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車妹
猛的一看這個題目,還覺得是國有企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弊端,才導致的離職。這個國企大學生離職的問題,還是需要探討一下的。
首先,任何一個單位都會有離職。
每個單位的人事部門在年終總結的時候,都會計算單位的離職率。一個單位就像一輛公交車,有人會坐終點,也有人會半路下車,人員出出進進,才算正常,要不然單位想要的人才進不來,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缺乏流動性,就會變成死水一潭。就算是國企,離職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其次,要看離職的原因在哪裡。
我們不能個別大學生的離職,就把這個看成一種普遍現象。
我們單位就是國企,有一年招了三個大學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一個因為考上了國外的研究生,離職了,一個通過了公務員招錄考試考試,也離職了。
這樣看來,三個大學生走了兩個,這個離職率,夠高的,但他們的離開是由於自己原因,和單位的關係不大。
第三,國企確實也有自身的弊端和不足,但很多大學生還是願意選擇國企的。
有人說在國企工作是溫水煮青蛙,時間久了,讓你自己都麻痺了,同時,國企也存著管理制度落後,上升通道死板,分配機制不靈活等很多問題,對於一些有追求的年輕人,他們會覺得沒有發展空間,從而選擇離開。但是國企給人帶來的安全感,是很多企業所沒有的,還是有很多大學生的就業,會首選國企。
錦瑟的華年
你的題目就錯了:“高薪國企”留不住“大學生”了?大學生都這麼有骨氣了?!錢多穩定體面安逸,都不留不住了大學生?你說話真逗!馬雲說過辭職的兩大原因,一是錢給少了,二是心委屈了。國企大學生流失率並不高,即使有離職,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工資低,好不好?咱們說話首先務實點。就像前幾天,兩位副縣級跳槽,有些新聞就大呼小叫什麼爆發“離職潮”,簡直就是標題黨中的標題黨。
國企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其實,任何一個行業也是這樣,都是“無病呻吟”吧了,這樣的句式可以套用許多地方:BAT的員工也寫“圍城”,連華為的員工也寫“圍城”,就連年薪四十萬的雲計算員工也說自己在“圍城”裡,我還見過年薪百萬的傳媒總監嘆息“真不是人乾的工作”。我看就農民從來不抱怨,只抱怨“老天”怎麼不下雨。其他的行業,都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一個人從沒說自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你們注意到沒,原來叫“人才流失率”,現在叫“人才流動率”。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別。說明人們對辭職跳槽的觀念逐漸改變,對國家來說,人才流動都是“鍋裡的肉”,所以,鼓勵人才和智力充分湧流。但在職場實踐中,人才流動主要存在非國有經濟體系內,國企和公職體系辭職率還是非常低的。所以,題主的這個提問,值得商榷。
一是雖然說國企薪酬總體來說,還是有競爭力的,但是說高薪也不言過其實。在地市以下的國企中,還有在傳統行業的國企中,一線員工薪酬還是很低的。在一線員工中,辭職的還是比較多的。比如,電力操作工,在國企工資2300元,辭職到民企3500元,那麼,辭職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是國企進行了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實行了勞務派遣制和業務外包制。題主說的人員辭職,可能主要集中在這個用工群體。這個用工制度,說根本不是國企的用工。勞務派遣制是,勞務公司把人派遣到國企工作,與國企沒有人事關係。業務外包,是外包公司承包了業務,人員的關係與國企完全沒有關係。你認為從國企辭職的人,其實只是勞務或外包人員。
三是國企的薪酬制度,確實導致一些本事大的人辭職,但這一部分比例比較小。國企的薪酬制度,天花板效應明顯,這是因為國企的工資總額制度造成的,每年度的工資總額是核定的,基本沒有增量,也沒有彈性,上升空間不大。舉例,你學大數據的,你到國企升到中層,年薪30萬基本到頂,為什麼總經理才40萬,你還能上天?但是到了BAT,起薪就是40萬,升到技術總監,年薪可能200萬。所以,特別牛的技術人才,容易辭職,主要還是被民企挖走。
