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更新招股书,高成长性数据为IPO注入强心针

临近IPO,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于9月4号再次更新了招股书,披露了截止2018年4月30日的数据。如果说之前披露的招股书已经让美团获得了二级市场的追捧,吸引了包括腾讯、Oppenheimer、李嘉诚、利福国际主席刘銮鸿及新世界发展副主席、第三代接班人郑志刚等明星机构、个人的认购,那么最新公布的亮眼数据则是为即将在9月20日举行的敲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更新后的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实现营业收入158.2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130亿元,接近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339亿元的一半。这一数值较2017年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81.19亿元翻了近一番。

美团更新招股书,高成长性数据为IPO注入强心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频刚需的“吃”依然是美团最核心的现金奶牛——餐饮外卖创造的营收在这四个月中占比达到了61.2%。而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的收入比重分别为27.5%、11.3%,可以看出到店及酒旅业务开始成长为第二核心,而新拓展的业务也开始展露头角。

一直以来,美团对外传达的战略都是以外卖业务为核心、覆盖酒店、到店等生活各个方面的“Food+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形象的说法就是“Amazon for Service”。要达成这一野望,有两个先决条件必不可少——核心的外卖业务足够强、核心业务与新业务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先说第一个条件,美团的外卖业务已经是业界领先。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发布《2017中国网民网络外卖服务调查报告》,在主要的第三方外卖订餐平台中,美团外卖竞争优势明显,美团外卖以79.9%的用户渗透率、53.9%的用户使用份额位列行业第一。与此同时,美团招股书更新披露称:2018年前4个月里的收入达96.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7.78%,实现翻番增长;毛利为9.03亿,同比增长超一倍,增幅达112.47%;交易笔数为16.9亿笔,同比增长95.16%;交易金额为751亿元,同比增长112.15%。

与此同时,互联网模式的“马太效应”凸显。美团外卖的用户粘性持续增加:2017年5月-2018年4月,美团年度交易用户达3.4亿;交易用户人均年交易笔数20.3笔,较2017年同期的14.4笔增长40.97%。美团2017年12月活跃用户数达2.89亿,活跃用户占比超过90%。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团2010年至2013年的全部年度交易用户中,去除重复用户之后,50.4%的用户在2017年仍然是美团的交易用户。作为市场的头部企业,美团正在向着赢家通吃的道路前进。

美团更新招股书,高成长性数据为IPO注入强心针

市场领跑的背面是整体市场的天花板。不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虽然最近人口红利变低、市场增速趋缓,但是外卖餐饮市场未来两年依然会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8年的市场更是有望突破2300亿。而且随着加班、周末聚餐、下午茶、宵夜等订餐场景出现,外卖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换句话说,美团的外卖餐饮业务还将会持续高增长,这个市场还远未到饱和的拐点。

作为旨在打造以吃为主、覆盖生活全品类的超级服务平台,美团的外卖业务同样与其他业务有很好的协同效应。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超过80%的新增酒店预订消费者及约74%的新增其他生活服务消费者是从餐饮外卖及到店这两个核心品类转换而来。

从产业的层面来看,以“吃”带动其他生活服务的逻辑也说得通。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只有26.6%的受访在线外卖用户没有在在线餐饮外卖平台购买过餐食外商品,大部分用户均在平台内购买过餐食外商品。其中,以水果、零食、蔬菜等与平台业务相关性较高的食品购买比例靠前,而鲜花、药品、日用品等商品的购买率较低。用户在在线餐饮外卖平台内购买的商品品类向多样化发展,未来行业将不断丰富配送商品种类以满足用户需求,而这恰恰是美团正在发力的业务领域。

至于出行这个领域,美团通过全资收购摩拜获得了流量入口。而且通过已经在运营的美团打车,未来用户可以在出行、餐饮、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满足。

美团更新招股书,高成长性数据为IPO注入强心针

说句实话,美团IPO的时机并没有遇上金融环境最热的好时候,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动荡是不争的事实。受此影响,港交所的科技板块IPO也受到估值压缩的境遇。但是在外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美团还是依靠自身的强势,获得了诸多崇尚长线投资的机构和个人的认可。

同时根据媒体报道称,9月13日,美团的发行定价确定为每股69港元,此次IPO美团将募资约49亿美元,已经锁定了534亿美元的估值,超过小米成为近年来最大的科技板块IPO。交易所和企业向来是互相成就、互相博弈的“双子星”,美团的IPO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会为港交所、香港带来全新的经济活力。

另外,招股书也显示,美团将把募集到资金的35%用于技术研发,聘请业界专家、科研工作者;另外的35%用于开发新服务及产品,包括商家赋能系统及技术,为商家提供云端ERP系统及智能支付解决方案等。70%的资金投资未来,不仅是美团创始团队着眼于长远的胸襟,也是美团在二级市场上收获常青的保障。

美团更新招股书,高成长性数据为IPO注入强心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