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嶽莊村的由來

「地名」岳庄村的由来

鄧子濤/文

在大名縣北古黃河金堤遺址上,有一個叫嶽莊的村子。通常情況下,類似這樣的村莊名稱往往因居住人家的姓氏而得名,但該村名來歷卻是與西漢成帝“賜名愜山”有關。

據《大名縣誌》記載,公元前29年(西漢建始四年)秋天,“河決東郡金堤”,“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金堤是對漢代黃河下游堤防的統稱,當時黃河流經東郡元城(今大名縣)。

成帝聽了這個奏報非常震驚。想當年,高祖皇帝為解決黃河氾濫問題,開始在黃河下游大築堤防。即使如此,黃河還是年年鬧災,民眾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但像這次決口造成如此嚴重災情並不多見。弄不好,難民就會激起民變,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危及大漢政權穩固。而且東郡元城是成帝之母太后王政君和當朝大司馬王鳳(成帝的舅舅)的家鄉,那裡有他們的祖廟祖墳,還有王氏親族子弟,家鄉父老鄉親。因此這次東郡決口更加顯得非同一般。成帝思來想去,最終橫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封堵決口。

朝廷之上,心焦如焚的成帝向大臣們詢問治水良策。群臣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當一聽到成帝問誰能去堵塞決口時,大家都面面相覷,不敢做聲。最後還是大司馬王鳳向成帝舉薦蜀郡犍為縣默無聲名的王延世,說此人精通河工,治水有道。成帝大悅,也顧不上過多思忖,當即下旨封王延世為“河堤使者”,命他急赴元城塞堵決口。

身負皇命的王延世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在趕往東郡的途中,王延世就感受到水災的氣氛,到處是由北而來的逃難災民。此時的東郡早已成了澤國,滔滔洪水,漫無邊際。一到東郡,王延世就直赴元城黃河大堤,面對決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水口之大,水勢之猛,水流之急,超乎預料。眾所周知,黃河下游是地上河,號稱“懸河”,一旦決口,一瀉千里,放入沙袋、石塊瞬間衝得無影無蹤,塞堵非常不易。幾次封堵失敗後,王延世更加憂心忡忡。

這天,王延世來到黃河大堤上觀察水情,見茫茫大水中漂浮著一些竹筐,靈機一動,以竹筐聚石能增大重量,可以避免被急流沖走。於是調集竹竿,召集民工編制大竹簍。據《大名縣誌》記載:“以竹簍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堤成。”不僅塞堵了決口,而且還築得像一座小山似的高高屹立在金堤之上。古人有詩文贊曰:“長堤分水勢,壘土象山岑”(莊同生《愜山廟》),“能北與堯山齊崇,南與大坯並峙也”(範鑑古《愜山記》)。

成帝得到決口成功堵塞的奏報後非常高興,為慶賀此舉,寄託良願,於次年(公元前28年)改年號為河平,並將此“隆如山阜,頗愜人心”的大土石堆賜名為愜山。《前漢書》記載,成帝“因之改元,賜名愜山”,並褒獎王延世說:“延世長於計策,功費約省,用力日寡,朕甚嘉之。”於是下旨重賞王延世,封“延世為光祿大夫,秩中二石,賜爵關內候,黃金百斤。”

元城人民為頌揚王延世的功德,在愜山頂上建王延世祠,以永鎮金堤,鑰鎖河水。《畿輔通志》載:“其上有祠三間,卉木周鬱。”民間稱之為愜山廟。登上山頂可以領略到“遠浦歸帆出,斜陽古樹深”(莊同生《愜山廟》)、“俯窺漳衛同涓滴,上摩雲霄近鬥牛”(明朝趙寧《愜山廟》)的壯麗景色,愜山古堰也就成為“大名古八景”之一。

後來,在愜山腳下形成村落,因愜山高大得名嶽莊。明末清初的大學士成克鞏在其詩《愜麓行春》中這樣描述這裡人民愜意的田園生活:

買得愜山麓,果樹匝其巔。脈霂近清明,花木鬥晴妍。

園圃長新蔬,轆轤瀉春泉。倚杖能登陟,林巒几席前。

菜黃麥隴青,頑然醉野煙。友昆同攬美,修禊想前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