節氣第一次訂入曆法。成帝時,劉歆又依據《太初曆》作《三統曆》,規定一年是365(385/1539)日,一月是29(43/81)日,十九年有七個閏月,這是當時最精密的歷法。

⑤醫學

兩漢時期醫學得到進一步發展,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醫學體系。此時的醫學雖然披著陰陽五行的外衣,但對人的生理、病理現象和治療方案的解釋,則包含著辯證觀點。西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對秦漢以前醫學臨床經驗的總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著作

它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

《素問》記述的是病理現象和治療原則。

《靈樞》記述了針灸法。

中國通史——東漢(三)

兩漢時期出現了許多醫學家和著名醫生,西漢初期人淳于意,“

為人治病,決生死多驗”。東漢時期醫學更加發展,最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

中國通史——東漢(三)

醫聖張仲景

中國通史——東漢(三)

華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