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圖文 | 網絡

編輯 | 小T(TOPKID_CN)




「受氣包」聽起來就讓人不舒服!每次看到「校園霸凌」事件,除了憤怒外,恨不能想大聲告訴孩子,被打了為何不大聲說出來?

這或許是每個媽媽的心聲,都渴望孩子能夠學會保護自己,至少不會受欺負。

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嗎?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做客《開講啦》節目,被問及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回答:「肯定會啊!」

李玫瑾教授還拿自己孫女舉例,孫女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

李玫瑾教孫女:「可以揪住對方耳朵,直到對方放手。」

這一說法,一下激起千層浪!有人支持「打回去」,有人覺得應該教孩子忍耐!

鼓勵孩子還手,擔心孩子變得暴力,不鼓勵孩子打回去,又怕孩子變得懦弱。

馬克.吐溫曾說:

「善良是一種聾人能聽到、盲人也能看到的語言。」

在孩子身上,爸爸媽媽寄託著種種夢想。

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快樂、成功、自給自足,希望他們胸懷大志,有一份好的事業,並且保持真誠——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許還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善良。

教導孩子善良沒有錯,可是,千萬別假借「善良」之名令孩子淪為受氣包——

孩子被打后,她让孩子打回去,结果……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善良不是一味忍讓

有位媽媽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她的孩子當時上小學三年級,上體育課時被幾個小孩推倒,然後輪流拿屁股坐在他的臉上,孩子很生氣,告訴了老師,但老師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處理。

後來,孩子回家告訴媽媽,媽媽抑制住心裡的怒火,冷靜地詢問了孩子具體情況。仔細詢問才發現,這幾個孩子從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對她孩子動手動腳。

於是這位媽媽告訴他:

「寶貝,首先你選擇告訴我,我覺得你做得很棒,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就應該告訴你最愛的人。


其次你沒有任何錯,錯的是欺負你的人,如果別人欺負你,兩次以後就可以進行反擊,反擊後再找老師,老師不解決,媽媽去幫你解決,媽媽解決不了,再去找人去解決。」

鑑於孩子已經跟老師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老師並沒解決問題,第二天這位媽媽就去找學校老師說明情況,很硬氣地找對方家長交涉,終於成功解決了這個事情。

孩子被打后,她让孩子打回去,结果……

當孩子看到媽媽為他出頭時,他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氣和安全感,他明白當所有的路不通時,回家的路是通的。

只有父母敢於出手保護孩子,孩子才敢維護自己,反抗欺凌。

這就是榜樣示範的作用啊。

有時候,為人善良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善良不等於忍讓,凡事都有一個底線,過了這個底線,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了!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自卑是孩子成為「受氣包」的最大原因!

自卑感強的孩子,內在力量羸弱,無力反抗,於是成為最好欺負的對象。

而這種自卑和無力,毫無疑問,來源於家庭。不是來源於父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是來源於對孩子關心不關心,而是來源於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無論父母是販夫走卒還是高官富賈,對孩子而言,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他們和跟孩子如何相處。相處融洽,孩子就陽光自信,而一個自信陽光的孩子是絕不可能遇到霸凌的。

相處不融洽處,就會造成孩子自卑,很容易造成孩子被霸凌。

曾經有一個案例,有個孩子總受同學欺負,因為這事已轉過一次學。

平時這個孩子只要和同學玩,總是一副討好狀,顯得很沒自信,即使這樣,也不遭同學待見。

後來瞭解到這孩子是單親家庭,直接撫養人是父親。有一天這位爸爸到學校,才知道這個孩子的情況。

這位爸爸就氣不打一處每次都說:我那兒子,天生就那慫樣。每次他捱了打回家,我都忍不住罵他一通,告訴他要活得像個男子漢,不能受人欺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要還回去,可他總改不了!

孩子被打后,她让孩子打回去,结果……

這位父親態度很強勢,極為自負,口氣中充滿了對兒子的鄙視。

父親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以愛之名欺負孩子,孩子到學校怎麼能不變成受氣包呢!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學會拒絕」的重要性


由於家長在孩子心中是絕對的權威,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逆來順受的環境中長大的。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過分強調要包容他人,幫助他人,但是忘記教孩子「拒絕」這個本領,因為從來沒開過口拒絕過,導致孩子不懂得怎麼去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物。

一個家長說了他家孩子的故事:

孩子上學一直是按時回家,可是有一段時間確實晚回來那麼半個多小時,一開始時媽媽問他,「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晚啊」,他道「我在班裡做值日」

第二天,依舊是回來這麼晚,就問他「今天也是做值日嗎」,他略顯不情願的說「嗯,是的,不過是幫同學做值日」

,媽媽也沒多想,還誇獎他,真棒,樂於助人是個好孩子。

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天都是如此,媽媽感覺到不正常了,就問到「你怎麼天天幫別人做值日啊,別的同學不做嗎」,孩子終於說到「我也不想啊,可他們都讓我做」

孩子被打后,她让孩子打回去,结果……

有時候,

「不懂拒絕」會和「助人為樂」產生誤解,但是「助人為樂」是雙方都能感覺到快樂的行為,但是「不懂拒絕」卻是讓人感到難受的行為。

所以,「受氣包」孩子在拒絕別人這件事上,是沒有這個意識的。

做父母的不光要教導孩子善良和寬容,還應讓孩子懂得英勇和拒絕,不能讓孩子欺負別人,更不能讓孩子做「受氣包」。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小受氣包」家長的建議


「小受氣包」給其他小朋友的印象是孤獨、弱小、安靜,不敢表達自己的意願,在玩耍時,總是搶不過其他小朋友。

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首先是要為孩子營造快樂活潑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室外環境,多接觸陌生人,並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小朋友玩耍,在這樣的玩耍過程中建立群體適應性。

若是孩子被欺負,則是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擁抱孩子,傾聽孩子的委屈,讓孩子擺脫自我否定的情緒。

同時要教孩子處理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比如在衝突中保護好自己的頭部、臉部,在發生衝突時應引起其他人注意力。

同時教育孩子多多交友,融入社團環境,孩子有了朋友,會和朋友一起玩,這樣被欺負的概率就明顯降低。

孩子被打后,她让孩子打回去,结果……

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問題家長都不要感覺是負擔,解決孩子成長路上的煩惱,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要「老實聽話」做「乖寶寶」,讓孩子在長大之後能夠抬頭挺胸,以自尊、自信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


- END -


孩子被打後,她讓孩子打回去,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