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钱隆”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

乾隆通宝“钱隆”

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乾隆通宝钱径约25毫米,重约3g。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币种与不同时期形状与大小也有不同

乾隆通宝“钱隆”


乾隆通宝“钱隆”


所谓母财,便是古时翻铸大量货泉时,中间和处所财务所建筑的尺度样板钱。

曹柯平:让游客在放松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文化,营造一种大众考古氛围,提升大众欣赏水平,让更多的人愿意走到博物馆来。在我看来,目前还应该提升博物馆人员专业素质,对他们进行培训,甚至可以敞开大门让老百姓也来听一听。

商业与文化的平衡之道

画面三:在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里,古瓷研发、拉坯、上釉、烧制、手绘、再烧制等古瓷工艺流程“现场秀”吸引了很多游客。这种展示本身也是营销,游客中约10%左右的人会选择现场购买仿古瓷作为纪念。“很多人慕名而来,根据他们需求开发出更多的仿古作品。博物馆带动了企业发展,开发文化产品也是对博物馆文化的一种传承。”黄云鹏说,这种思路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2010年11月,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被正式认定为民间博物馆。

乾隆通宝“钱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