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5.0」幸福模型之專注:上一次的巔峰體驗是什麼時候?

To think: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欣賞一首歌了?你有多久沒有全神貫注地看一本書了?現在,我們的時間變得碎片化了;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反而比古人更繁忙了,忙的需要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才行。

但巔峰的體驗往往需要專注,就像《原則》一書的作者雷·達里奧說的:“我們都知道,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就是自己完全被某件事吸引住了,連手機都想不起來看。如果我們在這一刻全情投入,全心全意去關心某件事,焦慮便會消失。”

因此,我們來談談幸福模型的第三個要素—“專注”。我會告訴你如何保持專注的三個方法:在平凡中獲得巔峰體驗,冥想和反思。

1.平凡中獲得巔峰體驗

雖然我們的財富在增加,但我們越來越不幸福。因為缺少專注,我們很難得到巔峰體驗。戈爾曼在《情感鍊金術》中說道:“我們也許擁有風趣美麗的愛人,溫馨的家,豐盛的晚餐。但這一切,如果我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我們對這些美好的東西缺少關注,如果我們有太多繁雜心思,那麼,我們就會覺得眼前這一切都是索然無味的。”

如果你去問那些優秀的領導者:你最近的一次巔峰體驗是什麼時候?他們可能會說:“這個問題很有趣。我想可能是上午和同事討論問題的時候吧,那個體驗很好。或者今天吃晚餐的時候,晚餐真的好吃。”

因為他們經常保持著全神貫注的狀態,對身邊的人,事,物都保持著熱愛,所以,他們經常能得到巔峰體驗。

而且,我也是走在專注路上的踐行者。每個關注我公眾號的人都會收到一張圖片,在圖片的正中間寫著“專注,耐心”,我覺得專注和耐心可以彌補人身上的大部分缺陷,而且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每次看書,我儘量用紙質書,kndle或電腦,而且用電腦看得話,會把QQ,微信,郵件等所有可能發送消息的軟件全部下了。

因為手機時不時就出來一個消息,很乾擾我思考,所以我把所有的通知都屏蔽了,少看朋友圈,強制自己每天最多看十次微信。這些,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專注的環境,讓自己享受思考的樂趣。

如果我正在做一件事情,你突然在後面說一句話,我估計會嚇一跳,事實也是這樣的。比如去年去實習的時候,經理讓我做一個小課程給大學生們看。

我對PPT並沒有太多好感,但研究寫PPT的思路讓我著迷。當時正坐在辦公室椅子上寫PPT,手裡拿著水,左手點著鼠標正編排PPT的順序,突然經理在後面說了一句話,嚇得我差點就把整杯水倒在鍵盤上了。

享受做每一件小事,專注在過程當中,你會獲得很多巔峰的體驗,因為你不會在旅遊結束的時候獲得巔峰體驗,而是在旅遊的過程中。

2.冥想

冥想,你可能覺得很高大上,但這是目前為止,被科學證明為最簡單的大腦體操。它能直接提高大腦前額葉的厚度,讓人更好地控制情緒。所以雷·達里奧才會說:“我每天都在做冥想,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投資。冥想是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他給我帶來了創造力和開放的思維,使我的頭腦更加清醒,使我處事更加冷靜。”

參考論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361002/

本·沙哈爾在課上曾說過一個例子,證明了冥想的益處。有兩位教授做過一個研究,他們 找了一些非專業的冥想者,給他們教授每週2-3小時,共持續八週的冥想課程。調查結果顯示,參加冥想課的人群在健康療程,專注程度和幸福感均高於未參與的人群。他們在生活中也更能保持專注,享受當下。

可具體該如何冥想呢?