綜上,題主說的“國企高薪”,前提不對。有一部分薪酬比較高的國企,人才削尖了腦袋往裡鑽呢。辭職也不是沒有,一是在一線通用崗位,人員流動率高,這是因為他們到哪裡都是這個錢,這一塊員工本身就是高流動性的。二是勞務和外包工,辭職率高,但其實與國企沒有人事關係。三是有本事的技術大牛,辭職率還是有的,主要是被高薪名企挖走。
最後說一句,國企有它的“大企業病”,但也有它的光榮使命。比如“三大責任”,其中就有社會責任,它要承擔社會就業載體責任,比如在安全環保方面,也要承擔引領責任。總體來說,在國企工作,有很大的幹事創業的平臺,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大國重器,都是國企擔當。有志氣有能力的報國青年可以找到自己的奮鬥空間。國企的薪酬雖然不算差,但肯定是有天花板的,有些年輕人不甘忍受清貧,所以到高薪名企工作。國家也是提倡的,所以,現在叫做人才流動,都是為振興國家做貢獻。
職場火鍋
網友一:
我在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上班,16年畢業,順利考入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如果說留不住大學生我認為最主要的可以分為兩點1 工資待遇提升的特別特別慢,說下我們單位的工資方面都是稅前,具體單位就不說了,實習15個月,前三月1800,後12個月4000,轉正8000左右,之後有年終獎,轉正4.5w左右,工資都是和職稱掛鉤的,初級 月薪9800 中級1.2 高級1.65 對應的年終也不一樣 分別 5 7 10 高級之後基本就到頭了,然而高級你得用差不多10年的時間。
再說下升職,基本沒戲,如果有人薪水還是可以的,一般員工 工程師 副主任 主任 副部 部長 在向上還有7 8級,那就更不用想了,那主任來說,主任+正高 月薪2.5+,年終15+。各種福利待遇都有,五險一金都按當地最高的給上。個人覺得還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是個現實主義者,也沒有想過什麼月薪幾十萬 百萬,其實不止是國企,任何一個企業 如果薪資待遇和上升空間不理想都留不住人。
網友二:
本人07年211本科畢業,去了一家大型省屬國企,前三個月沒分配崗位,除了軍訓一週,其它時間都掛在人力資源部門裡閒著,每個月兩千多塊錢,之後分配到基層單位給了1.5萬的安家費,月工資一下漲到8000,而且第一年見習期還沒太多具體負責的工作。當時對比其它同學累死累活一個月兩三千真是感覺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第一年過後開始負責具體工作,還要上夜班,值班,越來越累,一直幹了八年,工資也從8000漲到15000-20000,但是五險一金都是全省最高標準扣的,還有年金,個稅也是扣的足足的,拿到手的始終在15000以下徘徊。感覺升職無望,工資也到了瓶頸,於是我選擇了離職。
網友三: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什麼算是高薪?高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學生也分很多等級。對於每個等級的大學生,都有不同的高薪的定義。拿我來說,本人是985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北京的一家國防科研單位已經工作兩年,在央企中算是很大的一家單位。每個月稅後不到1萬塊錢,年終就兩三萬,沒有外界猜想的任何形式的福利補貼,扣去租房,交通飲食等各項費用,每個月剩下的錢並不多。
這個薪水在我的同學中,算是非常低的。我的很多同學都去了互聯網公司,華為或者是一些金融類公司。他們的起薪或者是漲幅都遠遠高於我,在兩三年後,很多同學的薪水將我的2到3倍。我們單位基本都是985大學的碩士生,或者是博士,而且都是非常好的學校,清華北大佔了非常大的一部分。這個薪水根本沒法滿足很多同事的期望,因為他們的同學或同水平的人賺的薪水真的高於我們很多。即使我們院的老領導,他的薪水也就六十多萬年薪,還不如很多私企的年輕中層。
網友四:
我三十二歲,985碩士,現在也算一家省國企中層吧,部門負責人,拿到手一年到頭十二三萬,年薪大概也是十五六萬,基層員工也就四五萬最多了。整體待遇都太差了,但是最叫人受不了的就是權責不清,職業不明,互相推諉的環境,基層員工待遇太低加上大多數家底好,沒有朝氣,領導層都是老傢伙混日子混年薪的,沒有魄力。
