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頭的起源竟然是秦始皇

在我小的時候,老人們就講正月不能剃頭,為什麼呀?好神奇!既然老人們這麼說了,那我們這些晚輩也就照做便是,可是,這事總得有個起源吧?我就找了一些資料,不知道是真是假。

正月不剃頭的起源竟然是秦始皇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一片烽火狼煙,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在當時是秦國的王子,被趙國拘為人質,所以,他從小就在趙國長大。這一年的正月,秦始皇嬴政的舅舅來姐姐趙姬家拜年,正趕上嬴政在屋裡剃頭,嬴政的舅舅雖然輩分大,但是年齡卻不比嬴政大多少,趁著剃頭匠為嬴政洗頭的時候,就拿起剃頭刀把玩,一不小心,給自己的手上劃了一個口子。

可是誰也想不到,就在幾天之後,嬴政的舅舅,竟然不治而亡,一命嗚呼了。後來,嬴政被接回秦國,繼承大統。通過數年征戰,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更名秦始皇。

又是一年的正月,宮中的太監準備給秦始皇的兒子理髮,突然,秦始皇想起自己年輕時候的舅舅,就連連擺手阻止太監說,不可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秦始皇那可是一國之君,金口玉言,這件事情很快便在民間傳開了。從那之後,百姓過年的春節民俗中,變多了一項禁忌。

正月不剃頭的起源竟然是秦始皇

還有一個說法是秦始皇生於正月,又取名為政,當時,為了避諱秦始皇,秦朝人就在在正月裡不剃頭,又有人認為,在華夏民俗文化中,這個頭髮,俗稱為發,有發財,發福,發家的意義。在這個祈福迎新的時刻裡,如果把這個象徵這好彩頭的發給剃了,豈不是自討晦氣嗎?

還有人說正月不剃頭的起源在清代,話說順治2年,清兵入關,清王朝的士兵們為了震懾天下的百姓,維護其思想統治,悍然發佈了剃髮詔書。嚴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人不剃髮,全家斬,全家不剃髮,全村斬。

當時,建州女真人久居關外以狩獵遊牧為生,他們不僅喜歡緊身的服飾,還會把前額剃光,腦後留一個髮辮,這樣更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可是,當時的漢人以素髮為即唯美,在當時的漢人看來,女真族這種不倫不類的服飾和髮飾,不僅是有礙觀瞻,更因為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儒家訓導,讓人覺得剃髮異服為恥辱。

在清朝順治2年6月,清軍令江南人民10天之內一律剃髮換服裝,結果這嘉定城內起義頓時爆發,最後,雖遭三次屠城,但是,沒有一個人投降。之後,全國各大城市全都接到了剃髮的命令,然後,各個地方的人民都起來抗爭。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正月不剃頭的起源竟然是秦始皇

最後,關內的文人和百姓說,正月不剃頭,以思前明舊制。這句話,就一直傳了下來,原本是正月不剃頭,思舊。不知道怎麼的,就傳成了正月不剃頭,死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