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说起乾隆,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收藏,但他也有一个臭毛病,特别爱在字画上赋诗题词,而且是想起来就写,越是喜欢题的就越多,多少名家字画被他“毁了容”,弄得面目全非。其中就有一幅是他的一生最爱-《富春山居图》,更是题诗N次。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乾隆爷对这幅画爱到什么程度呢?下江南的时候都带着它,而且高兴了就题诗一首,想起来就写个评语,兴致来了就盖个印章,可谓是宝中之宝。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位爷大伤了一番脑筋。某日,有一位大臣进献了一幅《富春山居图》,乾隆爷这下可头大了,到底哪个是真的呢?思来想去,两幅画水平都很高,可是自己已经题了那么多字,面子不能丢呀,加上大臣的吹捧,于是咬牙说自己收藏的那幅是真迹,而后来进宫的那一幅自然就被当成赝品存放于宫内次品库。后来,到了嘉庆朝,才有专家鉴定认为,乾隆收藏的那一幅是假的,就这么着阴差阳错的,乾隆竟然意外保住了一幅真迹。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说起这个《富春山居图》可是大有来头。它是元代“元四家”之首,著名的大画家黄公望晚年力作,完成此画的时候,他已经是80多岁了。这幅画的第一位收藏者就是他的师弟郑樗(chū),字无用,所以黄公望在这幅画的题跋上,称其为“无用师”。

这幅画能流传到现在,可谓历尽磨难,一波三折,期间竟有百年不知所踪。到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方才有它的下落。它被“明四家”之一的明代绘画大师沈周所收藏,但时间不长,沈周在想请名人题跋的时候,画竟被偷走,流向市场,而沈周家贫,无力购回。为慰藉思念之情,他竟凭着超人的记忆力临摹了一幅,取名叫《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虽为仿品,但却是名家所作,情意皆浓,所以此画也是屡易其手,最后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1488年,《富春山居图》被苏州节推樊舜举购得,樊就把它拿给沈周看,沈周真是思绪万千,于是在图上题记曰“一时名辈题跋,岁久脱去”。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这幅图已经比较旧了。接下来,这幅名画的灾难来了。

《富春山居图》在明末时被收藏家吴洪裕收藏。吴洪裕对它酷爱无比,还特意建了一个富春轩来收藏。爱到什么程度呢?睡觉时放到枕头边,吃饭时放到桌子旁,疲倦时拿它解乏,郁闷时拿它解闷,就连喝酒喝高了也能作醒酒之用。但凡出门必带着这幅画,寸步不离。就连他逃难的时候,也是带着这幅图和智永法师的《真草千字文》走的。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吴洪裕爱这两幅画可谓如醉如痴,临死的时候,竟然要效仿唐太宗殉葬《兰亭集序》的故事。他首先将《真草千字文》付之一炬,然后让家人将《富春山居图》放在了火盆里,就在这幅名画即将付之一炬的时候,他的侄子吴静庵趁乱将画抢出。不幸中的万幸,这幅图仅被烧了几个窟窿,从中间断开,大部分留存了下来,并未全毁掉。真可谓爱也吴洪裕,恨也吴洪裕,一幅名师巨作就这样被分成两段,分别流传于世了。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该画的前半部分较小,去除烧焦的部分后,大小为31.8厘米×51.4厘米,留下的山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是完整的一幅画,完全看不出是裁切出来的。这一部分被清初徽州书画商吴其贞所收藏,并为其命名曰《剩山图》,后来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后半部分大小为33厘米×636.9厘米,是原画的主体部分,因有黄公望给无用师所作的题跋,所以被后世称为《无用师卷》。这一部分也就是后来送到乾隆面前,又被他称为赝品的那一幅。《无用师卷》后来流出皇宫,现存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乾隆一生爱不释手的《富春山居图》,因为什么被一分为二?

那乾隆爷把玩的那幅是谁作的呢?这个还真没有定论,只知道是明末文人临摹,并伪造了黄公望等人的印章。仿品也算是高仿,有一定迷惑性,所以乾隆根本就没看出来,这一幅画被后人称为《子明卷》,乾隆爷也就是在这幅画上大题特题的。

这幅《富春山居图》,假如沈周不大意,也许它还是完整的。假如吴洪裕没点那把火,也许它也不会一分为二。假如吴静庵的手再慢一点,也许它就消失了。假如乾隆爷看得准一点,也许真迹就面目全非了。所以,请珍惜眼前你拥有的,也许明天他就不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