領導有事情就往我們這些中層一甩手,而我卻沒法往下甩,基本我自己擔下來了一方面不忍心叫下面小孩做,二來壓根人家也不願意做,當然他們也做不來。也準備擇機跳槽了,本人在央企等單位待過,雖然效率也不高,但是至少基本部門職業,崗位職責還是清楚的,這是單位真是個奇葩的環境。我認為一個單位應該有充足的獎懲機制,大家多勞多得,這樣才能任勞任怨,沒有閒人,權責明確,領導也要有一定的水平叫人下面人信服,而不是上樑不正確叫下樑正。
英文主播皮卡丘
我自己工作3年半,外企、港資、民企都待過,其中也短暫的在一家擁有國企背景的在細分領域排名第一的公司待過。所以對這個問題還是稍微有一些體會。接下來,我就簡單說說在那個雖然不是國企,但是跟國企有千絲萬縷聯繫,而且整個員工素質、工作風格及文化都和國企特別像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感覺。
1、慢,而且幾乎沒人想快
在國企待過的人應該都有這種感受,就是不論想做什麼事兒都非常慢,一個項目從提議發起到真正立項可能就要個一年半載,很可能項目被批准的時候,這波機會已經過去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個是領導太多,導致整個審批流程冗長而繁雜;另一個就是所有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此只要可以,就一定會使用“拖字訣”。這對於希望在職場上快速成長,有所成就的大學生來說顯然是無法忍受的。
2、人際關係複雜,心累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說是一個員工在國企包括事業單位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國企,你可以能力不強,可以沒有冒險精神,可以沒有創新意識,甚至也可以沒有工作上的責任感,但是如果你想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以及領導的賞識,你就必須會來事兒,有眼力價兒,只要把領導哄開心了,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不是說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對,但是如果把這一條作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評價標準,顯然是會誤導年輕人,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試想,如果在一家公司,員工每天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怎樣去做一些有價值的創新等等,而是要為了今天怎麼誇領導和同事、領導今天說的這句話是不是對我不滿了、中午陪領導吃飯的時候要說些什麼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頭疼,有多少人可以長久的忍受呢?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個性的,國企的這種文化氛圍顯然是不受年輕人歡迎的。
3、必須保持和周圍的人一致,不能出挑
在國企,能力強不僅不是優勢,有時反而可能成為被眾人孤立的理由。一個在一家大型製藥類國企工作的中層管理者曾經跟我說過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他們公司的某個藥品按照地域在全國分成四個大區進行銷售,其中有三個大區的業績幾乎都差不多,只有一個大區的業績遙遙領先。按道理大家都會認為這個大區的負責人業績這麼出色,應該會被升職加薪。結果沒想到年會過後,這個大區經理離職了。而原因竟然是領導和其他三個大區經理覺得這個人太出挑,不懂得中庸和和諧,既然其他三個大區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提升業績,那就把業績最好的區域變得和其他三個區域一致就好了,這樣看起來就一片和氣了。說實話,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但是當自己也在這樣的公司工作過,同時認識的在國企工作的朋友越來越多,我發現原來這在國企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試想,這樣一種不鼓勵上進、拼搏、進取的企業文化怎麼能夠贏得現在的擁有極強的成就動機的大學生的心?
