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的起起落落

說起大清歷史上的“末代皇帝”溥儀,我們對他並不陌生,在三歲的時候,就被即將走入歷史的慈禧從父母親身邊帶到了皇宮中,還在懵懵懂懂的時候,溥儀開始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三歲登基的溥儀,沒能像自己的祖宗們一樣,能夠順利的將這個皇帝當下去,因為在三年之後,這位即將6歲的小皇帝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落”。

“末代皇帝”溥儀的起起落落

隨著武昌起義的打響,大清王朝開始變得風雨飄搖,當了三年皇帝的溥儀,在這一年,因錯信任了袁世凱,終於在1912年2月12日,以隆裕太后名義頒佈了《退位詔書》,昭告天下,大清皇帝退位,大清王朝走入歷史。年僅6歲的溥儀,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落“。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溥儀被稱為了”末代皇帝“。

但雖說溥儀退位,但中華民國並未將溥儀及其他皇室成員趕出紫禁城,相反,溥儀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且保留”皇帝“的稱號,紫禁城內保留大清朝的一切規矩,且每年中華民國還提供皇室400萬兩白銀作為日常開支。原本溥儀可以如此這般,在紫禁城內這個”小朝廷”繼續過著皇帝生活,只可惜,當時的中國環境並不想滿足溥儀這一想法。

“末代皇帝”溥儀的起起落落

1917年7月1日,在“辮子軍”首領張勳的幫助下,溥儀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起”,第一次“起”則是3歲就登上了大清皇位,第二次“起”則是在張勳的幫助下,溥儀重新登上了皇位,恢復年號”宣統”,並開始有模有樣的提拔各位大臣,但只可惜,溥儀又再一次看錯了人,這一次比上次做皇帝的時間還短,短短11天后,溥儀在全國的反對聲中,結束了自己的皇帝夢,而輔佐自己上位的“辮子軍”首領張勳,則倉皇逃進了荷蘭大使館避難去了。第12天,溥儀再次退位。而這次退位則是溥儀的第二次“落”。

但與當12天皇帝被退位相比,接下來溥儀面對的情形則更加嚴峻,因為張勳復辟之事,惹怒了當時的各大軍閥,終於在1924年11月5日,其中一位軍閥馮玉祥帶兵衝入了紫禁城,直接對溥儀下了“逐客令”,也就是說,溥儀即將從紫禁城搬出去,作為大清皇帝的溥儀,這一次算是徹底離開的紫禁城。

離開紫禁城對溥儀來說可謂打擊非常大,因為此時的溥儀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於是,溥儀開啟了“復國”之路,他開始出入各類社交場所,結交各國公使和各路軍閥頭子,以此希望能夠幫助自己復國,但只可惜,這些公使和軍閥頭子們,都是表面上保持對溥儀的“尊敬”,但並沒有給出實質性的幫助,如此情形之下,溥儀終於想到了一個國家:日本。

“末代皇帝”溥儀的起起落落

其實,當時的日本早就看上了溥儀,因此,在接下來的接觸中,雙發毫不費力的就達成了一致:日本幫助溥儀恢復皇帝夢。日本在中國東北給溥儀建立了一個“滿洲國”,溥儀稱為了“滿洲國”的執政者。但溥儀雖說是滿洲國的執政者,但滿洲國的治安和國防靠日本,鐵路、港灣、水路和航空路靠日本,滿洲國的官署任命也都是日本人,溥儀雖說是執政者,但手下幾乎都是日本人。但溥儀對此並不介意,因為在接下里的日子,“滿洲國”改名為“滿洲帝國”,溥儀稱為了皇帝。這一年算是溥儀人生中的第三次“起”。

這一次“起”時間還比較長,長達11年之久,隨著日本在1945年的戰敗,溥儀的人生也開始走向了第三次“落”,溥儀在瀋陽機場被蘇聯軍人給逮捕,並帶到了蘇聯,關押起來。此時的溥儀從高高在上的帝王,成為了階下囚,但溥儀很享受這一切,而且,溥儀還希望能夠一直保持下去,除去溥儀在這能有不錯的享受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溥儀不用擔心回國被。但只可惜,蘇聯還是將溥儀遣送回國,交給共產黨。

“末代皇帝”溥儀的起起落落

被遣送回國後的溥儀,非常擔心被直接處決,但好在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講話:對溥儀要逐步改造,而不是簡單處理,到此,溥儀算是踏實了下來,知道自己將不會有生命危險。也正是這個時候,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利用三年時間,寫出了《我的前半生》這本書。

溥儀不僅能夠活了下來,關鍵在後來,還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赦令》的第一號人物,不僅如此,溥儀還擔任了後來的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而這一次也算是溥儀的第四次”起“。到此,溥儀應該算是安穩了。

而溥儀的最後一次”落“,則是敗給了疾病,1967年,溥儀被檢查出尿毒症,雖然周恩來總理親自關照,要救活溥儀,但溥儀還是在1967年10月17日,走完了自己精彩的、戲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