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代四大美女而来的四大美女菜,多是牵强附会命名的,你吃过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西施舌

有一种名为“西施舌”的菜式,是由一种叫“沙蛤”的海产贝类为原料做成的。这种贝类呈三角扇形,体型厚实,外壳为淡黄褐色,顶端带紫。贝壳打开时,吐出的一截白肉,形似一条小舌头,让人联想颇多,故名“西施舌”。

关于“西施舌”的得名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借西施之力,施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已定,越王正欲接西施回国,越国王后恐西施回国后受宠,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便叫人绑巨石于西施背上,将她沉入海底。西施死后便化为“沙蛤”,期待被人寻到,吐出香舌,尽诉冤情。

西施舌,别名车蛤、土匙、沙蛤,为蛤蜊科动物,沙蛤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由古代四大美女而来的四大美女菜,多是牵强附会命名的,你吃过吗


貂蝉豆腐

貂蝉豆腐,又名“泥鳅钻豆腐”、“汉宫藏娇”。据传这菜名是清朝美食家袁枚起的,以泥鳅比喻老奸巨滑的董卓,貂蝉就是那嫩白豆腐。热汤之中,泥鳅无处藏身,情急之中钻入冷豆腐里,结果还是未能逃脱被烹煮的命运。

王允利用貂蝉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这菜也是利用豆腐烹饪了泥鳅,袁枚的想象倒也入理。

泥鳅钻豆腐又名貂蝉豆腐、汉宫藏娇、玉函泥,是一道来自民间的传统风味名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除西部、西南部省份外,多地均有制作。

烧制方法是先把泥鳅放在容器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再将泥鳅倒入有嫩豆腐的锅内加热,让它乱钻,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 。此菜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

由古代四大美女而来的四大美女菜,多是牵强附会命名的,你吃过吗


贵妃鸡

据史载,唐明皇自从有了杨贵妃之后,便整日与她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有一回,两人饮酒对歌,杨贵妃醉意朦胧中道:“我要飞上天!”唐明皇却因醉听错了,以为她要吃“飞上天”;于是,命御膳房速速备出“飞上天”这道菜来。

厨师们对此菜闻所未闻,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但皇帝金口玉言,他既说出口,御膳房就得做出来。后来,有一位苏州厨师用童子鸡与香菇、淡菜、笋片、青椒一起焖烧,总算是把这“天上飞”弄出来了。

杨贵妃品尝了此菜,甚是满意,对皇上说:“此菜色艳、肉嫩、味浓香,与我贵妃相似,干脆就叫贵妃鸡吧!”

贵妃鸡外貌奇特,三冠、五趾、黑白花羽是其最典型的特征。贵妃鸡母鸡头部的羽毛格外茂盛,形似欧洲贵妇人使用的羽毛帽,因此得名"贵妇鸡",后因"贵妃"一词更加贴近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群众接受度更高,遂演变成为"贵妃鸡"。

贵妃鸡体型娇小玲珑。冠为羽毛凤冠,成年雄鸡更明显。冠体前有一独立的呈锥形小冠体,冠体为豆冠,冠体两侧为碗状发达的肉质体,延伸为"V"形肉质角状冠,色泽鲜红、细致,后侧形如圆球状的大朵黑白花片羽毛束。

由古代四大美女而来的四大美女菜,多是牵强附会命名的,你吃过吗


昭君鸭

传说王昭君生在楚地,出塞后吃不惯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放在一起用鸭汤煮,昭君食后甚是喜欢,后人便将此菜称为“昭君鸭”。

不过,如今的“昭君鸭”是名符其实的鸭子和粉条、香菇、油面筋“乱炖”而成,汤汁鲜浓,鸭肉嫩滑,风味独特。

此外,在陕西还有一种叫“昭君皮儿”的小吃,实为凉皮,用面粉和面筋制作成条,切成薄片,辅以香辣作料,柔韧可口。

昭君鸭是一种用粉条、面筋与肥鸭烹调成而成的菜。 传说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不习惯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泡合在一起,用鸭汤煮,甚合昭君之意。后来人们便用粉条、面筋与肥鸭烹调成菜称之为“昭君鸭”,一直流传至今。 在西北地区还流行一种以王昭君的名字命名的“昭君皮子”是人们在夏日常吃的酿皮子,其做法是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并以淀粉制成面条,面筋切成薄片,搭配并食,并辅以麻辣调料,吃起来酸辣凉爽,柔嫩可口。

由古代四大美女而来的四大美女菜,多是牵强附会命名的,你吃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