以上我說的這些肯定不是全部的原因,但是都是非常鮮活、真實的導致國企越來越留不住大學生的原因。其實我們國家有很多很不錯的國企,如果留不住真正優秀的大學生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也是非常不利於國企與外企包括民企競爭的。希望在未來,這種情況會得到改善。
職場是個大江湖,不是能力強就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這裡面的門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職場真相,歡迎關注楠哥說職場,也可以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楠哥說職場
國企、民企、外企,猶如三國博弈,人才競爭越來越激勵。除了一些油水多的大型央企外(如三桶油、電網),很多國企的吸引力確實越來越孫。
最近一年,剛好在給一家大型國企做項目,因為地處西南,更是難招人。當然,國企的難招人,或難留人,不是說招不到、留不住,而是很難招到和留住第一梯隊優秀人才,其他人還是不少的。
究其原因,有幾個重要原因:
1.員工只進難出,晉升需要能力+資歷
國企的生態系統和民企、外企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國企除了經濟效益之外,還需要承擔相比更多的社會責任。所以很多國企為了求穩,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裁員,除非觸及紅線(如貪汙)或績效極差。所以,人員就會越積越多,為了控制人員都堆積在金字塔頂端,就不得不設置工作年限等關卡,防止員工集體晉升過快,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熬資歷。
關於晉升,在很多國企內部一般採用自然晉升+晉聘的方式。自然晉升就是工作年限和績效達標後自然升一級,更多是看工作年限和資歷。晉聘就是滿足申請條件之後,還需要考試面試PK,PK之後還需要等位置,就好比考了駕照還得等車。
相比更加績效導向的外企和民企,國企晉升更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對大部分員工而言,晉升是需要熬的,速度上比外企和民企慢。而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年輕人等不及。
2.績效導向不足,幹好幹壞差不多
典型國企績效兩大特點:
- 績效輪流坐莊。不少國企的績效等級是強制分佈的,也就是各等級的比例都做了限制。領導為了不得罪人,方便工作的開展,績效優的評定都是輪流坐莊的,今年A是你的,明年是我自的。這種現象大量存在。
- 績效結果影響不大。績效ABCD之間,每個等級的薪酬差異並不大,很多都在5%內。說白了,我努力幹到A,薪酬也就是多個兩三百塊,激勵不足。
放在10年前,很多國企像三大運營商之類的,還是很誘人的,但現在其實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了。因為很多國企的薪酬都是受政府控制的,這幾年國家對國企薪酬總體在嚴控,每年增幅較小,而外企、民企薪酬自由度更高,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增長很多。
尤其是中高層,薪酬是不能過高的,員工和管理層的差距也不能太大。所以,導致很多中高層最後薪酬相比外部公司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這幾年國企高管跳槽的越來越多。很多高管,比如銀行高管跳槽到互聯網金融,年薪輕鬆翻幾倍。外部機會誘惑太多,相比之下有能力、有資源的員工流失太正常。
另外,國企薪酬還有個特點,就是薪檔很多。說白了,就是在一個職級裡,多的還分二十幾個薪檔。如果不晉升的情況下,每年只能爬一個薪檔,而因為薪檔太多,每年加薪就很少了。相比之下,國企加薪慢很多,也很大程度是這個原因。
4.下放地市,基層做起。
很多大的國企,有總部和地市之分。而在招聘上,有些總部是不校招的,校招的人才都是先下地市,歷練以後在篩選輸送到總部。這樣的人才培養和輸送機制,也讓現在很多年輕人接受不了。
也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這幾年國企改革提得越來越多。而越來越市場化,是必然趨勢。
職場大叔Allen
我在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國資委)直管的一家特大型中央國有企業工作。正式員工約168000人,集團高層行政級為副部級。在外人看來,在這樣一家穩定的央企工作,一定會稱心如意,滿意度很高。實則不然。每年從院校招聘的不同學歷的應屆生很多,但每年約有20——30%的學生辭職離開企業。
其實,我瞭解到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項:
1.現代企業用人機制更靈活。用人單位不用牢牢地鎖住員工,員工也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單位,不在一棵樹上吊死。這樣可以讓人才更好地自由流動,這應該是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
2.薪資待遇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地方國企,行業,地域不一樣,其薪資待遇差異很大。國企的薪酬待遇高低是靠國企本身盈利能力決定的,換句話說,你所在行業的國企盈利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強,相比其它差的國企,你的收入會更高,更能吸引並穩住人才。反之,離開也很正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3.特大型國企層級大多,人際關係較複雜。新入職工作一段時間後,感覺到往向晉升比登天還難,總免不了有畏懼感,覺得在這樣的企業想混出點模樣,路太長啦。
4.國企的制度,流程,程序以及決策等大複雜,有些新入職者認為不適應,他們的處事風格及個人性格覺得與企業格格不入,只好選擇退讓。比如彙報制,決策制,會議制等等,太多了。感覺到沒自由的呼吸空間。
5.國企太大,職工太多,有時缺少對新員工培訓,教育,關懷等。無論是住房,還是生活上,還是婚戀上,沒有及時跟上,有時讓其產生對企業的陌生感,離開也是必然啦。
寶寶胖胖1314
這裡要明確一個概念。什麼叫高薪國企,國企很好理解,至於高薪呢?一年10萬的叫高薪嗎?如果不是那20萬,50萬呢?如果是那在北京、上海還算高薪嗎?