  • 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最好挺直脊背)

  • 閉眼

  • 緩慢呼吸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 注意力不集中時,重新聚焦

這是最簡單可行的冥想步驟了。你還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鬧鐘,固定冥想時間,然後慢慢拉長時間,或者用輕音樂輔助。

此外,本·沙哈爾還提到了一種非正式的冥想,比如傾聽,吃飯和朋友開心地聊天。做這些非正式冥想的關鍵在於“全身心地投入,去欣賞當下發生的一切”。其實,也是專注的一種。

很多人覺得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就是不會冥想,但其實不是的。

檢測冥想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你能否一直專注地做一件事,而在於專注與重新聚焦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你保持專注的能力。

所以冥想沒有好的冥想與壞的冥想之分,只有冥想與不冥想之分。我們在意的是這個“過程”,而不是“保持注意力一直集中”這個結果。

在你發現自己注意力不集中,重新聚焦時,你的大腦前額葉在加厚,你保持專注的能力在加強,這才是我們要的結果。

3.反思

我國古人道“吾日三省吾身”,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可見反思,已經被古今中外的智者看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智慧了。

所以,在西塞羅的《論老年》中,查理芒格非常喜歡一段話:“我應該不會拒絕從頭到尾地把生活再過一遍,只是希望能夠獲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權—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錯誤。生活的悲哀之處在於我們總是老得太快而聰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時,你就不在了。”

關於如何反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而我覺得最關鍵的點在於“成為儘量客觀的第三者”。也就是讓自己從原來的生活,事件中抽身出來。再回去看當時場景中,自己是怎麼樣的。因此,我定義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反思,分別是對生活的反思和對自己思考過程的反思。

對生活的反思主要針對事件和情緒進行反思,用第三方視角,找到自己在整個事件中的表現有哪些不足。我和另外兩個小夥伴約好了,每天晚上像看電影一樣,檢視自己一天的行為,情緒,然後把不好的表現寫下來,變成反思日記,然後發到群裡,不知不覺中收穫了很多東西。

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可以習得一種能力—覺知自己的情緒。如果一個人說“我很生氣”,而另一個人說“我知道我很生氣”,他們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前者只是很生氣,然後就沒有了。後者知道自己很生氣,所以會想為什麼自己會生氣?想著想著,就發現是因為這點小事生氣呀,這就是進步。

對自己思考過程的反思,主要是發現自己和精英的思考方式有何不同,進而向精英學習如何思考。很多人理解的“刻意練習”是跳出舒適區,其實這樣理解小看作者了。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心理表徵”,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為一個人的思考過程,而我們學習的,正是別人的思考過程,思考方式。那麼,如何進行這種刻意練習呢?

通過反思,發現自己和高手的思考方式是怎麼樣的,然後找到其中的區別,對標高手的思考方式,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這是對自己思考過程的反思。

所以,每次看完一篇文章,我都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作者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我和作者的思考方式差在哪裡?為了回答這幾個問題,你會非常專注地看文章,而且對文章理解的程度,也會高出很多。

比如,在看薛兆豐的經濟學時,他會給我們很多問題去思考,我把我的答案寫下來,然後再對照他的答案,如果每次我們的答案都相同,那我就不看他的文章了。

但要養成這個習慣可不容易,因為我已經試圖這樣做快一年了,還是無法做到下意識地問這些問題,然後回答,而且這個過程會耗費很多時間。雖然看的書,文章少了,但對內容的理解程度倒是深了很多,這也是一種收穫。

所以我看書,看文章都會精心挑選,爭取不讓一些思考混亂的文章汙染我的大腦,就像不讓別人把臭襪子放到我的嘴裡一樣。

關於專注,還有一個小故事。在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一次聚會上,比爾蓋茨的爸爸和他們玩了一個遊戲。

讓他們每人在紙上寫下對它們一生最有幫助的一個詞,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沒有任何交流,兩人都寫下了“專注”,可見優秀領導者對“專注”的重視程度。

而要練習專注,則可以通過享受自己做的小事,冥想或者反思來完成,不僅可以對生活經歷反思,還可以對自己思考過程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