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的明天會好嗎,你會怎麼回答?

文章轉自公眾號:民教投(ID:minjiaotou)

民辦教育的明天會好嗎,你會怎麼回答?


近日有一則新聞讓人震驚:據新華社昆明1月7日消息,雲南美華國際高中由於資金鍊斷裂,學校正式停課。當地教育部門已將100多名學生中的大部分安置到其他幾所民辦學校,許多家長和老師仍在奔走維權。

雖然這一事件只是全國民辦教育中的個例,但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事件是孤立的現象,個例的背後依然有著許多讓人沉思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問:“民辦教育的明天會好嗎?”

說到民辦教育,孔子應該是其鼻祖。與官辦學堂相比,民辦教育(私學)在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民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大學都屬於民辦教育。新中國成立之後,民辦教育被公辦教育所整合,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民辦教育才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近三十多年來,民辦教育發展迅速,特別是在1999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民辦教育,要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教育格局。《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76萬所,佔全國比重34.57%,各類民辦教育在校生達5120.47萬人。與農村公辦學校的萎縮態勢相比,民辦教育還正在以非常快的增長速度擴大著比例。如果再加上一些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從現狀來看,和公辦教育一樣,民辦教育在發展中的不均衡現象也非常突出,數量與質量嚴重不匹配,高質量的民辦教育少之有少。

高等教育階段,能稱得上全國一流的民辦教育名校,大多是中外合作辦學性質,知名的民辦教育除了去年剛剛成立的西湖大學是針對高端人才培養之外,其他的主要以職業技術培訓為主,與之類似的,中職階段的民辦教育發展更是嚴重不足。

普通高中階段的民辦教育,發展初期主要以補習學校為主;到了後來,出現了以出國留學為培養目標的民辦學校——國際高中,這一類學校多是民間資本獨立出資,也有一些則是公辦學校作為出資人設立的分部,類似於企業中的公私合營性質,雲南美華國際高中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這些學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收費高,至於教育質量,真的是良莠不齊。

義務教育階段,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明確,所有民辦學校的性質均為非營利性學校,收費有了嚴格的限定,資本逐利的成分有所減少,鍾情於教育的人才反而更能關注於教育本身,倒是成就了一批品牌名校。

學前教育階段,由於前些年公辦教育發展緩慢,民辦教育成為了學前教育隊伍的主力軍。截止2017年,全國共有民辦幼兒園16.04萬所,在園兒童2572.34萬人,佔在園兒童數的50.2%。學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高中教育階段類似,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政策允許營利與非營利性並存,民辦教育發展也出現了兩種發展趨勢,營利性學校向企業靠攏,走精品化路線;非營利性學校向公辦園靠攏,走普惠性路線。至於質量,也是不容樂觀。

追問“民辦教育的明天會好嗎”這一問題,目的是著眼於民辦教育的未來,審視當下民辦教育的發展,認清魚龍混雜的民辦教育市場。要準確回答這樣一個較為宏大的問題,首先需要明確其定位和自身發展的規律。

正如前文所述,當前我們的民辦教育是隨著改革開放才發展起來的。發展初期,民辦教育的定位是公辦教育的有力補充,彌補國家對教育投入的不足。在政策的倡導下,社會資本大量進入教育市場,閒置的教育人力資源也大量聚集。民辦教育全面開花,形成了與公辦學校基本對等的發展格局。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有力量也有信心提供滿足大眾對教育的基本需求。特別是隨著國民收入4%的教育支出得到保障之後,各地公辦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不斷增加的教育投入,擴大了原有教育的覆蓋面,原來沒有納入規劃的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等等都列了國家教育規劃,並得到了專項支持。原有的民辦教育市場受到衝擊,民辦教育的定位也從某種程度上講,發生了改變,已經從原來公辦教育的“有力補充”,變成了“補充”,成為了人們在追求優質教育路上的一種可能選擇。

近年來,國家對公辦教育的辦學定位是“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這一定位中,“公平”是前提,公辦教育首先要解決的是均衡發展;“有質量”是保障,在均衡的基礎上,公辦教育追求更高品質的教育質量。而民辦教育從誕生之日起,追求目標就與公辦教育不同,“滿足需求”“有質量”是追求目標,公平的維度參考意義不大。因此,相對於公辦教育而言,民辦教育因時而生、因勢而發展,無論是走特色化發展道路還是走多樣化發展道路,都與市場需求有關。隨著人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增加,民辦教育從理論上講,能夠成為最有品質的辦學力量。在一些國家,最好的學校是民辦學校。這種局面也出現在了我國的教育大局當中。但是,與公辦教育幾乎不講辦學成本相比,民辦教育辦學成本核算是第一位的,光有教育情懷還不夠。所以,社會資本的冷暖會直接傳導到民辦教育當中,一旦資本市場發展變化,民辦教育的狀況必然會出現波動。

正是由於定位的微妙變化和民辦教育自身發展規律所限,民辦教育的明天,機遇與挑戰並存。在我看來,至少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黨對民辦教育的領導將進一步加強,民辦學校建立黨支部將成為新常態,國外一些具有宗教背景的品牌學校發展將受限,而一些真正能夠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學校則廣受歡迎,當然,那些掛民粹教育而倒行糟粕之事的學校除外。二是政府將會通過財政購買服務的形式,把一部分民辦學校納入公辦學校管理體系,擴大教育公平面;法律層面對民辦教育的規定和要求也會更加具體規範,完全任由市場自主調節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部分民辦學校會因為財政注資而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但也有部分學校因為達不到財政購買的要求而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險。三是兩極分化嚴重的民辦教育將重新洗牌,部分品質低下的民辦學校將被市場淘汰,生源減少、教師不穩、課程粗糙、安全隱患嚴重……都將成為這些學校被淘汰的理由。而部分高品質的民辦學校將更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民辦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將更加顯現。

每天,都有民辦學校在關停;每天,也都有新的民辦學校在成立(僅民辦普通高中,2017年就比2016年增加了215所,增長了7.71%)。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一所學校的關停與成立,就像是海洋中不起眼的一個浪花,無關緊要。但是對於一名身居其中的教師、一位徘徊在校門附近的學生、一個做出教育選擇的家庭來說,這就是整個生命的重要節點,是其有生之年的價值決擇。

民辦教育的明天會好嗎?我來問,希望你也來回答。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岷縣教育體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