國企是鐵飯碗,這是社會都認可的。所以我認為高薪國企留不住大學生是個偽命題。我現在在一家國企,我是985研究生畢業,我邊上的同事大都是研究生畢業。我認為國企對於大學生特別是名校學生的吸引力主要是性價比和他的穩定性。
但是至於,你是否願意留下來你可以考慮這麼幾點。
1.國企畢竟不是私企,沒有那麼多可以展現個人才華的平臺,你需要做的就是拿一份收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2.國企裡面,人才較多關係較為複雜,晉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國企裡的規章制度,流程較多較繁瑣,這是部分人比較不滿的一點
但是總體來說,國企的性價比與穩定決定了這類型的企業的性質。一般來說國企還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首選。
我有酒你有故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曾經在央企的一些經歷,那是我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想想已經是十來年前的事了。你要說國企高薪嗎?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高薪談不上,但是穩定,福利好。不過曾經我所在的那家企業屬於壟斷性質的行業,具體什麼行業就不說了,工資待遇肯定是屬於比較高的,而且各種的福利相當的好,可以說每年也花不了什麼錢,大到福利分房(當然要自己出一部分錢,可遠低於當時的市場價),小到什麼洗髮水、超市購物卡,包括一些吃的糧油米麵什麼的都發,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公司發不到的,和現在的很多的公司比是不是爽到極點了?!而且離開的時候,我已經做到公司中層了,可為什麼這麼好的待遇這麼好的職場前景,在那裡工作了五年後我選擇離開呢?
其實當時去那家企業是個偶然,由於我所學專業的關係,我們畢業的時候我同學每個人手裡都有好幾個offer,除了繼續讀研和考上公務員的那幾位,每個人的選擇機會都有幾個。那年這家企業正好來我們學校招聘,誰知道通過筆試、面試把我給選中了,然後就通知我八月份去公司上班,本來我已經準備去外企工作的,可父母一聽這好行業好企業啊,鐵飯碗啊,必須去這兒,我一想也是啊,來這兒就算是穩定了,父母也會安心很多。
就這樣各種的意想不到開始了。上班的第一天直接被拉到部隊封閉起來,軍訓了15天,一回來並沒有把我分配到我專業所在的部門,而是到下屬機構去工作,知道去做什麼嗎?是去看庫房。人事部門的領導告訴我:“新員工都要到基層去實習的,誰也不例外,三個月後看工作需要把你調回來”,我屁顛屁顛的拿著調令就去了庫裡,心想不就三個月麼,很快就過了。可結果我想的太天真了,到了三個月一點動靜都沒有,我從側面向庫裡的大哥大姐(老員工)打聽,這去上級單位需要什麼條件啊,他們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說,上級單位那都是領導呆的地方,你一個剛來的小屁孩就想去啊?你學歷高又能怎麼樣,你什麼背景啊?沒有的話趁早打消那個念頭,在這老實待著好好幹活!我當時那個心灰意冷啊!第四個月已經過了,我同學都已經要不跟領導出差,要不就是在做項目,可我在看庫房。第五個月了,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每天面對的不是記錄出入庫的重複性工作,要不就是大哥大姐們張家長李家短的談論別人,我可不想一輩子都這樣,正當我準備辭職走人的時候,機會來了。
上級部門一紙調令把我調了回去,但是是借調,關係還在庫裡,也就是我享受不到上級部門的待遇,工資福利什麼的還是在庫裡發。這也行啊,這畢竟是個機會,我心想我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留在上級單位。這個時候正直國有企業現代化改革,我們企業正需要我這個專業,而且整個公司就我一個人是學這個專業的。
可一到上級單位,我遇到第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在三個月內要完成本應六個月要完成的工作任務,而且在人手上本應是四個人協同完成,現在只有我一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企業溝通效率低下,任務遲達三個月)。不過經過努力,我還提前幾天完成了所有工作,而且項目還被評為的行業的標杆,當然這期間的辛酸只有我自己知道。當公司大boss看著項目的完成情況,他很滿意,嗯!這小孩不錯,留下來吧!這樣我就順理成章的留在了我本就應該在的工作崗位。
這樣心裡就應該踏實了吧,我努力的加班加點的去工作,最累的活我去幹,別人不幹的我去幹,別人不喜歡乾的我去幹,到最後別人乾的活也命令我去幹。而我毫無怨言,因為我知道我沒背景,別人也知道,我只有更努力才能留在這。我本以為這麼努力,領導和同事都應該喜歡我才對,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年多的努力得到的是領導的不認可,同事的排擠,而且各種閒話壞話滿天飛。我終於認識到我所缺乏的並不是工作能力,而是人際關係,也就是說我之前太實在了,而且實在的犯傻。當時我在想,我是不是不適合這裡,是否應該去換個環境,但是我轉過頭又想憑什麼是我走啊,他們怎麼不走,我要是走了不就認慫了!工作能力有了,那下一步就是人際關係。
