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風口”祕訣:快速識別顛覆式技術

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是顛覆式技術?如何識別顛覆式技術?如果將這句話翻譯一下,那就是:如何搶先佔據技術風口,把握市場機遇?今天,無論是投資者、工程師還是技術小白,都希望自己具備看清技術發展趨勢的慧眼,搶先進入市場,等待被資本風口吹上天。而事實上,顛覆式技術確實有一些共性。

創新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可以使顛覆性的。大多數新技術都是持續性創新,以推動產品性能、安全性和易用性等的改善為目標,經常面向的是主流客戶市場。比如最近比較熱的手機“挖孔屏”,就是一種持續性創新,沒有徹底改變手機屏幕的形態,只是進一步優化。

還有極少量新技術,雖然在短期內甚至可能會導致產品某方便性能下降,雖然不被主流客戶看中,但是卻具有一些邊緣客戶(通常是新市場)所看中的關鍵特徵,特長明顯。假以時日,隨著性能和可靠性等的不斷提升,這些技術可能顛覆原來的主流技術,上位為市場主體。舉個例子,蒸汽汽車剛出現時,速度根本趕不上馬車,而且噪音極大,常常驚擾行人,甚至當時的立法對於汽車都是歧視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拉菲爾鎮曾頒佈法令,要求汽車司機在任何過路馬匹的300英尺以外停車。

通過二十餘年來我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發現顛覆式技術往往具備一些典型的特徵:第一,分佈式,經常在邊緣市場先崛起;第二,採用與“前輩”完全不同的商用模式;第三,能夠發展出新興業態;第四,規模使用後性價比提升10倍以上。

從第一點上看,顛覆式技術大多是分佈式的,通常從邊緣市場興起。大家有沒有想到區塊鏈?區塊鏈就是典型的分佈式技術,是倡導去中心化的。而且也確實是在邊緣性市場——數字貨幣這個領域最先應用,而且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一些區塊鏈應用,也都是在一些不太“要害”的局部市場。比如收藏、公正、物流等。

第二點其實也不難理解,採用與“前輩”完全不同的商用模式,意味著不一樣的市場打法。比如在封閉的蘋果的iOS系統興起後,谷歌對蘋果發起挑戰採用的就是“開放”的模式,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廠商抱團取暖,給用戶帶來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

第三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顛覆式技術興起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主體進入這個市場,逐漸就會形成新的業態,做一些之前難以做的工作。比如滴滴打車這一典型的“共享經濟”應用;而第四點也則是從具體的性能和成本上看,顛覆式技術的必須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的,推進社會進步的。

事實上,除了上述這些特徵,判斷一個技術創新是否是顛覆式的,還可以依賴一些外部的條件,比如,媒體是否對該新技術的安全和質量頻頻曝光,以及傳統行業是否頻頻製造社會事端,因為這些都是傳統利益的聲音,都是旨在拖延或者阻止新技術的發展。

其實,人們總是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而低估技術的長期影響。技術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顛覆,往往需要一代人以上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