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河洛大鼓:印在老洛陽人腦海裡的民間藝術

鄉村之夜,月明風清。隨著“咚咚咚……”一陣鼓響,鄉親們紛紛搬起凳子,聚到村頭聽“說書”。說書先生那蒼涼沙啞而又極富磁性的聲音,在委婉悠揚的墜胡、清脆悅耳的鋼板、錚錚作響的琴絃伴奏下,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或驚險、或悲壯的故事。這種讓人如痴如醉的場景,仍然清晰地印在很多老洛陽人的腦海裡。

「聽見」河洛大鼓:印在老洛陽人腦海裡的民間藝術

當地人口中的“說書”,實際上是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起源於清末民初,是在洛陽琴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十世紀初,河洛大鼓由洛陽琴書和“單大鼓”結合,並吸收了“河南墜子”的一些曲調而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地方曲種。其早期被人們稱為“大鼓書”、“鼓碰弦”、“鋼板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正式定名為河洛大鼓。作為中國的傳統音樂之一,河洛大鼓是一種以講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思想情感、歌唱社會生活的說唱表演形式呈現的傳統音樂藝術,而河洛大鼓的音樂不僅歡快活潑,表現力豐富,並且具有鮮明的地方風格,其唱腔質樸流暢,清新明快,便於敘事和抒情,演唱者為站立表演,通過形體動作形象地刻畫人物;演員在道白中加入大量方言,使觀眾感到親切自然;其唱腔屬“板腔體”,板式豐富,方便演說各類書目。河洛大鼓的傳統曲目多取材歷史故事,長篇有《雙鞭記》、《溫涼盞》等;中篇有《雙鎖櫃》、《鸞鳳配》等;短篇唱段有《取長沙》、《截江》、《打關西》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有《焦裕祿風雪探茅屋》、《巧擺地雷陣》等。

「聽見」河洛大鼓:印在老洛陽人腦海裡的民間藝術

河洛大鼓是我國傳統曲藝音樂品種,也是河洛地區獨特的說唱藝術瑰寶,在其傳承的百年曆史中,不斷革新發展,吸收了河南當地多種藝術品種,集多種傳統音樂元素於一身,是研究中國傳統說唱音樂寶貴的“活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理論意義。

一百多年前,河洛大鼓誕生。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河洛大鼓的黃金時期,洛陽市許多地方設有書棚,藝人們雲集於此,競相獻藝。在這段河洛大鼓的鼎盛時期,藝人足足有一、二百餘人,而知名藝人更是頻出。第二代傳人有“說書狀元”之稱的張天倍,在洛陽幾乎家喻戶曉;第三代傳人程文和,享譽豫西,並曾代表河南參加全國首屆曲代會,一曲《趙雲截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讚賞;第四代傳人段介平,號稱“一代宗師”都曾獨樹一幟,聞名遐邇。

「聽見」河洛大鼓:印在老洛陽人腦海裡的民間藝術

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千年不變的帝王霸業,唯有亙古流傳的傳統文化。河洛大鼓,起源於民間,輝煌於民間,作為豫西地區獨有的藝術形式,大腔大口、豪邁激越的風格,適合洛陽人乃至豫西人的口味,曾為河洛兒女帶來了豐厚的藝術享受。現在,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傳承這門民間藝術,使之更好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