又過了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裡我每天都在研究我身邊每個人的性格、喜好,到最後他們的一個眼神我基本能猜出來他們在想什麼。結果是,我跟每位同事都成為了哥們、朋友,以前見到的領導都要畢恭畢敬的請他先走,現在直接哥們兒相稱,而我只是個普通員工。在別人看來我已經是混的順風順水了,可是你覺得我開心麼?我一點也不開心,甚至是很煩,每天都要帶著面具做人!因為我變成了以前我討厭的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甚至是兩面三刀,其實工作並不累,而人際關係才是最累的,我現在失眠的毛病就是那時候養成的,有的時候研究人際關係那真是看著窗外,天一點點就亮了。
但是,那時候我告訴我自己要堅持,因為我還沒有完全證明自己,還沒有體驗過當領導的滋味。終於在一年後的一次競聘上崗中,我取得了一箇中層副職的職位,這個過程就不詳細說了,對於那時沒有任何背景的我來說,是相當的艱難的。當了個小領導,所要面對的是更加複雜的人際關係,更加嚴重的“酒精考驗”,而伴隨的是一幫拍馬屁的,什麼年輕有為啊,什麼行業最年輕中層啊,那真是能把你忽悠的能上天。不過說實話,心裡是真的爽!不過這種爽是不會持續太久的,聽多了就膩了。而處理人際關係和“酒精考驗”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更是不在話下了,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部門都有一箇中層副職,他們很有能力但是就是一直上不來,例如說有個哥們兒在企業幹了近二十年了,換了九個部門可一直都是副職,他去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搞的非常好,真是牆頭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搬吶!這是為什麼呢?
終於在一次飯局上,我問一位老哥,他在企業幹一輩子了而且也是個中層領導,那時候還有一個月就退休了,我看他有點喝多了,悄悄的問他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出現。結果他說,“這種人物要是上去了誰來給他的領導幹活呢,那他的領導還怎麼往上走呢?!”然後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我突然意識到了很嚴重的一點,那就是這種人每個部門都有,而且就算幹到死一輩子就也就是這樣了,已經可以看到頭兒了。而且。。。。我就是我們部門的那個人,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啊,就算你上面那個蘿蔔提拔了,你也未必能種到那個坑裡。
回到家裡,我問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麼,天天帶著面具做人,而且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跟那個哥們兒比我可能更多點的是,他換九個部門,我可能會換十九個而已,但我還年輕,我剛大學畢業沒幾年。這種生活累嗎?累了,厭煩了麼?早已厭煩了,證明了自己了麼?已經證明了。是時候該離開了,換個環境做回自己吧。
當我離開的時候,大boss親自跟我說,“你這幾年不容易,沒有任何背景從一個基層員工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在咱公司的歷史上你還是第一個,你還年輕不要輕易的放棄”,我說了一堆感謝的話,然後說“我沒有放棄,只是換個環境繼續而已”。
如果你問我,現在我後悔當初做的決定麼?我不後悔。但是我很感謝那裡,在哪裡我完成了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最重要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可以進入一個正規的大型企業工作,這種所經歷的磨練與歷練會對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我離開的時候,我的幾個同事留下的淚水,讓我知道在那裡我還有幾個好兄弟。
所以,為什麼高薪國企留不住高素質人才呢?從我的經歷來看,一個原因是不能知人善任,高素質人才的能力不能得到合理的應用;還有一個原因是人際關係複雜,很多的高素質人才並不善於去處理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另一個原因是由於機構臃腫,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太多的發展機會,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最後一點是職業發展瓶頸,由於諸多原因再往上走就算學歷和能力都到了也是很難的。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會對別人也有幫助,請為我點贊,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
一韓說創業
相對其他企業來說,國企不愁錢,社會資源豐富,政治資源也豐富,雖然也要自負盈虧,但相比一般的私企,經營壓力自然是小很多,發展起來也順暢很多。而國企的每一分錢都屬於國家的,在日常經營中,審批流程相當地長,一些風險比較高的項目審批兩三個月甚至更久是常有的事,領導都特別慎重,因為誰都擔不起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因此,領導有時候會懷著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心態去決定一個項目是否實施,有些項目儘管很有潛力也會因為領導的一句“暫時不考慮”而不了了之。在國企,一旦升上去了,只要不犯大錯是不會降級的也不會辭退,不少人上去了,但是不想承擔太多責任的不作為現象確實存在。而國企內領導都是有絕對權威的,這就造成,下面的人辛苦推著項目,而領導則有一票否決權,個人工作無法得到事實的客觀評價,長期下來,個人成就感會很低,個人成長也會很慢。
另外,排除關係戶,國企內的升遷基本都是論資排輩的,就是說哪怕你有非常出色的工作能力,在內部的升遷依然是緩慢的。同時,還是因為國有資產,內部的工資水平都有限制,中高層還是很可觀的,但底層員工的待遇頂多只能是過得去的水平,絕對餓不死你,甚至可以讓你過上比較安穩的生活,但是要想買房什麼的還是別想了。如果要升到中層,沒有內部關係,至少十多二十年的沉澱是必須的。
除了以上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其他公司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總得來說,在國企內工作,必須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有時事業心在這種環境下反而成了一種心理負擔,無論有多強的能力,都得按部就班,一步步把流程走完,領導最終通過才能實施項目,中間少不了無數次的返工,而有些返工,不一定是客觀事實的要求,僅僅是因為領導的主觀判斷所導致,對於那些渴望有一番作為,希望快速成長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環境自然不適合。另外,底層的工資水平以及緩慢的升遷也讓那些渴望財富的年輕人無法久留。
以上分析肯定存在片面性和不足,歡迎各位朋友共同探討,祝各位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潛行的拓荒人
首先,這是偽命題。高薪的國企,能留得住大學生,留不住的是要做事業的大學生。剛剛畢業,能夠進入國企,是件很厲害的事。有多少家長擠破頭腦想要送孩子進入國企。因為對於他們老一輩來說,進入國企,就有一副鐵飯碗,不用為就業發愁。但現實情況是,現在的大學生即使進入國企,也不一定會留下。
第一,性格原因。在國企工作壓力不像外企大,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雖升職速度慢,但你資歷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而提高。這種工作性質正好符合那些性格內斂,不喜好爭鬥的大學生。 有些大學生心有抱負,活潑好動,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在國企這種安逸,按部就班的工作就不適合他。
第二,薪酬優勢。我國國有企業有些薪酬還不錯。比如中石油,中車等這樣的企業。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到手工資五六千就不少了。但在國企雖工資待遇好,升職慢,且薪檔很多。你可能地熬上十幾年才能爬上更高的崗位。就算你熬到中高層,薪酬有比不上外企。所以這幾年國企高管跳槽增多,比如銀行高管跳槽到互聯網企業,工資瞬間翻倍。正是因為外部機會誘惑多,很多人才想要跳出國企的“圍城”。
第三,人際關係。在國企,要想混得好,得會來事兒,有眼力見。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你在單位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要想做到每個人都喜歡你,何況還在職場上,這可能性很小。有些大學生社會經驗少,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自然覺得這是件頭疼的事情。
第四,績效獎懲不足。有些國企領導為了不得罪人,績效評定是輪流坐莊的。這對於那些敬業勤懇完成任務多的員工來說是不公平的。 綜上,高薪的國企能不能留住大學生,這既和個人性格有關,也和國企福利待遇,獎懲機制等有關。
如果你進入國企,會留下來嗎?歡迎和我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